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古】何須長嘆憶芳華?那晚,夢裡蝴蝶翩然舞起——《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鋼琴改編版本編曲暨首演者「巫漪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處在和平年代,人人都能和睦可親,人性也被一種靜謐的氛圍給遮掩。然而,一旦處於動盪,人性便會在意想不到的角落裡被激發出來;而處於時代紛擾下的小人物,往往只得概括承受命運所帶來的結果。

作家方方曾言:「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上述這句話與華人鋼琴家巫漪麗的一生尤為貼切。

願望|音樂的宿命已決定

1931 年,巫漪麗生於一個上海知識分子家庭。自六歲那年,與電影《子夜琴聲(Moonlight Sonata)》劇中蕭邦《即興幻想曲》悄然邂逅後,便與音樂結緣。

回看 30、40 年代,即便繁華如上海灘,音樂都還尚未普及、鋼琴都是少見之物,一開始,母親並不同意她學琴。然而,在巫漪麗反覆懇求下,母親終於對孩子的心願點了頭,她也開始了與鋼琴的緣分。

出乎大人們的意料,在習琴第一年,巫漪麗就拿下上海兒童音樂比賽鋼琴組第一名,這段往事,直至晚年她仍記憶猶新,她說,母親坐在台下鼓掌,流下了欣慰的眼淚。

就這樣,未滿十歲的巫漪麗,成了門下從未收琴童的梅百器的唯一小弟子,憑藉對鋼琴的一股熱愛,加上嚴師的指導,她在勤學苦練下琴藝日漸成熟。

(左)旅居上海長達 27 年的義大利鋼琴家兼指揮家梅百器。圖/Stanford University (右)首次獲獎時,母親專程帶巫漪麗去相館拍照留念。圖/YouTube of 百年真相

(左)旅居上海長達 27 年的義大利鋼琴家兼指揮家梅百器。圖/Stanford University (右)首次獲獎時,母親專程帶巫漪麗去相館拍照留念。圖/YouTube of 百年真相

芳華|琴鍵唱響人生最高音

1949 年,18 歲的巫漪麗首次和上海交響樂團合作並演奏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一時之間,她的名號傳遍上海大街小巷。隔年,她順利加入上海交響樂團。

鋼琴演奏家巫漪麗 圖/央廣網

鋼琴演奏家巫漪麗 圖/央廣網

鋼琴事業蒸蒸日上,音樂為巫漪麗帶來榮耀,也讓她遇見一生所愛——巫漪麗被調往北京中央樂團,結識小提琴首席楊秉蓀,二人結為連理。

鋼琴家與小提琴家,巫漪麗與楊秉蓀,在外人看來,琴瑟和鳴,有琴的地方就有舞台,他們時常在家中合演多首曲目。

他們詮釋的不僅是樂曲,更傳遞愛情最美的模樣:你最愛的人懂你最愛的事物。
有這麼個人懂你,足矣。
小提琴演奏家楊秉蓀 圖/澎湃新聞

小提琴演奏家楊秉蓀 圖/澎湃新聞

巫漪麗一生代表作:《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鋼琴改編版本,也於此時完成。

1959 年夏天,《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簡稱《梁祝》)在上海首演,這首以東方傳統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為基底,佐以西方音樂形式的所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是交響樂演出的里程碑

不過,由於巫漪麗的中央樂團主伴奏為鋼琴,團長將鋼琴改編版本的重任交予巫漪麗,她二話不說,借來總譜、刻苦鑽研。在閉門苦熬三個日夜後,《梁祝》鋼琴改編版本問世,她融西洋樂器與中式情感於一曲並親自演譯,聽眾無不觸動。

芬芳的年華,巫漪麗以琴鍵唱響人生的最高音,成為京滬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殊不知,愛的反面便是失去。
一切榮耀背後,命運的變奏曲正悄然逼近。

投石|窗外事找上音樂家

當有天人們發現,那些在曾接受掌聲和鮮花的人們也有落井的可能,
圍觀的群眾會更加聚集,人們投躑石頭的手也會更加賣力。

在 60 年代,即便音樂家不理窗外事,窗外事也可能找上音樂家。巫漪麗和楊秉蓀被禁止演奏,為了不發出樂音,只能用手指觸碰樂器,在心中想像著彈琴、拉琴的聲音。

大環境的動盪,帶來的是小家庭的厄運。

楊秉蓀因故入獄,一夕之間,巫漪麗只得做出萬般痛苦的決定——一紙離婚書信被遞到獄中愛人的手裡——為免妻子受牽連,楊秉蓀二話不說簽字,倉促的婚姻戛然而止。

巫漪麗與楊秉蓀 圖/YouTube of 8world

巫漪麗與楊秉蓀 圖/YouTube of 8world

巫漪麗雖在磨難中挺了過來,雙腿卻落下病根、疼痛成為餘生日常,導致她終身跛行。

一朝夢碎,命運向生命開了一個不堪承受的玩笑,換來後半生的踽踽獨行與清冷孤寂。

一晃十年,楊秉蓀終被釋放,但其家人對於巫漪麗當年的決絕十分不滿,堅決反對二人復婚;之後, 楊秉蓀再婚,舉家前往美國定居,二人自此別過,而巫漪麗則終生未嫁。

這位老藝術家始終未曾放棄演奏鋼琴。幾經周折,高齡的巫漪麗終於如願出版了專輯,收錄了《梁祝》鋼琴版、《繡金匾》、《松花江上》等曲。她託人將作品轉交遠在大洋彼岸的楊秉蓀,回首過往,生命短暫,可遺憾太長,只好寄情創作,心意都在指尖。

巫漪麗個人專輯《一代大師1》、《一代大師2》 圖/澎湃新聞

巫漪麗個人專輯《一代大師1》、《一代大師2》 圖/澎湃新聞

2017 年,87 歲的巫漪麗獲世界傑出華人藝術家大獎,她託人將好消息帶給千里之外的楊秉蓀。不料,沒等來知音的祝賀,噩耗卻先一步抵達:楊秉蓀不久前離世,巫漪麗也失去一生記掛。

巫漪麗換了身素白的衣,將自己關進錄音室彈奏《梁祝》鋼琴改編版本,彈至該曲〈哭墳〉段落,她將氣力與情感集中指尖,將悲傷和哀痛敲在琴鍵,錄音室外聽者無不落淚;後又彈至〈化蝶〉,似是緬懷,似是告別,衷腸訴盡,淒美動人,滄桑心碎。

碧草青青花盛開 / 彩蝶雙雙久徘徊 / 千古傳頌生生愛 / 山伯永戀祝英台  
                 ——《梁祝》陳立平作詞 何占豪及陳剛作曲

一曲奏畢,千百年前的一抹香魂在她指下翩然復活,梁山伯與祝英台最終羽化成蝶,雙宿雙飛,成全有情人一片癡心;但是,現實人生往往殘酷,窮其一生等不到完滿的結局,才是芸芸眾生的大多數。

忘卻一個人需要多久的時間?五年、十年,又或者五十年?一次訪談中,巫漪麗曾分享,演奏《梁祝》鋼琴改編版本這麼多年,還是很觸動,「我喜歡最後一段,我用了鋼琴上重疊的八度來代表墳墓,直到化蝶,每次彈這邊都還是很感動。」巫漪麗用一生做了一場漫長的告別——

原來,愛的反面,不是失去;愛的反面,是永恆的思念。

化蝶|離家的鐘擺越盪越遠

居住新加坡的巫漪麗,教課、聽音樂會之餘,常讀報剪報、關心時事。 圖/聯合早報

居住新加坡的巫漪麗,教課、聽音樂會之餘,常讀報剪報、關心時事。 圖/聯合早報

巫漪麗晚年在新加坡落腳,身邊並無親友,膝下亦無子女,僅與鋼琴相伴。曾有人問她「一個人在租屋處,會感覺到孤獨嗎?」她說,「彈鋼琴就不孤獨了。」

2008 年,她重回大眾視野及大小舞台,新加坡以「曾祖母級的鋼琴家」敬稱她、央視邀請她與小提琴家呂思清同台,重拾一代鋼琴演奏家的昔日榮光。

不過,那頭熱鬧,這廂冷清。

許是過往影響,面對盛讚,巫漪麗顯得謹小慎微,她坦言,害怕高處不勝寒,「我就兢兢業業,我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2019 年的春天,巫漪麗在出席一場音樂會的下半場時,突身體不適暈厥,經搶救無效,當晚逝世,享年89 歲。

生命最後,她仍在以行動踐行自己對鋼琴的承諾:
「我一輩子想的是跟音樂作伴兒,不求聞名於諸侯。」
raw-image

只見一背微傴僂的老人,在舞台上顫顫巍巍地走向鋼琴,每一步都十分吃力,她扶著鋼琴緩緩落座,觀眾屏氣凝神,台上她卻不著急開始。

足有十秒的空白後,乾枯變形的手指接觸琴鍵,一曲《梁祝》自指尖傾瀉而出,翩然的蝴蝶彷彿受到琴聲的感召,幻化出與琴身相伴,千迴百轉、如泣如訴。

一瞬間,時間彷彿靜止,漆黑中,只剩一束光、一個耄耋的長者,以及黑白鍵上靈動的音符,一同歌詠著這段民間流傳千古的愛情神話。

那晚,夢裡蝴蝶翩然舞起。我們仍舊記得,她有個美麗的名字,她叫:巫漪麗。
raw-image

※ 完整版文章原載自【音音有代誌】:《何須長嘆憶芳華?那晚,夢裡蝴蝶翩然舞起——關於《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鋼琴改編版本編曲暨首演者「巫漪麗」》※

參考資料

  1. Instagram of @yosplaying,「敲下鋼琴鍵一瞬間,全世界安靜了。
  2. 維基百科,「巫漪麗
  3. 百度百科,「巫漪麗
  4. 中央社,“梁祝鋼琴編曲巫漪麗過世 享壽89歲
  5. 文匯報,“追憶中國第一代鋼琴家巫漪麗:佳人化蝶去 梁祝猶繞梁
  6. 人民网,“巫漪麗 用指尖講《梁祝》 與鋼琴伴一生
  7. 搜狐,“被迫离婚,丈夫入獄十年,华人女钢琴家,上演現实版《梁祝》:沒人比她更优雅
  8. 中国音樂网,“巫漪丽:一生只守一架琴 │緬怀│钢琴大師巫漪丽先生逝世一周年
  9. YouTube of 联合早報,「钢琴家巫漪丽 一生守着一架琴
  10. YouTube of 8world,「星期二特寫 | 人生八九十 第5集:琴音不輟 巫漪丽
  11. 中国音樂网,「巫漪丽:她是一代钢琴大師,晚年流落异鄉,最終尋根梦圓
  12. 亞洲週刊,“懷念鋼琴大師巫漪麗 (周光蓁)
  13. 中国侨网,「华人钢琴家巫漪丽逝世!一曲《梁祝》成絕响
  14. 中国新聞社,“华人钢琴家巫漪丽逝世!一曲《梁祝》成絕响
  15. 澎湃新聞,“老先生|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巫漪丽:一曲《梁祝》一世情
  16. 新浪新聞,“老先生|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巫漪丽:一曲《梁祝》一世情


avatar-img
1會員
27內容數
❝ 見字如晤,聲息可辨。 ❞ 一位有著大眾臉的編輯,期盼在充斥短影音的世界裡,以 #文字 認出彼此。 期許透過 #內容,讓讀者感受到不僅是達標的誠意,為世界帶來即便微小,卻正向的漣漪。 ​ 🖋 文字散見於音音有代誌、關鍵評論網、方格子 📧 合作:lettersalive09@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華人團圓共迎新年時所聽見的歌曲〈恭喜恭喜〉歷史背景故事的人仍為少數。曾經,在歷史的長河裡,實則帶有悲愴淒涼的意味。在時間的作用下,掩埋在鑼鼓喧天的年節中。年年唱響於闔家團圓時刻、帶著喜慶氛圍的〈恭喜恭喜〉,原版背後實則隱藏苦澀的由來。
出色的演奏、豐富的經歷,以及種種榮耀,構成人們眼中的林易。不過,音樂之路也並總非一帆風順,他舉將近十年前與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決賽失之交臂的經歷,林易坦言,備賽長達四年之久,未能如願,確實抱有遺憾。不過,十年後的他,倒是學會了降低得失心,坦然面對音樂旅途裡的得與失,心隨境轉,想起愛樂初衷。
承辦蕭邦國際鋼琴大賽(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之波蘭蕭邦學會指名巴哈靈感主辦一系列在台活動!除預告 2025 年一系列在台音樂會及講座,也預告大賽紀錄片《鋼琴》(Pianoforte)將於明年農曆年前後院線上映。
以領導魅力與實驗精神著稱的賽門.拉圖爵士,是當代知名指揮家之一,談到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緣分,拉圖分享,自己過去曾聽過指揮拉法埃爾.庫貝利克(Rafael Jeroným Kubelík)率領 BRSO 的現場錄音,給當時約莫 15、16 歲時的自己帶來大震撼,也是他後來踏上指揮一途的契機。
音樂劇《女巫前傳》和電影《魔法壞女巫》則藉作品提醒觀眾:善惡非絕對,每個人都有著複雜的動機。劇情外,「音樂」也對人物塑造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音樂劇《女巫前傳》中,史蒂芬.許瓦茲(Stephen Schwartz)便使用「主導動機」( Leitmotif)技法,將角色的內心世界與劇情發展無縫結合。
寫書背後,是一點不易的漫長產出過程。2015 到 2017 年間,吳珮菁先後經歷自高處重摔導致肌肉斷裂及粉碎性骨折、聲帶沾黏等意外。復健期間,她持續在國際舞台表演,鑽研六棒技巧的腳步更是未停。不過,用受傷身體與聲音,面對高難度的六棒技法,挫敗感可不是一星半點,「會覺得自己進步緩慢,也有過放棄念頭。」
華人團圓共迎新年時所聽見的歌曲〈恭喜恭喜〉歷史背景故事的人仍為少數。曾經,在歷史的長河裡,實則帶有悲愴淒涼的意味。在時間的作用下,掩埋在鑼鼓喧天的年節中。年年唱響於闔家團圓時刻、帶著喜慶氛圍的〈恭喜恭喜〉,原版背後實則隱藏苦澀的由來。
出色的演奏、豐富的經歷,以及種種榮耀,構成人們眼中的林易。不過,音樂之路也並總非一帆風順,他舉將近十年前與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決賽失之交臂的經歷,林易坦言,備賽長達四年之久,未能如願,確實抱有遺憾。不過,十年後的他,倒是學會了降低得失心,坦然面對音樂旅途裡的得與失,心隨境轉,想起愛樂初衷。
承辦蕭邦國際鋼琴大賽(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之波蘭蕭邦學會指名巴哈靈感主辦一系列在台活動!除預告 2025 年一系列在台音樂會及講座,也預告大賽紀錄片《鋼琴》(Pianoforte)將於明年農曆年前後院線上映。
以領導魅力與實驗精神著稱的賽門.拉圖爵士,是當代知名指揮家之一,談到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緣分,拉圖分享,自己過去曾聽過指揮拉法埃爾.庫貝利克(Rafael Jeroným Kubelík)率領 BRSO 的現場錄音,給當時約莫 15、16 歲時的自己帶來大震撼,也是他後來踏上指揮一途的契機。
音樂劇《女巫前傳》和電影《魔法壞女巫》則藉作品提醒觀眾:善惡非絕對,每個人都有著複雜的動機。劇情外,「音樂」也對人物塑造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音樂劇《女巫前傳》中,史蒂芬.許瓦茲(Stephen Schwartz)便使用「主導動機」( Leitmotif)技法,將角色的內心世界與劇情發展無縫結合。
寫書背後,是一點不易的漫長產出過程。2015 到 2017 年間,吳珮菁先後經歷自高處重摔導致肌肉斷裂及粉碎性骨折、聲帶沾黏等意外。復健期間,她持續在國際舞台表演,鑽研六棒技巧的腳步更是未停。不過,用受傷身體與聲音,面對高難度的六棒技法,挫敗感可不是一星半點,「會覺得自己進步緩慢,也有過放棄念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是橫陳你膝上的古琴 孤絕是我的性格 在松林中 你我在曲終寂靜中 成為淡如流水的知音者 夕陽西下 倦鳥歸巢 你帶著我坐在你喜歡的森林和小溪 當你撥弄我時 你感受到彷彿陽光的溫暖 一如溫柔月光的深情注視 我是含淚的古琴 我曾等待一個知音者出現 我不要高官的大臣 更不要黃袍加身
Thumbnail
  「當真能譜曲,但都是些簡易的小曲,多半是輕快的調子,旨在使人明白音律的好處。」歸終回答歌塵的疑問。   歌塵看上去依舊不甚高興,她說:「妳說,聽我撫琴時能感受其中意境,共感於心,那是因為譜寫曲子時,我費心將自身情感灌注其中,曲子代表的是作曲人所欲傾訴之事,是情感和故事的體現。」
Thumbnail
生了好久,終於滿意這一曲,後面有特意做變奏,是我喜歡的樣子。甜甜淡淡的,飛到我喜歡的山裡面,什麼煩惱都不再有,拿來當睡前音樂剛好。 本來要做東方傳統與西方的Fusion,但二胡人工合成實在的不像樣,只能說太難聽,耳朵無法接受...就快放棄時,這曲像是老天對我的憐憫,管他fusion不fusio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Thumbnail
憶起舊事 遺落曾識 遇見的花樹 複誦著名字 久遠的故人 已不再記得 ~~~ 妳的名字 刻在心弦 妳的愛戀 寫成琴譜 是每日心深處 彈奏的戀習曲 ~~~ 遺落的不可惜 已忘的別追憶 儘情彈奏吧 生之戀曲
聽著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自然而然浮上心頭的卻是歐陽修<采桑子>的「猶似當年醉裡聲」。 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裡,總會有幾首當時熟悉、動聽,促動你心弦的歌伴著你。前幾天,小女提到她要去參加梁詠琪的演唱會,那是她高中時伴隨著她的歌手,梁的「膽小鬼」和「短髮」是我在師院早期帶學生去集中實習時,有兩年
Thumbnail
江惠儀的新專輯《陷眠》是一張充滿哲思的專輯,歌詞富含深意,並以歐美文化和文學家的名言為靈感。此專輯的音樂風格多元且豐富,充滿驚喜,從輕爵士到探戈舞曲的編曲都有涉及。其中歌曲透露出她對時間、生死、夢境等議題的思考,兼具哲學和情感的深度。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應有一只仙鶴,鶴舞在塵世中依舊要振翅翱翔,帶著嚮往的心境在現實的世界中不畏艱難,引吭高歌於青雲九霄。” 這是創作這首箏樂曲的心聲。曾幾何時其實都覺得每個人如同塵世的粒子光源、渺若微塵在時光之中,創作者如同踽踽前行的行者,尋遇知音者但聞幾許,他她們的背景介於著孤獨與美好所以產生了藝術的創
Thumbnail
〈水那一方〉這是我收藏的第一首鋼琴曲,就像是從一個人的自我對話到無聲的淚流。每一個小節都帶來深刻情感的轉折,勾起珍藏回憶。透過故事和回憶,讓我們找到共鳴,感受當下的心情。一首歌,一段情誼,一個故事,兩個人的回憶,你也因為這樣的聲音,而想起了那個誰嗎?
Thumbnail
我是橫陳你膝上的古琴 孤絕是我的性格 在松林中 你我在曲終寂靜中 成為淡如流水的知音者 夕陽西下 倦鳥歸巢 你帶著我坐在你喜歡的森林和小溪 當你撥弄我時 你感受到彷彿陽光的溫暖 一如溫柔月光的深情注視 我是含淚的古琴 我曾等待一個知音者出現 我不要高官的大臣 更不要黃袍加身
Thumbnail
  「當真能譜曲,但都是些簡易的小曲,多半是輕快的調子,旨在使人明白音律的好處。」歸終回答歌塵的疑問。   歌塵看上去依舊不甚高興,她說:「妳說,聽我撫琴時能感受其中意境,共感於心,那是因為譜寫曲子時,我費心將自身情感灌注其中,曲子代表的是作曲人所欲傾訴之事,是情感和故事的體現。」
Thumbnail
生了好久,終於滿意這一曲,後面有特意做變奏,是我喜歡的樣子。甜甜淡淡的,飛到我喜歡的山裡面,什麼煩惱都不再有,拿來當睡前音樂剛好。 本來要做東方傳統與西方的Fusion,但二胡人工合成實在的不像樣,只能說太難聽,耳朵無法接受...就快放棄時,這曲像是老天對我的憐憫,管他fusion不fusio
Thumbnail
在塵囂紛擾的世界中,找個舒適的角落,靜靜的聽聽音樂,由不同的角度靜看世界,一切都變得寧靜美麗 。 懷念的音樂,每一首歌詞都勾起一段塵封往事,每一段旋律都串起一抹甜美回憶,世事紛擾也慢慢的剝離淡忘。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一路顛簸,沿路上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泥濘的道路,回頭細細品味,都化成生命中的守護神
Thumbnail
憶起舊事 遺落曾識 遇見的花樹 複誦著名字 久遠的故人 已不再記得 ~~~ 妳的名字 刻在心弦 妳的愛戀 寫成琴譜 是每日心深處 彈奏的戀習曲 ~~~ 遺落的不可惜 已忘的別追憶 儘情彈奏吧 生之戀曲
聽著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自然而然浮上心頭的卻是歐陽修<采桑子>的「猶似當年醉裡聲」。 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裡,總會有幾首當時熟悉、動聽,促動你心弦的歌伴著你。前幾天,小女提到她要去參加梁詠琪的演唱會,那是她高中時伴隨著她的歌手,梁的「膽小鬼」和「短髮」是我在師院早期帶學生去集中實習時,有兩年
Thumbnail
江惠儀的新專輯《陷眠》是一張充滿哲思的專輯,歌詞富含深意,並以歐美文化和文學家的名言為靈感。此專輯的音樂風格多元且豐富,充滿驚喜,從輕爵士到探戈舞曲的編曲都有涉及。其中歌曲透露出她對時間、生死、夢境等議題的思考,兼具哲學和情感的深度。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應有一只仙鶴,鶴舞在塵世中依舊要振翅翱翔,帶著嚮往的心境在現實的世界中不畏艱難,引吭高歌於青雲九霄。” 這是創作這首箏樂曲的心聲。曾幾何時其實都覺得每個人如同塵世的粒子光源、渺若微塵在時光之中,創作者如同踽踽前行的行者,尋遇知音者但聞幾許,他她們的背景介於著孤獨與美好所以產生了藝術的創
Thumbnail
〈水那一方〉這是我收藏的第一首鋼琴曲,就像是從一個人的自我對話到無聲的淚流。每一個小節都帶來深刻情感的轉折,勾起珍藏回憶。透過故事和回憶,讓我們找到共鳴,感受當下的心情。一首歌,一段情誼,一個故事,兩個人的回憶,你也因為這樣的聲音,而想起了那個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