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但不過度社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出國留學的人

總會經歷一些特定時期

對新鮮事物的新鮮

對交新朋友的堅持



之後

面對社交後的空虛



在社群上分享生活

曬美食

曬美景

曬新朋友




大家會紛紛投來羨慕



只有你自己知道

你的快樂

停留在幾度




我格外慶幸自己清醒的即時

從一開始每跨一步都小心翼翼

到擔心課業落後不得不巴著同學不放

後來因為理想和現實不同選擇轉學

唯恐孤獨而強迫營業


其中,我一度想要依賴別人

迫切建立舒適圈

結果陷入內耗輪迴


這兩天我才慢慢回歸狀態

找到自我,


才明白

只有舒適圈是以自己為中心

才夠堅固




本周筆記:

第一筆

這禮拜上急救課程

時間長,教室空氣不流通,人又多

害我噁心想吐了兩大天


不過,到是和同學有一點點不一樣認識




第二筆

同學邀了一起慶生

我猶豫了一下

決定婉拒


人先是自己,才能是別人

可以社交,不能過度社交


不是每個人都是深交的人


第三筆

和陌生人見面喝咖啡

意外發現自己已經不在自我懷疑

只是一樣無法自然而然很健談


也許,還不是時機




第四筆

和同學才兩天不見

就可以大聊一小時

聊完還覺得不夠


我想,真正書是相處就是如此

不必刻意想話題

就有說不完的話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nday afternoon 的沙龍
31會員
141內容數
我從不定義自己 我可以是一位老師 也可以是一碗雞湯 更可以是一名作家 我可以隨時成為我想成為的人 因為人生不該只有一種模式 你 也不該只有一種身分 我們隨時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 別讓任何人 任何事阻擋你 因為我們值得擁有一段不枉此行的旅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孤獨、人際關係與工作生活的平衡,並以作者枡野俊明的個人經歷和禪學觀點,提供讀者面對孤獨、職場困境和人生選擇的思考方向。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孤獨、人際關係與工作生活的平衡,並以作者枡野俊明的個人經歷和禪學觀點,提供讀者面對孤獨、職場困境和人生選擇的思考方向。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作者逐漸明白價值交換對於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並且發現有效的社交應該是能夠帶來啟發和思想碰撞的。文章指出了自己的社交風格,並強調了天平的觀念,希望與讀者建立更靠近的互動關係。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作者逐漸明白價值交換對於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並且發現有效的社交應該是能夠帶來啟發和思想碰撞的。文章指出了自己的社交風格,並強調了天平的觀念,希望與讀者建立更靠近的互動關係。
Thumbnail
我交了一個穩聊的網友,已經聊了二十多天了,還沒有見過面,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我是超級行動派,很不喜歡在交友軟體上跟網友一直聊卻不見面,而我卻跟這個網友聊天聊了超過三周,並不是我不想見面,而是我被拒絕過三次了。
Thumbnail
我交了一個穩聊的網友,已經聊了二十多天了,還沒有見過面,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我是超級行動派,很不喜歡在交友軟體上跟網友一直聊卻不見面,而我卻跟這個網友聊天聊了超過三周,並不是我不想見面,而是我被拒絕過三次了。
Thumbnail
早前小誌分享,因緣際會,說起社交圈子的事。 社交上,我幾近是飢不擇食。小弟生性孤僻,喜歡宅在家中,甚至未必每天都會出外,社交活動自然匱乏。由是僅餘的友人和活動,於小弟而言,如同久旱總逢甘露。 小弟聽聞他人能夠篩選朋友,頗為驚訝。有人選擇我做朋友,小弟求之不得——我不是常有選擇朋友的權利。
Thumbnail
早前小誌分享,因緣際會,說起社交圈子的事。 社交上,我幾近是飢不擇食。小弟生性孤僻,喜歡宅在家中,甚至未必每天都會出外,社交活動自然匱乏。由是僅餘的友人和活動,於小弟而言,如同久旱總逢甘露。 小弟聽聞他人能夠篩選朋友,頗為驚訝。有人選擇我做朋友,小弟求之不得——我不是常有選擇朋友的權利。
Thumbnail
社交究竟是個困難而複雜的任務。我們可以將所有人際關係先簡單的分為弱連接和強連接兩類,前者主打點頭與輕巧談話的交集,後者著重長期的投入與關係。先說結論:在功利主義的社會,弱連接更可以帶給我們新的機會和刺激以拓展網絡,比強連接效益更大。但,我們真的不需要強連接嗎?
Thumbnail
社交究竟是個困難而複雜的任務。我們可以將所有人際關係先簡單的分為弱連接和強連接兩類,前者主打點頭與輕巧談話的交集,後者著重長期的投入與關係。先說結論:在功利主義的社會,弱連接更可以帶給我們新的機會和刺激以拓展網絡,比強連接效益更大。但,我們真的不需要強連接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