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妙-佳餚的多彩多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第一章:饑餓後的第一鍋稀飯

話說,從小就食量很小的小栴,父母很擔心小栴會太瘦,吃飯又非常慢,一小碗的東西,要吃2小時多,挖哩。有一天,小栴爸爸想說這樣不行,白天煮了一窩白粥,問小栴要不要吃,小栴說不要,就故意讓小栴一整天不吃東西,餓到傍晚,小栴餓瘋了,跟小栴爸爸說想吃東西,小栴爸爸就把冰箱的冰白粥拿出來給小栴,小栴就狼吞虎嚥的吃完,還說很美味。小栴爸爸就教小栴,人在沒有真的餓過昏頭,是非常難理解沒東西吃的痛苦的,很多人嘴上說要惜福,但東西端在面前也只會嘴上說一堆假道義,實際上根本做不到,遇到自己不喜歡的,還是一樣會直接丟掉,或只找藉口推拖掉,擺明只是嘴上和動作裝裝清高而已;妳要學會看清一個人是否真的惜福,還是只是作作樣子而已,知道沒?!當時小栴還小,但似懂非懂地說會好好的學習認清一個人的真實面目。


第二章:吃相,也能引起食慾???

小栴小時候都會聽到長輩說吃相好不好,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惜福!!!隨著小栴長大,倒是理出一些心得,所以,小栴有時候很喜歡看人家吃飯,遇到吃相好的會欣賞,吃相差的就直接跳過;但自己在吃飯的時候不看啦,要專心吃飯,不能亂看,因為要專心消化食物,和珍惜食物給予自己養分和美味的恩典。而且,很有趣的是,看到吃相好的,就很讓人也想一起品嚐,真的很有趣,這就是有福共享的效應吧,小栴這樣想著,感染作用,可以這麼說吧!!!


第三章:鯽魚,好吃,超愛

小栴很小就會自己吃多刺的鯽魚,覺得超級美味,而且吃很慢也沒關係,所以小栴爸爸常常抓鯽魚回家給小栴吃。鯽魚是一種需要環境很乾淨才可以生存的魚種,所以,有鯽魚在的水質都會非常好,鯽魚有分硬刺和軟刺兩種品種,要注意小心硬刺的。記得小時候很多鯽魚,隨著長大,環境的汙染,鯽魚就越來愈難找了,後來就變成養殖的鯽魚,但味道跟野生就不大一樣囉。


第四章:骨邊肉,香

骨邊肉常常都會被拋棄,但其實附著在骨頭旁邊的肉是非常有鍛鍊性質的肉質,會越嚼越香的,只是因為肉很少,又要啃骨頭,所以很多人不願意花這種功夫去吃,但饕客其實很清楚這種骨邊肉的美味。小栴也很愛骨邊肉,所以,小栴爸爸都會故意跟小栴比賽誰啃骨頭比較乾淨,哈哈哈。


第五章:紅燒五花肉,不能太甜喔!

紅燒五花肉要做得好,要把白肥肉得油質給弄出來,方法可以中間炸一下或是烤一下。其實,有肥肉的肉,因為有肥肉的存在,所以加上糖去滷,吃多就會覺得膩,因為又油又甜呀。所以,做得好,其實還是有一定的程序的,記得可以先煮滾,把肥油先煮出來,然後,再炸或是進烤箱烤一下,把白肥肉的油脂弄出來後,再進行糖滷,這樣的紅燒五花肉才會不油,而且有單純的肉的糖香味和上色,才不會過黏,這樣才是個好的紅燒五花肉。


第六章:雞皮,真的膠原滿滿的

皮就是膠原蛋白的來源囉,雞皮真的也不錯,其實豬皮、魚皮等,都不錯,看自己喜歡吃哪個種類而已,然後每個物種的去腥方式不同罷了。雞皮烤的有點脆脆的,真的很美味,像烤雞的皮特別好吃喔。


第七章:韭菜盒子,做得好,不容易

話說韭菜盒子,吃過最經典就是家鄉小時候的一對第二代小夫妻開著貨車賣,做得真的太優了,可惜,最後第三代沒有承接,也成了絕響。那種滋味,內餡乾淨且比例味道都調得很恰恰好,外面的皮很薄,而且皮居然可以做成長方形且不塌,煎得也香且不焦也不油膩且脆脆的,功力之強,完全承接了第一代的功力,真是令人佩服,如今還是記憶猶新,可惜,絕響了。


第八章:元寶餃子,團聚餃,方便餃

這是小栴爺爺的老習慣,過年要包元寶餃子祝團圓,不用祭祀,就大家一家人包個元寶餃子一起吃就好,一起手作、一起聊天、一起教學相長、一起團聚,簡單又心誠,簡樸又不傳統,心誠即可,不用搞一堆有的沒的,重在大家的健康平安相聚即可。


第九章:細麵,粗麵,都好吃

話說,小栴爸爸愛吃粗麵,腦葉喜歡吃細麵,小栴嘛,都愛吃,無妨,各有各的樂趣,不是嗎,嘿嘿嘿。粗麵重勁道,細麵重細工,都是很漂亮的工法,品嚐和欣賞就好,反正,做得營養安全又美味就好。


第十章:沾醬,有學問

說到沾醬,小栴爸爸和腦葉都愛沾醬,小栴個人是比較少沾醬,但沾醬真的也很有趣,可以把同一種食物,變化成不同口味,才不會覺得無聊呀。所以,沾醬的存在,也是多元化的一種存在和樂趣。而且,不同國家的沾醬也各有風格,去了解他國的文化歷史和地理環境,其實就能慢慢理解不同美食呈現的意義和樂趣。


濰妙-佳餚多采多滋

濰妙-佳餚多采多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a.Hh@的沙龍
2會員
28內容數
(1) 悠悠知多少(悠錄);(2) 料理衷尋寶(餚錄)
Mia.H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5
《序》夫妻背景的財富差異,真會門戶不當? 話說....一般常理如此,那「非」常理呢?........ (續) 其實感情上的恩恩怨怨,一堆堆,以前常說甚麼門戶不當對,也就是外在條件的門戶不當,容易生出不同的價值觀,在價值觀不同下的愛情結合,理所當然就會產生許許多多令人婉惜的磨合破裂,這才是傳統理
2025/04/15
《序》夫妻背景的財富差異,真會門戶不當? 話說....一般常理如此,那「非」常理呢?........ (續) 其實感情上的恩恩怨怨,一堆堆,以前常說甚麼門戶不當對,也就是外在條件的門戶不當,容易生出不同的價值觀,在價值觀不同下的愛情結合,理所當然就會產生許許多多令人婉惜的磨合破裂,這才是傳統理
2025/04/15
創作日常生活改良小故事集,將成為付費閱覽制,期待您(讀者)的支持與愛護。 將分為兩種主軸:(1) 辛晴曉事 (誌錄);(2) 料理閤樂 (餚錄) Will much appreciate your love to my world of little stories at each. Enjo
2025/04/15
創作日常生活改良小故事集,將成為付費閱覽制,期待您(讀者)的支持與愛護。 將分為兩種主軸:(1) 辛晴曉事 (誌錄);(2) 料理閤樂 (餚錄) Will much appreciate your love to my world of little stories at each. Enjo
2025/04/10
經過種種,將會將自己的人生旅途中的大小事匯寫成章,期待您(讀者)的支持與愛護。 on preparing...
2025/04/10
經過種種,將會將自己的人生旅途中的大小事匯寫成章,期待您(讀者)的支持與愛護。 on preparing...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沒吃飯的晚餐只吃了一點剩菜,搜尋冰箱只有兩顆於冷凍庫存多時的小饅頭, 取出置於電鍋蒸,實在餓的很,午後一次的藥效尚不足以緩解腰部不適, 吃飽好休息再服一次看看。 她聞聲下樓查看,得知鍋內之物,瞬間勃然怒斥:那是我明天要吃的早餐, 你幹嘛給人家拿去吃!? 近三十年來的零用錢、生活費、保費、旅
Thumbnail
沒吃飯的晚餐只吃了一點剩菜,搜尋冰箱只有兩顆於冷凍庫存多時的小饅頭, 取出置於電鍋蒸,實在餓的很,午後一次的藥效尚不足以緩解腰部不適, 吃飽好休息再服一次看看。 她聞聲下樓查看,得知鍋內之物,瞬間勃然怒斥:那是我明天要吃的早餐, 你幹嘛給人家拿去吃!? 近三十年來的零用錢、生活費、保費、旅
Thumbnail
第一章:饑餓後的第一鍋稀飯 話說,從小就食量很小的小栴,父母很擔心小栴會太瘦,吃飯又非常慢,一小碗的東西,要吃2小時多,挖哩。有一天,小栴爸爸想說這樣不行,白天煮了一窩白粥,問小栴要不要吃,小栴說不要,就故意讓小栴一整天不吃東西,餓到傍晚,小栴餓瘋了,跟小栴爸爸說想吃東西,小栴爸爸就把冰箱的冰白粥
Thumbnail
第一章:饑餓後的第一鍋稀飯 話說,從小就食量很小的小栴,父母很擔心小栴會太瘦,吃飯又非常慢,一小碗的東西,要吃2小時多,挖哩。有一天,小栴爸爸想說這樣不行,白天煮了一窩白粥,問小栴要不要吃,小栴說不要,就故意讓小栴一整天不吃東西,餓到傍晚,小栴餓瘋了,跟小栴爸爸說想吃東西,小栴爸爸就把冰箱的冰白粥
Thumbnail
姨媽第一天,過得很頹廢。 其實仔細想想,我的人生也沒那麼乏善可陳,主要是住婆家連寫這種流水帳紀錄都很不方便,等明年搬新家環境好一點,應該能有比較多空檔寫東西吧。
Thumbnail
姨媽第一天,過得很頹廢。 其實仔細想想,我的人生也沒那麼乏善可陳,主要是住婆家連寫這種流水帳紀錄都很不方便,等明年搬新家環境好一點,應該能有比較多空檔寫東西吧。
Thumbnail
成為日常小廚娘,就是不斷煮~煮~煮。 日常,如主婦般,要吃就要煮。 有天,菜鳥小廚娘買了很久沒吃的一家好吃的便當,但...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便當,貴了。菜色,少了。口味,變差了。 不知是小廚娘因為價錢,所以覺得不好吃,還是他換廚師了??? 還是...告訴小廚娘,人,真的不能偷懶,不喜歡別人煮的,就
Thumbnail
成為日常小廚娘,就是不斷煮~煮~煮。 日常,如主婦般,要吃就要煮。 有天,菜鳥小廚娘買了很久沒吃的一家好吃的便當,但...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便當,貴了。菜色,少了。口味,變差了。 不知是小廚娘因為價錢,所以覺得不好吃,還是他換廚師了??? 還是...告訴小廚娘,人,真的不能偷懶,不喜歡別人煮的,就
Thumbnail
原本香腸高麗菜燜飯我以為這是我家的獨門料理,後來看了洪震宇老師的書,才知道在某個外縣市(一下子想不起來),早餐吃的也是高麗菜飯,只是香腸換成了腴厚軟糯的豬皮,而且是整塊覆在菜飯上。我一直很想見識一下,但總是苦無機會。
Thumbnail
原本香腸高麗菜燜飯我以為這是我家的獨門料理,後來看了洪震宇老師的書,才知道在某個外縣市(一下子想不起來),早餐吃的也是高麗菜飯,只是香腸換成了腴厚軟糯的豬皮,而且是整塊覆在菜飯上。我一直很想見識一下,但總是苦無機會。
Thumbnail
上週在臉書上一篇文章,這應該是一位作家,她寫到在微雨濕氣重的五一勞動節,用爐火熬了一鍋粥。 她說,洪愛珠在【老派少女購物路線】裡,寫著她外公吃粥,是米粒不進的,只會喝最頂層的湯,用閩南話說,叫做泔ám。 國小的時候,吃粥的早晨,窗邊台上有三碗已溫熱的,讓沒有耐性的我們三兄妹快速吃完。
Thumbnail
上週在臉書上一篇文章,這應該是一位作家,她寫到在微雨濕氣重的五一勞動節,用爐火熬了一鍋粥。 她說,洪愛珠在【老派少女購物路線】裡,寫著她外公吃粥,是米粒不進的,只會喝最頂層的湯,用閩南話說,叫做泔ám。 國小的時候,吃粥的早晨,窗邊台上有三碗已溫熱的,讓沒有耐性的我們三兄妹快速吃完。
Thumbnail
大兒三點半下課喊餓,我們到小七買了點心吃,他選油飯和草莓牛奶,吃飽喝足滿意地去上鋼琴課, 接著約莫下午五點多,我買了腿庫麵線當晚餐,開動的時間大概晚上六點, 雖說小兒在幼兒園下午也有吃點心,但晚上前前後後(大概兩小時,吃一半說飽了,自由活動一下,陪哥哥寫作業,我一邊看作業一邊餵食他)還是有把他自己的
Thumbnail
大兒三點半下課喊餓,我們到小七買了點心吃,他選油飯和草莓牛奶,吃飽喝足滿意地去上鋼琴課, 接著約莫下午五點多,我買了腿庫麵線當晚餐,開動的時間大概晚上六點, 雖說小兒在幼兒園下午也有吃點心,但晚上前前後後(大概兩小時,吃一半說飽了,自由活動一下,陪哥哥寫作業,我一邊看作業一邊餵食他)還是有把他自己的
Thumbnail
上學比上班早,小雨變成全家最早起床的人。 自己拿冰想裡的剩菜當早餐。 然後開電視邊看邊吃。 沒想到這個距離還能看電視🤣小吃店的感覺 準時出發上學。 卉庭和貝絲差不多時間起床。 卉庭拿冰箱的剩菜,貝絲去做香芹漢堡當早餐。 肚子很餓,滿臉愁容。那就快點吃吧~ 結果… 去冰箱拿剩菜?!?!?!
Thumbnail
上學比上班早,小雨變成全家最早起床的人。 自己拿冰想裡的剩菜當早餐。 然後開電視邊看邊吃。 沒想到這個距離還能看電視🤣小吃店的感覺 準時出發上學。 卉庭和貝絲差不多時間起床。 卉庭拿冰箱的剩菜,貝絲去做香芹漢堡當早餐。 肚子很餓,滿臉愁容。那就快點吃吧~ 結果… 去冰箱拿剩菜?!?!?!
Thumbnail
颱風天搞怪孩子在家一整天,當然得替他好好煮兩餐,順便享受他浮誇的「好~好~吃~啊~~」表情,讓自己得意一下 🤣
Thumbnail
颱風天搞怪孩子在家一整天,當然得替他好好煮兩餐,順便享受他浮誇的「好~好~吃~啊~~」表情,讓自己得意一下 🤣
Thumbnail
胃口不開的時候就想吃粥。 幼時只要生病,胃納不開,伴隨而來的是神經性腸胃炎,吃什麼都不消化,於是媽媽總是熬粥給我吃。 熬粥的時候多放點水,熬出來頂上一層濃稠得像漿糊的米湯,叫做「粥油」,是很溫和的滋養物。拿大杓子撈出來,放在小杯裡面,喜歡甜的話加上一小匙糖,甜甜糊糊,溫溫熱熱,
Thumbnail
胃口不開的時候就想吃粥。 幼時只要生病,胃納不開,伴隨而來的是神經性腸胃炎,吃什麼都不消化,於是媽媽總是熬粥給我吃。 熬粥的時候多放點水,熬出來頂上一層濃稠得像漿糊的米湯,叫做「粥油」,是很溫和的滋養物。拿大杓子撈出來,放在小杯裡面,喜歡甜的話加上一小匙糖,甜甜糊糊,溫溫熱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