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到「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這本書的啟發,想讀看看作者的其他書籍。
2.和尚大多都是孤獨一人在作修行,他們對寂寞的看法是什麼?
3.出來上班之後,生活就是工作地點和家裡,能夠暢所欲言的朋友幾乎可說是不存在,終究得習慣孤獨,想從這本書找出一些見解,期待能有同溫層的感受。
枡野俊明身兼住持、庭園設計師、作家等多重身份,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曾於2023年替高雄豪宅建案「定潮」打造庭園造景,雖然該建案四面臨路,但枡野還是能打造出具有隱私靜謐感的日式庭園風格,簡素、枯高、靜寂、幽玄、自然、脫俗、不均齊,一庭一禪機,一心一設計,方寸之間,意猶未盡,知名建築師伊東豐雄曾稱讚枡野俊明在城市的角落裡恢復了自然的本貌。他的花園給厭倦枯燥都市生活的人帶來了慰藉,淨化了他們的靈魂。
現在社群網站普遍,很容易就蒐集到好幾百個好友,每當看到萬人迷在Facebook隨手發文的按讚數很快破百,留言一串接一串,有種「彼此心意相通」、「人脈很廣」的感覺。作者卻覺得在這麼多的聯絡對象中,是否有真心以待的朋友呢?網路上萬人號召一人響應的情形太多太多,大叔認為與其淹沒在無數個按讚中,倒不如回到真實世界多關心身邊的親人、好友,他們才是有機會在你困難時候拉你一把的人。
相較於一百位「朋友」,即使只有一個人也無妨,重要的是,結交能夠打從心底互相信賴的朋友。
人的精神無論如何都會受到所處環境影響,長時間待在公司的話,就會滿腦子繞著工作打轉。即使下班離開公司,腦袋還是糾結著令人厭惡的主管或同事,這是因為自己的內心,還膠著在「工作」上,認定只有「公司」是你唯一的容身之處!作者希望大家明白,我們的歸屬不是只有職場而已,於是他建議從職場到家裡之間,設下一個「結界」,只要能通過這裡,你就確定到了與「職場」完全無關的地方。像大叔自己是設定在開車返家的高速公路交流道口,通過後就知道該暫時放下公司的事情了。
不想失去公司這個容身之處的心情,會讓人開始勉強自己,甚至會自欺欺人地迎合周遭。經年累月之下,心靈便會漸漸地崩壞。
「現在的公司沒辦法讓我從事自己理想的工作」「我不想再和這些人共事了!」讓人自嘆不如歸去,人際關係亦同,如果自己不敞開心胸,總是靜待他人釋出善意,這樣老是怪罪於別人的心態而考慮辭職去找別的工作時,單純就是逃避而己。道元禪師的著作中提到了「大地黃金」這句話,人們總是嫌棄現在身處的環境不夠好,想追求到「遍地黃金」的地方,然後,道元禪師認為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這種地方。大叔在同一個單位工作二十年來,也遇過好幾次想轉職的時刻,熬過去之後又覺得幸好沒負氣離開,現在回頭來看,所謂的離開應該是到比現在更好的地方,比如優渥的薪資福利、專業技術提升等等,若是不滿於人事現況或糾結於單一人士而離開,後悔機率相對較高。
不要因為痛苦而逃避,而是連痛苦一起接納,勇敢面對,這樣的態度才是重要的。經過日積月累的努力,自然能夠讓現在所待之地變得金黃燦爛。
明明看了很多書告訴自己不該當職場的「爛好人」,卻遲遲無法運用在職場上,我想應該是心中仍藏有「想博得大家喜愛的心情」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惡,不可能對所有身邊的人都抱持好感,如果再加上碰到事事「負能量」思考的同事加油添醋的話,我想單位內應該沒有值得你喜歡的人吧。作者提到,要博得他人好感其實是非常困難的,無論多麼努力,終究還是取決於對方的個人好惡,倒是基本作到「不被討厭」出乎意料的容易,只要見面時主動面帶笑容打招呼,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吧。其實在一個單位工作久了,深知人的出身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同事相處有時令人討厭、有時卻令人感到溫暖,就像在職場被定義為「爛好人」主管的大叔偶爾還是會有被人討厭的時候,如接了一些長官交辦的業務,同事就會說怎麼不會選擇推掉呢?多作事等等的抱怨,就算心裡知道,隔天上班時,仍然得裝作沒事持續打招呼,並謹記說話要經過大腦,降低禍從口出的機會。日文同事(とうじ)的概念就是指雙方看待一件事的角度皆不相同,不可能為了博得對方的喜愛而放下自身的堅持,所以偶爾被討厭更是正常的吧,只差在直接跟你說和竊竊私語而己。
記得不要亂說話,也不要將自我強加在對方身上。不必特別去做什麼引人注目的事情,只要在相處時多一點點貼心,討厭自己的人就會大幅減少。
作者認為,現代社會裡無法進行深度思考的人正在增加,因為社群媒體的發展,很容易從中輕鬆取得想要的資訊,漸漸的,懶得思考的人越來越多,變的沒有屬於個人風格的主見,都是依照所謂KOL(意見領袖)的想法去走,當遇到人生需要負起責任作出抉擇的時候,應該會感到慌亂不堪吧!偶爾不碰手機,框出一段個人孤獨的時光,我們才能有機會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請透過這段孤獨的時刻,意識到即使接收到一百則資訊,其中對自己來說有必要的,恐怕也只有一兩則而己。
人們都說現代是競爭社會,所謂才會有人生「勝利組」、「失敗組」這樣的詞彚,變得不顧一切只求贏,傷害對方也無所謂,並認為輸家是低劣的這種想法。作者認為,持續當「勝利組」其實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勝利了也不會滿足,甚至會有下次也非贏不可的壓力,在社會上更容易處在「被孤立」的狀態,反而「失敗組」的心靈還比較平靜許多,雖然沒必要加入失敗組,但輸了一次人生也不會就此完蛋。作者分享自己修行時的故事,老和尚教導同期四名的雲水修行者課題,並讓他們互相切磋琢磨學習,其中一名學員不擅長背誦,怎麼記都記不起來,等到展現成果時,三人皆與老和尚對答如流,但那一名學員一如所料表現不好,結果老和尚並沒罵他,而是大聲怒斥「你們三個為什麼沒有教他呢?難道光顧著自己好就沒事了嗎?這不是切蹉琢磨。」當同學一個一個在FB上曬小孩時,大叔想起自身過了40歲仍然是無子一族,是否也會是眾人定義的人生「失敗組」呢?但比起無法享受人生,帶有未竟理想離開世上的人們來說,此時大叔還能作到「自主呼吸」這件事,感覺好像又是人生「勝利組」了,多花時間去想這些真的沒有意義。
落敗時,也只代表其中一場競賽的結果而已。人生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勝負。
孤獨死、雲水、把手共行、諸行無常、結界、一箇半箇、夏爐冬扇、大地黃金、同事、切磋琢磨、一期一會
孤獨死-作者認為應該稱作「孤立死」,因為人們害怕的並非孤獨,而是被社會所孤立。
雲水-僧侶的修行時期。
把手共行-在人生旅途上,無論痛苦或悲傷都能分享的對象。
諸行無常-世間萬物都會不斷的變化,人心當然也是一樣。
結界-守護地區以避免邪魔入侵的法術,下班通過某個地方後,就能夠忘記職場不開心的事。
一箇半箇-同一個半個,儘管真正理解的人很少也沒關係,師父還是要盡力傳授知識讓其理解。
夏爐冬扇-白話就是夏天的暖爐、冬天的風扇,大意就是「多餘的事物」。
大地黃金-形容人自認現況待的不好,想追求到遍地黃金的地方。然而,道元禪師認為根本就沒有。
同事-日文的とうじ,同一件事情雙方看的角度不同,意指站在對方角度思考,才能真正分享彼此內心。
切磋琢磨-非決定勝負,而是彼此良性刺激帶來成長。
一期一會-一生僅有一次的相會,就算是重覆見面,當下流動的時間與心靈狀態已經不一樣了。
自認為「孤獨」的人們、在人際關係中感到「孤獨」的人們
看完這本書後,大叔認為孤獨指的是內心短暫空虛的狀態,在還沒學習作好「閱讀」這件事時,大叔排解孤獨的方式就是藉由沉迷電玩來解決,尤其是傳統式的文字RPG,因為它就像經歷一篇故事一樣,主角從孤身一人逐漸組成團隊,一同解決任務,最終各自道謝離開後,大叔就會依依不捨的將遊戲片退出,並陷入一陣子的孤獨空虛,直到下一片遊戲再次找回熱情。
最近在偶然下再次收看了日本歌手Angela Aki「手紙 ~拝啓 十五の君へ~」的2014年版MV,這首歌創作靈感來自她15歲寫給未來的一封信,自己在信中向未來訴說自己的煩惱,並在長大後體悟活在當下的道理,MV裡面有兩個演員「柄本時生」和「石橋杏奈」寫下了對生活的憧憬,對照到2025年的現在,他們一個還是最佳綠葉、一個嫁給職棒球員成為幸福人妻,Angela Aki十年後並沒有如同當時在MV寫下的志願得到葛萊美獎,夢想並未達成,但是「那又怎樣」呢?
「孤獨」只是個名詞,因為「人類生來就是孤獨的」,所以我們更要用「一期一會」的方式珍惜每個當下,珍視自己所擁有的,就算僅是可以呼吸的空氣也無所謂,如果內心仍有值得期待的目標,在努力的過程就不會感到孤獨,重點是自己要怎麼去規劃生活,並朝夢想一步一步去邁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