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ton & Gruber (1977) 的研究指出,在美國市場,當投資組合持股增加至 約20~30檔 時,非系統性風險(個別公司的風險)就已經大幅降低,再繼續增加股票數量,對進一步降低風險的貢獻變得微乎其微。
Statman (1987) 研究發現,當投資組合中的股票數量達到 約30~40檔 時,非系統性風險已經降到接近市場風險水平(即系統性風險),超過50檔後,風險下降的幅度極小。
Greenwood & Thesmar (2011) 研究顯示,過度分散(持有過多個股)可能導致資金被平均分配到低報酬標的,進而降低整體投資報酬率。
通常是基於等權重(每檔股票權重相同)的方式來計算風險分散效果,如果是市值型投資組合(像是指數基金那樣)幾千檔股票也能保持有效分散,但如果是自己挑股票
其實20-30檔就能達到不錯的分散效果但不能特地產業,超過後邊際效益會遞減!
你否考慮持有擁有數個股票的ETF呢?
還是更偏好自己組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