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探討孤獨的意義,強調真正的朋友應該是值得信賴的少數而非數量。作者枡野俊明提到,工作環境不應是唯一的歸屬,建議設立心理界限以放下工作壓力。孤獨能促進深度思考,並提醒人們不必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接受自己的獨特性和人生的起伏,並勇敢面對挑戰。最終,重視內心的感受和自我成長是克服孤獨的關鍵。
🍕6段心得感悟
結交能夠打從心底互相信賴的朋友
現在社群網站普遍,很容易就蒐集到好幾百個好友,每當看到萬人迷在Facebook隨手發文的按讚數很快破百,留言一串接一串,有種「彼此心意相通」、「人脈很廣」的感覺。作者卻覺得在這麼多的聯絡對象中,是否有真心以待的朋友呢?網路上萬人號召一人響應的情形太多太多,大叔認為與其淹沒在無數個按讚中,倒不如回到真實世界多關心身邊的親人、好友,他們才是有機會在你困難時候拉你一把的人。
相較於一百位「朋友」,即使只有一個人也無妨,重要的是,結交能夠打從心底互相信賴的朋友。
在家還在想工作,就是把公司當成唯一的容身之處
人的精神無論如何都會受到所處環境影響,長時間待在公司的話,就會滿腦子繞著工作打轉。即使下班離開公司,腦袋還是糾結著令人厭惡的主管或同事,這是因為自己的內心,還膠著在「工作」上,認定只有「公司」是你唯一的容身之處!作者希望大家明白,我們的歸屬不是只有職場而已,於是他建議從職場到家裡之間,設下一個「結界」,只要能通過這裡,你就確定到了與「職場」完全無關的地方。像大叔自己是設定在開車返家的高速公路交流道口,通過後就知道該暫時放下公司的事情了。
不想失去公司這個容身之處的心情,會讓人開始勉強自己,甚至會自欺欺人地迎合周遭。經年累月之下,心靈便會漸漸地崩壞。
不要因為痛苦而逃避
「現在的公司沒辦法讓我從事自己理想的工作」「我不想再和這些人共事了!」讓人自嘆不如歸去,人際關係亦同,如果自己不敞開心胸,總是靜待他人釋出善意,這樣老是怪罪於別人的心態而考慮辭職去找別的工作時,單純就是逃避而己。道元禪師的著作中提到了「大地黃金」這句話,人們總是嫌棄現在身處的環境不夠好,想追求到「遍地黃金」的地方,然後,道元禪師認為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這種地方。大叔在同一個單位工作二十年來,也遇過好幾次想轉職的時刻,熬過去之後又覺得幸好沒負氣離開,現在回頭來看,所謂的離開應該是到比現在更好的地方,比如優渥的薪資福利、專業技術提升等等,若是不滿於人事現況或糾結於單一人士而離開,後悔機率相對較高。
不要因為痛苦而逃避,而是連痛苦一起接納,勇敢面對,這樣的態度才是重要的。經過日積月累的努力,自然能夠讓現在所待之地變得金黃燦爛。
有時被討厭也是合情合理
明明看了很多書告訴自己不該當職場的「爛好人」,卻遲遲無法運用在職場上,我想應該是心中仍藏有「想博得大家喜愛的心情」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惡,不可能對所有身邊的人都抱持好感,如果再加上碰到事事「負能量」思考的同事加油添醋的話,我想單位內應該沒有值得你喜歡的人吧。作者提到,要博得他人好感其實是非常困難的,無論多麼努力,終究還是取決於對方的個人好惡,倒是基本作到「不被討厭」出乎意料的容易,只要見面時主動面帶笑容打招呼,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吧。日文同事(とうじ)的概念就是指雙方看待一件事的角度皆不相同,不可能為了博得對方的喜愛而放下自身的堅持,所以偶爾被討厭更是正常的吧,只差在直接跟你說和竊竊私語而己。
記得不要亂說話,也不要將自我強加在對方身上。不必特別去做什麼引人注目的事情,只要在相處時多一點點貼心,討厭自己的人就會大幅減少。
孤獨,讓你的思想更豐富
作者認為,現代社會裡無法進行深度思考的人正在增加,因為社群媒體的發展,很容易從中輕鬆取得想要的資訊,漸漸的,懶得思考的人越來越多,變的沒有屬於個人風格的主見,都是依照所謂KOL(意見領袖)的想法去走,當遇到人生需要負起責任作出抉擇的時候,應該會感到慌亂不堪吧!偶爾不碰手機,框出一段個人孤獨的時光,我們才能有機會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請透過這段孤獨的時刻,意識到即使接收到一百則資訊,其中對自己來說有必要的,恐怕也只有一兩則而己。
四個和尚的故事
人們都說現代是競爭社會,所謂才會有人生「勝利組」、「失敗組」這樣的詞彚,變得不顧一切只求贏,傷害對方也無所謂,並認為輸家是低劣的這種想法。作者認為,持續當「勝利組」其實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勝利了也不會滿足,甚至會有下次也非贏不可的壓力,在社會上更容易處在「被孤立」的狀態,反而「失敗組」的心靈還比較平靜許多,雖然沒必要加入失敗組,但輸了一次人生也不會就此完蛋。作者分享自己修行時的故事,老和尚教導同期四名的雲水修行者課題,並讓他們互相切磋琢磨學習,其中一名學員不擅長背誦,怎麼記都記不起來,等到展現成果時,三人皆與老和尚對答如流,但那一名學員一如所料表現不好,結果老和尚並沒罵他,而是大聲怒斥「你們三個為什麼沒有教他呢?難道光顧著自己好就沒事了嗎?這不是切蹉琢磨。」
落敗時,也只代表其中一場競賽的結果而已。人生本身,並沒有所謂的勝負。

圖片來源:unsplash
🍕值得記錄的關鍵字
孤獨死、把手共行、諸行無常、結界、同事、切磋琢磨、一期一會
🍕這本書讓你啟發了什麼
最近大叔在偶然下再次收看了日本歌手Angela Aki「手紙 ~拝啓 十五の君へ~」的2014年版MV,這首歌創作靈感來自她15歲寫給未來的一封信,自己在信中向未來訴說自己的煩惱,並在長大後體悟活在當下的道理,MV裡面有兩個演員「柄本時生」和「石橋杏奈」寫下了對生活的憧憬,對照到2025年的現在,他們一個還是最佳綠葉、一個嫁給職棒球員成為幸福人妻,Angela Aki十年後並沒有如同當時在MV寫下的志願得到葛萊美獎,夢想並未達成,但是「那又怎樣」呢?
「孤獨」只是個名詞,因為「人類生來就是孤獨的」,所以我們更要用「一期一會」的方式珍惜每個當下,珍視自己所擁有的,就算僅是可以呼吸的空氣也無所謂,如果內心仍有值得期待的目標,在努力的過程就不會感到孤獨,重點是自己要怎麼去規劃生活,並朝夢想一步一步去邁進吧。
🍕若這本書只能帶走一句話,你的選擇是?
所謂的人際關係,就是反覆的聚散

圖片來源:pixaby
有關心理勵志的連結可以看看:
【有那麼多煩惱,是因為你過度思考和追求】百分之九十九的不安,都來自於妄想
【你真的可以好好一個人】放下執著,活出自在人生:一本關於禪學與生活智慧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