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游庭皓的財經皓角 2025-02-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025/2/18(二) 不再大賣股?巴菲特會 後悔賣台積電嗎?0050 分割後 再拉 ETF 買盤?【早晨財經速解讀】



  • 「有時候了解自己賺錢的原因,比賺錢本身來的更為重要。」


三句話總結

  • 美國股市 13F 報告顯示,主要對沖基金與投資大佬減持科技股,轉向實業股與 ETF,市場風向可能轉變。
  • 0050 迎來分割潮,預計流動性大增,吸引更多散戶與機構資金湧入。
  • 巴菲特持倉趨於保守,現金水位仍在歷史高檔,顯示市場估值仍未達他認可的低點。


投資建議

  • 深水炸彈投資法:靈感來自麥可·貝瑞 (Michael Burry),透過小規模、持續下注於市場低估的罕見事件,以期在小機率事件成功時獲得極大回報。
  • 風險對沖:企業可透過收購不同產業的龍頭公司降低風險,例如杜蕾斯母公司收購美強生。
    • 廣告詞:那些沒有被我們擋住的孩子,我們負責養大,你要麼就買我的杜蕾斯,要麼就是去買美強生。
  • 週期思維:學習巴菲特的週期概念,在低基期時積極布局。
  • 槓桿投資:巴菲特透過高槓桿操作,利用購買大盤方式超越大盤。
  • 生命週期投資法:提前投入未來會賺到的錢,在年輕時建立資產。
  • 長期持有:長期持有 ETF 或分散個股風險,仍有不錯報酬,ETF 與分散投資仍是大部分投資人的最佳選擇。
  • 個人投資哲學:投資自己的人生與工作,以及信任且理念一致的投資者。
  • 了解賺錢原因:了解投資績效亮麗的原因,是選股能力、運氣,還是搭上牛市。


全球市場

  • 不確定性上升:2025 年初,美國政治格局變化與新興技術發展推升市場風險指標,黃金價格創新高。
  • 資金轉移:因地緣政治不確定性與各國量化寬鬆政策,資金從中國轉移至美國,美股市值膨脹速度超越 GDP 增長。
  • 中國巴菲特指標:與 20 年前相同,顯示中國銀行釋放的資金未顯著推升股市市值。


美國市場

  • 美股休市:因華盛頓誕辰紀念日,美股於 2025 年 2 月 17 日休市,今日恢復交易。

美股財報

  • 多數公司財測未顯著低於預期,EPS 持續上升。
  • 若美股未創新高,基期將自然降低,因 EPS 逐季增長。
  • 巴菲特過去未購股,因股價增速遠超 EPS。
  • 過去 20 年,60% 以上基金無法超越大盤績效。

13F 報告

  • 13F 報告揭露對沖基金大佬和巴菲特的持股變動。
  • 輝達 (NVIDIA):
    • 轉向專注領域,聚焦先進 GPU 和自駕車軟體市場,投資中國自駕新創公司文遠知行。
    • 輝達買的很多都是新創概念股,短期內已成為市場上的交易首選。
  • 橋水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大幅增持標普 500 指數 ETF (SPY)。
  • 比爾·艾克曼 (Bill Ackman):
    • 主要權值股:微軟 (44%)。
    • 大增 Uber 投資:認為自駕車推出將會推廣 Uber 服務。
    • 看好 Nike 的轉型:Nike 已成第 6 大持股,Nike 正處於新的 CEO 領導下的轉型初期,很有可能會奪回原本已經失去的市占率。
      • 已將 Nike 股票轉為深度價內看漲期權,代表極力做多短期股價。
  • 喬治·索羅斯 (George Soros):
    • 大幅削減了投資組合中原本佔比較高的 SPY 的 put 選擇權。
      • Put 選擇權是一種保護性的投資工具,當投資人預期市場可能下跌時,會買入 put 來對沖風險,降低潛在的損失。
      • Put 選擇權讓投資者有權利 (但沒有義務) 在特定日期或之前以特定價格賣出某項資產。
      • 減少 put 選擇權意味著降低了對美股大盤短期下跌的防禦,暗示索羅斯可能不那麼擔憂短期內美股會顯著下跌,甚至可能看好短期內美股的回升。
    • 買入長天期國債 (TLT) 的 put:可能代表他認為長期的利率可能上漲。
  • Michael Burry (Scion):
    • 出清中概股 put 選擇權,但仍持有京東、阿里巴巴、百度這三家個股持倉前三大的所擁有的股票部位。
    • 新增持股雅詩蘭黛 (Estée Lauder):前幾年跌很兇,近期漲幅顯著,為本季新增持股上行幅度最大。
  • 過去一兩季,賣出科技股的可能是基金大佬,他們對於費半相關硬體股的持有比例正快速下行,反而擁有更多 SPY 相關實業股的權重。
  • 比爾蓋茨:長期持有微軟與波克夏,波克夏占其總持倉 17%。
    • 持有的股票一定是他的人生事業,所以他會長期的持有,再來則是把他的錢給他最信任的波克夏。

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 投資績效:
    • 波克夏在過去一年的總體投資績效表現並不是特別亮麗,資產明顯下滑,2023Q4 是 3,519 億美元,目前資產為 2,671 億美元。
    • 現金水位歷史高檔,過去一整年增加了 94%,現在是 3,250 億美元。
    • 股票部位約 55%,短債 (美國現金等價部位) 已達 45%。
  • 波克夏自兩年前開始減持股票(至今約八至九個季度),從其長期投資歷史來看,持股比例很少低於 50%,大多數股票仍為長期持有。
    • 在 2022Q3~Q4,波克夏已開始賣出股票,當時減持了台積電,隨後出售微軟、Google、亞馬遜等股票。
  • 減少股票回購:巴菲特上季沒有進行股票回購,可能覺得自家波克夏的股票非常貴,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 投資操作:
    • 停止減持 Apple 股票,目前占比 28%。
    • 新增酒精飲料生產商。
    • 減持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部分持股。
    • 過去一年主要買進西方石油 (OXY)。
  • 年化報酬率:
    • 27-45 歲:年化 22%。
    • 1976-1998 年:年化 42%。
    • 到了近年,績效開始跟大盤幾乎一樣,年均報酬僅僅只有 9.2%。
    • 近 20 年年化還是有 18.6%,超越標普 500 指數 (12.7%),因巴菲特開接近 1.7 倍槓桿,用購買大盤來超越大盤。
  • 槓桿策略:在 2000 年左右發行了大量高評級公司債 (Triple A),Triple A 等級殖利率非常低,巴菲特不用給太多的配息。
  • 巴菲特指標:
    • 本次巴菲特指標是 205%,略低於 2021 年的 216%,但仍處於高檔,創高速度開始有點放慢,按照本月份觀察,應該有適度回落。
    • 巴菲特可能不一定完全依靠巴菲特指標,因為這項指標難免都會有資金移轉所造成的失真現象。
  • 每股 5,000 指數
    • 聯準會經常使用的非金融企業的股票總市值,主要是用來與巴菲特指標進行對比,以觀察美國股市的市值與 GDP 的關係。
    • 每股 5,000 指數結果與巴菲特指標趨勢一致,顯示市場估值偏高。
  • GNP (國民生產毛額) 指標
    • GDP vs GNP
      • GDP (國內生產毛額) 強調地域性,鎖定在美國境內。
      • GNP 以美國國民為準,包含美國人在海外賺取的收益。
    • 美國 GNP 處於高檔 (207%),顯示美國人資產增值不僅來自本土,也來自海外市場。


台灣市場

  • 0050 即將分割,流動性提升,吸引新一波 ETF 買盤。
  • ETF 表現:
    • 2024 年僅四檔 ETF 含息報酬超越 0050/006208,多為美股 ETF。
    • 0050、006208 表現超越大盤,顯示資金偏好權值型 ETF。
  • 富士康 (Foxconn) 總營收龐大,但台灣本土營收占比低於 5%,大部分組裝並不在臺灣本土。
  • 台灣巴菲特指標
    • 高達 300%,因台商海外產出龐大。
    • GDP 成長未同步,且本益比仍與 2011 年相當,估值結論受不同標準影響。


皓哥笑話

31:05 三個貴婦

  • 三個貴婦聊起自己的婚姻生活,
  • 其中一個貴婦說:「哎,我老公送我的 BMW,油門一踩三秒就 80 公里了。」
  • 另一個貴婦說:「哎,我先生送我的 Aston Martin 更快,油門一踩三秒就 100 了。」
  • 第三個貴婦說:「我老公送我的也是,我踩上去就 120 了。」
  • 前面兩個貴婦驚訝地問:「哇,那你的是什麼牌的?怎麼一踩上去就 120 了?」
  • 她說:「他送我的是體重計。」
  • 所以,投資朋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投資課題要面對哦!
avatar-img
39會員
77內容數
貼近耳邊的備忘錄,寫下每個聽見的靈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楷文備忘錄 的其他內容
- 投資應以 ETF 為核心,分散風險,避免單一市場與個股風險,確保長期穩健投資。 - 美中貿易戰升溫,台灣或成美國關稅制裁對象,半導體產業需關注政策變數與台積電的長期競爭力。 - 美股仍在懷疑中成長,即便利空頻傳,標普 500 逼近歷史新高,市場資金流向科技股、黃金與軟性商品。
- 應積極參與市場並適時加碼,投資關鍵在於適應波動並保持耐心。 - 全球市場資金流向不均,美股由科技巨頭領漲,台股權值股受壓但內需產業強勢,港股與墨西哥股市受低基期效應推動。 - 美國通膨壓力仍存,但能源價格回落影響後續走勢,市場降息預期推遲至 9 月,聯準會政策仍有變數。
- 美國 1 月 CPI 高於預期,通膨僵固性仍強,市場關注聯準會降息時機與美債供給變化。 - 川普政策聚焦於壓制通膨與推動製造業回流,但非法移民驅逐將推升工資成本,影響美國勞動市場與企業競爭力。 - AI 與科技股持續受關注,中概股資金回補明顯,台積電與 Intel 潛在合作案引發市場震盪。
- 投資應分散風險,根據市場週期調整資產配置,如在低基期買股票、高基期買債券,並在市場悲觀時布局。 - 全球資金持續流入美國,歐洲市場相對疲弱,美股受川普政策影響波動,但降息預期仍主導市場走勢。 - 台灣外匯存底高度集中於美債,房地產市場面臨高房價與流動性問題,資金未來可能轉向美債或美股 ETF。
- 市場關注台積電是否能獲得「關稅免死金牌」,目前單一晶片課稅可能性低,但仍存整機課稅風險。 - 美股與費半指數上漲,市場仍受關稅戰影響,應關注週期輪動,保留現金應對未來變動。 - 台灣一月 AI 伺服器出口保持年增,墨西哥成為進入美國市場重要據點,未來美墨加貿易協議將影響台灣電子業競爭力。
- 美國就業市場數據脫鉤,失業率下降但非農低於預期,AI 長期可能影響勞動市場。 - 川普推動關稅戰,影響美債殖利率與全球市場,黃金因避險需求上漲。 - 台灣受關稅與預算刪減影響,台股短期波動,但長期投資仍可保持耐心布局。
- 投資應以 ETF 為核心,分散風險,避免單一市場與個股風險,確保長期穩健投資。 - 美中貿易戰升溫,台灣或成美國關稅制裁對象,半導體產業需關注政策變數與台積電的長期競爭力。 - 美股仍在懷疑中成長,即便利空頻傳,標普 500 逼近歷史新高,市場資金流向科技股、黃金與軟性商品。
- 應積極參與市場並適時加碼,投資關鍵在於適應波動並保持耐心。 - 全球市場資金流向不均,美股由科技巨頭領漲,台股權值股受壓但內需產業強勢,港股與墨西哥股市受低基期效應推動。 - 美國通膨壓力仍存,但能源價格回落影響後續走勢,市場降息預期推遲至 9 月,聯準會政策仍有變數。
- 美國 1 月 CPI 高於預期,通膨僵固性仍強,市場關注聯準會降息時機與美債供給變化。 - 川普政策聚焦於壓制通膨與推動製造業回流,但非法移民驅逐將推升工資成本,影響美國勞動市場與企業競爭力。 - AI 與科技股持續受關注,中概股資金回補明顯,台積電與 Intel 潛在合作案引發市場震盪。
- 投資應分散風險,根據市場週期調整資產配置,如在低基期買股票、高基期買債券,並在市場悲觀時布局。 - 全球資金持續流入美國,歐洲市場相對疲弱,美股受川普政策影響波動,但降息預期仍主導市場走勢。 - 台灣外匯存底高度集中於美債,房地產市場面臨高房價與流動性問題,資金未來可能轉向美債或美股 ETF。
- 市場關注台積電是否能獲得「關稅免死金牌」,目前單一晶片課稅可能性低,但仍存整機課稅風險。 - 美股與費半指數上漲,市場仍受關稅戰影響,應關注週期輪動,保留現金應對未來變動。 - 台灣一月 AI 伺服器出口保持年增,墨西哥成為進入美國市場重要據點,未來美墨加貿易協議將影響台灣電子業競爭力。
- 美國就業市場數據脫鉤,失業率下降但非農低於預期,AI 長期可能影響勞動市場。 - 川普推動關稅戰,影響美債殖利率與全球市場,黃金因避險需求上漲。 - 台灣受關稅與預算刪減影響,台股短期波動,但長期投資仍可保持耐心布局。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槓桿ETF與財富累積:如何運用槓桿放大你的長期投資回報 前言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曾探討長期投資被動指數ETF 時,選擇原型ETF或2倍槓桿ETF是較適合一般投資人的方式,然而投資並非只有單一選擇,金融市場更不是非黑即白的局面,這些投資工具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如何根據自身的財務背景與投資目標。
本周有兩則和ETF有關的新聞,一是元大投信考慮對0050進行分割,但還沒有發生,另一則是00943宣布2月不配息,這確定已經發生了。要怎麼解讀這兩件事呢?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六,高機率會被鎖碼的成長股。 以下認真談談另一檔2025年有可能被鎖碼的成長股: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我注意到一些朋友投資國外的ETF,因為短期利益而選擇提前出場,這讓我感到困惑。當他們看到投資帳戶由虧轉盈時,忍不住提前獲利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時候,我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連大盤型ETF無法長期持有,如果是單一個股或許能理解,因為單一股票的風險太高,訊息不對稱,缺乏優勢。
槓桿ETF與財富累積:如何運用槓桿放大你的長期投資回報 前言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們曾探討長期投資被動指數ETF 時,選擇原型ETF或2倍槓桿ETF是較適合一般投資人的方式,然而投資並非只有單一選擇,金融市場更不是非黑即白的局面,這些投資工具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如何根據自身的財務背景與投資目標。
本周有兩則和ETF有關的新聞,一是元大投信考慮對0050進行分割,但還沒有發生,另一則是00943宣布2月不配息,這確定已經發生了。要怎麼解讀這兩件事呢?  
前文參考: 個人未來自組ETF的成份股之六,高機率會被鎖碼的成長股。 以下認真談談另一檔2025年有可能被鎖碼的成長股: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我注意到一些朋友投資國外的ETF,因為短期利益而選擇提前出場,這讓我感到困惑。當他們看到投資帳戶由虧轉盈時,忍不住提前獲利他们持有的股票。有時候,我難以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甚至連大盤型ETF無法長期持有,如果是單一個股或許能理解,因為單一股票的風險太高,訊息不對稱,缺乏優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2024年8月8日 ATFX《銘添觀匯》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祝交易愉快!   美元延續低位回升,科技股再遭拋售影響大市   【行情回顧】 美國股市週三收低,科技股下跌帶動納斯達克指數收挫逾1%,10年期美國公債標售需求疲軟令投資者感到緊張,市場交投震盪,最終道指收跌0.6%,
2024年7月25日 ATFX《銘添觀匯》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祝交易愉快! 科技股財報開局乏善拖累美股,今晚聚焦美國GDP報告指引 【行情回顧】 Alphabet和特斯拉財報乏善可陳,打擊了投資者對超大型股的信心,拖累美股隔夜收盤 大跌,標普500指數跌2.32%,結束了日
Thumbnail
本週內容:(1)市場避險情緒升溫、(2)另一條故事線-降息交易、(3)押錯寶的自我調適、(4)特斯拉大賭注、(5)全市場槓桿率提升、(6)美國6月份CPI、(7)繁華漸逝的中國、(8)教孩子思考何謂投資、(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美時、凱撒衛、八方雲集、遠雄港、意德士、威宏、鈺齊
Thumbnail
昨天美股休市,所以人性指標不用看 比特幣反彈碰到20周又開始測新低,注意會不會跌破4月低點,投機市場目前是修理投資人節奏 只有去年第三季~第四季60~120周慣性,有跟著我們照預期降息的操作才會是最輕鬆 今年3月後幾乎就是橫盤區間,現在更重要的是20周變壓力 融資維持率接近170%了,注
Thumbnail
筆記-阿信老師直播-24.06.01 *週五美股,道瓊漲、費半跌,有可能是資金由科技股移轉到傳產,後續觀察台股是否也有資金移轉的現象。 資金有可能由高位階的股票,轉移到低位階的股票,例如家登、股價已經經過修正、產業面上沒有太大問題。 --美股的INTC、AAPL、TSLA,也是位階低,之前股價
Thumbnail
自去年FED利率政策轉向開始,自去年10月下旬以來,美股整體市值上漲12兆美元,主要在經濟維持強勁而通膨有所抑制,美國經濟朝軟著陸發展,市場投資人押注Fed最快今年進入降息循環,而AI話題不斷吸引資金投入,AI晶片龍頭Nvidia獨力推升S&P500上漲了約25%...
Thumbnail
2024年4月20日,美股大崩盤,主要核心指數高位轉弱。以費半為例,臺指也呈現類似趨勢。市場不佳,下週一將面臨挑戰。觀看以下影片以獲取更多資訊。
Thumbnail
2024/03/14 美股收盤頭條|對全球股市和台股的影響 歡迎來到《股市報報》專欄。 在這裡,我們提供全世界最龐大、最活躍的金融市場—美國股市華爾街收盤頭條新聞,以及市場趨勢數據,讓我們密切關注台灣股市的早盤走勢。
美國從經濟數據的表現上並沒有因為高通膨及高利率,出現經濟崩潰的跡象,在股市方面,市場目前的本益比約在20倍,但扣除括科技股,本益比約只有15倍,價值型及高殖利率在2024年的表現有機會出現估值的成長,....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2024年8月8日 ATFX《銘添觀匯》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祝交易愉快!   美元延續低位回升,科技股再遭拋售影響大市   【行情回顧】 美國股市週三收低,科技股下跌帶動納斯達克指數收挫逾1%,10年期美國公債標售需求疲軟令投資者感到緊張,市場交投震盪,最終道指收跌0.6%,
2024年7月25日 ATFX《銘添觀匯》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祝交易愉快! 科技股財報開局乏善拖累美股,今晚聚焦美國GDP報告指引 【行情回顧】 Alphabet和特斯拉財報乏善可陳,打擊了投資者對超大型股的信心,拖累美股隔夜收盤 大跌,標普500指數跌2.32%,結束了日
Thumbnail
本週內容:(1)市場避險情緒升溫、(2)另一條故事線-降息交易、(3)押錯寶的自我調適、(4)特斯拉大賭注、(5)全市場槓桿率提升、(6)美國6月份CPI、(7)繁華漸逝的中國、(8)教孩子思考何謂投資、(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美時、凱撒衛、八方雲集、遠雄港、意德士、威宏、鈺齊
Thumbnail
昨天美股休市,所以人性指標不用看 比特幣反彈碰到20周又開始測新低,注意會不會跌破4月低點,投機市場目前是修理投資人節奏 只有去年第三季~第四季60~120周慣性,有跟著我們照預期降息的操作才會是最輕鬆 今年3月後幾乎就是橫盤區間,現在更重要的是20周變壓力 融資維持率接近170%了,注
Thumbnail
筆記-阿信老師直播-24.06.01 *週五美股,道瓊漲、費半跌,有可能是資金由科技股移轉到傳產,後續觀察台股是否也有資金移轉的現象。 資金有可能由高位階的股票,轉移到低位階的股票,例如家登、股價已經經過修正、產業面上沒有太大問題。 --美股的INTC、AAPL、TSLA,也是位階低,之前股價
Thumbnail
自去年FED利率政策轉向開始,自去年10月下旬以來,美股整體市值上漲12兆美元,主要在經濟維持強勁而通膨有所抑制,美國經濟朝軟著陸發展,市場投資人押注Fed最快今年進入降息循環,而AI話題不斷吸引資金投入,AI晶片龍頭Nvidia獨力推升S&P500上漲了約25%...
Thumbnail
2024年4月20日,美股大崩盤,主要核心指數高位轉弱。以費半為例,臺指也呈現類似趨勢。市場不佳,下週一將面臨挑戰。觀看以下影片以獲取更多資訊。
Thumbnail
2024/03/14 美股收盤頭條|對全球股市和台股的影響 歡迎來到《股市報報》專欄。 在這裡,我們提供全世界最龐大、最活躍的金融市場—美國股市華爾街收盤頭條新聞,以及市場趨勢數據,讓我們密切關注台灣股市的早盤走勢。
美國從經濟數據的表現上並沒有因為高通膨及高利率,出現經濟崩潰的跡象,在股市方面,市場目前的本益比約在20倍,但扣除括科技股,本益比約只有15倍,價值型及高殖利率在2024年的表現有機會出現估值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