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本輕鬆的書,妻子觀點說明有了小孩之後的家庭生活樣貌,以一種比較詼諧的方式抱怨,也是某種程度的舒壓,展現出一些家庭生活中可能的集體現象。
先是家務分工的部分,通常會出現摩擦在對事物的認知以及行為,這些小問題因為朝夕相處,很容易累積,而且看不順眼的地方也容易越看越不順眼。某些狀況看來因為以有些情緒,當然對話溝通的口氣等等都會顯露出來,而導致雙方對於爭執點除了沒有共識之外,還有情緒加成,使得本來就有點難解的問題雪上加霜。
婚姻通常原是二個彼此有愛意的人約定結合,但是婚後的生活現實得很,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外,還有許多的瑣事,加上有了小孩的照顧責任,就會變得更為複雜。談到先生在家的角色,有時也會出現一些社會角色期待的影子,雖然性別平權已經改善了這樣的狀況,但顯然還是有些家庭面對了這些長久以來的問題。
價值和認知的不同反應在教養問題上,對夫妻而言通常顯得尖銳,畢竟小孩是二人共同生育,但在某些小孩的需求、教養方式等面向上,有時女方會有較多的研究跟堅持,但男方可能就沒有那麼在意細節,或有其他詮釋,在具體事件上,也可能因為生活忙碌程度而累加了其他的情緒,當然這些都是家庭生活日常,只是多數人可能沒力氣再把這些用文字表述,也不見得能夠透過比較詼諧的方式來處理。
所有的情緒都會需要出口,有的時候看看別人對於事件的描述,也會帶來某種程度的幫助,讓自己在事件的當下有其他視角的選擇。對於男方來說有些看來不拘小節的行為,很可能是壓垮女方的最後一根稻草。育兒、工作以及生活的壓力在有限的空間中,有時也較無處發洩,小孩的活動力通常也都不錯,需要安排許多的活動來配合小孩的發展,而這些都可能讓夫妻在教養過程中產生歧見,許多事長期看不慣也就習慣了,又或者得花力氣做些改善,總之家庭生活其實不容易,在各方面都需要一些耐心和溝通。
對於小孩的包容力可能來自母愛,但對於男方的愛意卻可能因為生活日漸消磨。如果再加上婆媳問題,那夫妻間的感情經營,就常常進進退退。對於多數夫妻來說很可能忙於生活,而對網紅而言,除了內心中的各種不耐之外,還可以作為經營閱聽人的素材,進行一種類似集體治療的敘說,從各種常見的夫妻摩擦中,找到相互取暖的主題。
多了些狀聲字,讓平淡的日常多了一些詼諧的元素,或許當下都氣憤,但長期家庭關係還是需要努力維繫,在看不慣的部分改變自己的心態,也等待對方的調整。
推薦給也可能困在家庭生活疲於奔命的朋友,或許找到類似的案例,可以有種取暖的安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