大S猝逝民眾搶打流感疫苗,台灣人「跟風文化」帶給我們什麼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亦投稿於關鍵評論刊登)

大排長龍的診所

最近到診所看診,幾乎都是大排長龍,除了流感肆虐以外,有超過一半都是要來打疫苗的人,其實流感疫苗從去(2024)年就已經開始接種,但是通常大家對此毫不在意,覺得流感只是尋常的季節性疾病,然而,當某位知名人士因流感病逝的消息瞬間在媒體與社群平台發酵時,恐懼感驟然升高,讓人們意識到「原來流感也可能奪走生命」。

這時候診所人潮湧現,甚至一度出現疫苗短缺的狀況,這樣的現象就是「正常性偏誤」與「可得性啟發」共同作用的結果——人們習慣低估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直到事件真實發生,才會產生焦慮,急忙補救。


正常性偏誤:人們習慣認為世界會一直維持現狀,低估潛在風險,即使有警訊也不會特別行動。例如,雖然每年都有流感疫情,但多數人認為「應該沒那麼嚴重」,因此忽略提前施打疫苗的必要性。
可得性啟發:人們會依據腦海中最容易想起的資訊來判斷某件事的重要性。如果某個事件(如名人因流感去世)被大量報導,大家就會覺得這件事比實際上更危險,進而引發恐慌與瘋搶疫苗的行為。


歷年常見的跟風事件

這再次顯示台灣是一個資訊傳播快速的社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大規模的跟風現象,從食品搶購到熱門打卡景點等,甚至是「搶先擁有」特定商品,都讓人見識到群眾行為的驚人力量,我們回頭看看幾個跟風狂熱事件,不知道讀者是否也參與其中?

1. 蛋塔熱潮(1999-2000):肯德基引進葡式蛋塔後迅速爆紅,市場上出現大量蛋塔專賣店,然而幾年內市場飽和,導致許多店家關門。

2. 雷神巧克力之亂(2014):來自日本的「黑雷神巧克力」因口耳相傳成為熱門零食,便利商店與超市迅速缺貨,甚至被黃牛炒作高價轉售。

3. 彎腰郵筒(2015):蘇迪勒颱風吹歪台北某處的紅、綠郵筒,使其看起來像是在「鞠躬」,結果大量民眾前來朝聖拍照,成為一時熱潮。

4. 面紙之亂(2018):市場謠言稱衛生紙價格將大幅上漲,導致消費者恐慌性囤貨,超市衛生紙被掃空,事後才發現價格變動並不如預期。

5. 義美奶茶搶購潮(2022):因網紅推薦,義美鋁箔包奶茶一夕爆紅,導致超市缺貨,許多消費者購買的動機並非真正需要,而是「因為別人都在買」。


透過心理和行為來解讀

如果我們用心理機制來了解,就可以知道這些都是絕佳的例子,除了先前提到的疫苗事件的說明以外,主要還涉及以下幾種心理與行為模式:

1. 從眾效應:人們傾向於跟隨多數人的選擇,以避免與群體脫節,例如當看到大家都在排隊買雷神巧克力時,即使原本不感興趣,也會產生「是不是很值得買?」的疑問。

2. 稀缺效應:當某樣商品變得稀少時,人們會認為它更有價值,例如面紙之亂中的恐慌性搶購,就是因為大家擔心「以後買不到」,即使家裡已經有足夠存貨,仍會繼續購買。

3. 社交認同:當人們不確定該如何行動時,會參考他人的行為作為指引,例如當社群媒體上大量推薦某款飲料或美食時,容易受到影響跟風購買。

4. FOMO效應:「錯失恐懼症」指的是害怕錯過某種流行或話題,例如彎腰郵筒事件中,許多民眾趕著去打卡,因為他們擔心「如果不去,可能就錯過了這個時代回憶」。

5. 賭徒謬誤:人們容易根據過去的成功經驗,誤以為某個趨勢會一直持續,像是蛋塔熱潮期間,許多創業者盲目投資開店,卻忽略市場飽和的風險,最終導致大量倒閉。


我們怎麼跳脫框架

相信除了筆者提到的例子以外,這幾種行為模式一定會反覆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我們有沒有辦法跳脫這樣的框架?這也是目前社會和教育體制中缺少的,我們應該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

  • 在購買或參與某件流行事物前,先思考:「這是我真正需要的嗎?」
  • 資訊來源是否可靠?是否只是網紅帶風向?
  • 了解供需關係,例如「限量」商品可能只是行銷手法,不要輕信「漲價」或「即將缺貨」的謠言。
  • 減少社群媒體影響網紅推薦的東西,未必適合所有人。
  • 避免「看到大家都在買,就想買」的衝動行為。
  • 建立個人價值觀與判斷力,不要因為他人眼光而改變自己的選擇,理性評估每次消費或行為背後的動機。


結論

我們的跟風文化既有趣又值得深思,充分映出人類群體行為的特性,也顯示了心理學效應對我們日常決策的影響,也提醒著,我們更應該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避免淪為盲目跟風的一員。下一次當你看到排隊搶購潮時,不妨停下來想一想:「這真的是我需要的嗎?」學會理性思考,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被群眾推著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潮行者的道路
5會員
38內容數
觀察財金生活議題,累積思辨能力; 偶爾寫寫小說小詩,抒發生活壓力; 期望和讀者共成長,也會保持正經。
思潮行者的道路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民法是規範日常生活的法律基礎,本文介紹5個重要條文:第72條(法律行為與公序良俗)、第184條(侵權行為的責任)、第213條(損害賠償的計算)、第753條(買賣契約的基本義務)及第972條(遺囑自由),並以生活情境說明其重要性及應用。
Thumbnail
2025/04/24
民法是規範日常生活的法律基礎,本文介紹5個重要條文:第72條(法律行為與公序良俗)、第184條(侵權行為的責任)、第213條(損害賠償的計算)、第753條(買賣契約的基本義務)及第972條(遺囑自由),並以生活情境說明其重要性及應用。
Thumbnail
2025/04/17
2025年臺灣政局動盪,倒閣議題浮出檯面。本文探討臺灣倒閣制度、歷史案例及2025年政治現實,包含國民黨評估與民眾黨合作倒閣的傳聞、北檢爭議、司法政治化,以及國民黨地方黨部遭搜索等事件,分析其對憲政秩序的衝擊與挑戰。
Thumbnail
2025/04/17
2025年臺灣政局動盪,倒閣議題浮出檯面。本文探討臺灣倒閣制度、歷史案例及2025年政治現實,包含國民黨評估與民眾黨合作倒閣的傳聞、北檢爭議、司法政治化,以及國民黨地方黨部遭搜索等事件,分析其對憲政秩序的衝擊與挑戰。
Thumbnail
2025/03/14
2025年初臺灣爆發大規模罷免行動,涉及數十名立法委員及地方公職人員,為臺灣政治史最大規模罷免案。此運動由公民團體發起,後因藍綠兩黨對抗而擴大。本文探討罷免行動的來龍去脈、發展狀況、罷免門檻及流程、藍綠態勢、社會反應與變數,以及未來展望。
Thumbnail
2025/03/14
2025年初臺灣爆發大規模罷免行動,涉及數十名立法委員及地方公職人員,為臺灣政治史最大規模罷免案。此運動由公民團體發起,後因藍綠兩黨對抗而擴大。本文探討罷免行動的來龍去脈、發展狀況、罷免門檻及流程、藍綠態勢、社會反應與變數,以及未來展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千萬不可小看肺炎鏈球菌!歷史及醫學文獻上告訴我們,即使青壯年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病程進展快速,短短48小時就過世,相當可怕!」
Thumbnail
「千萬不可小看肺炎鏈球菌!歷史及醫學文獻上告訴我們,即使青壯年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病程進展快速,短短48小時就過世,相當可怕!」
Thumbnail
我的體質是不容易感冒,可一旦感冒就一發不可收拾那種,且事前通常沒有任何感冒症狀,就直接從發燒開始,這次確診新冠不外乎也是相同的劇情。
Thumbnail
我的體質是不容易感冒,可一旦感冒就一發不可收拾那種,且事前通常沒有任何感冒症狀,就直接從發燒開始,這次確診新冠不外乎也是相同的劇情。
Thumbnail
關於流感/新冠肺炎的到了今年2024年,仍持續的有確診,因為仍有一堆民眾在問這類相關問題,我把去年至今年的流感/新冠肺炎的做成一個FAQ給大家參考(就是我常遇到的,已及分享經驗的)
Thumbnail
關於流感/新冠肺炎的到了今年2024年,仍持續的有確診,因為仍有一堆民眾在問這類相關問題,我把去年至今年的流感/新冠肺炎的做成一個FAQ給大家參考(就是我常遇到的,已及分享經驗的)
Thumbnail
2024年2月15日 今年的過年假期非常辛苦。全家7口,除了嫂嫂全都感冒😷,尤其是剛滿月的小小孩,真讓人心疼。
Thumbnail
2024年2月15日 今年的過年假期非常辛苦。全家7口,除了嫂嫂全都感冒😷,尤其是剛滿月的小小孩,真讓人心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