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短篇小說 - 阿三的故事】14-1 (by 阿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在困境中成長的台灣》


阿三家剛到台灣的時候,台灣正值戰後百廢待興的年代,歷經政府推行「耕者有其田」, 重建電力及水利系統,穩定金融體系,推動輕工業,開發加工出口區,經過了十幾年的努力,台灣經濟有了穩定的發展 ,並逐步邁入小康社會。

不料到進入 1970 年度,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而成為國際孤兒。接著又遭遇到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機,對台灣的政治地位及經濟發展,造成了雙重打擊!

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先生,在 1974 年推出「十大建設」計劃,這裡涵蓋了高速公路、國際機場、鐵路電氣化、新建海港、大鋼廠、造船及石化等項目。阿三也是在這個時候投身十大建設工程,為更好的台灣,貢獻了一己之力。到了 1979 年這些重大建設完工後,台灣已經變成了「亞洲四小龍」之首。

阿三這些年在公司資訊部認真學習電腦科技,及全力投入工程計算及資訊管理等資訊系統的建置及應用。因此在完成在台灣的十大建設後,阿三公司順利得到參加工程國際標的資格,並且後來也贏得東南亞及中東多國的公路、海港、水利及電力等大型工程。阿三也因為工作表現優異及具有電腦與外語的能力,也升任為工程資訊專員,並積極參與國際工程的投標及建設等工作。


完整故事 (中文版在後半部) : 阿三的故事 (Ashan's Story) 14-1
avatar-img
17會員
657內容數
夢很真實,像是多重人生在平行宇宙進行。有天突發奇想:與其等待解答,何不一起來創造結局?或許有天,我們都能在這裡找到想要的答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說起阿三媽燒的紅燒豬肉,就不得不提起早年在三峽時,每年都有神豬比賽,這是三峽人在過年時最熱鬧的活動,起源是先人的「祭山神,以取平安」的傳統儀式,後來因為大年初六是三峽清水祖師爺的誕辰,所以將信仰與民間習俗合併,每年在三峽清水祖師廟前廣場,舉辦神豬大賽。大賽後得獎的飼主,都會將豬肉分送給廣場的民眾,所
在接著一個禮拜六,當陪伴老媽吃完午飯後,老媽說年青人不要像她一樣老耽在家中,要阿三帶阿美出去走走。阿三問了阿美的意見,阿美表明想去圓山飯店。 兩人出門後,阿三特意帶著阿美開車先去啟聰學校,及以前住過的眷村繞了一圈,雖然一路雙方幾乎無語, 但心裡卻都湧起了過去年少時點點滴滴的回憶,時而微笑、時而輕嘆
《情定圓山,佳偶天成》 感情是件微妙的東西,就像小蕙說的,交心就可以交朋友。阿美的善心,慢慢帶動了阿三的感覺。阿美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好朋友,不過是否真的能說感情的事呢?阿三一直不敢作定論。 倒是阿三媽與阿美相處久了,心中已有了主意,但也不知如何安排才好。阿美真是個好女孩,不過為娘的可否要求兒子
在國防部的協助下,為阿三爸舉行了簡單隆重的軍禮葬儀。當總統頒的旌忠狀由仗儀軍官交到阿三的手中時,阿三看著靈前掛列著老爸過去所得到的勳獎章,以及週圍站著畢挺的仗儀兵,他才真正領悟到老爸擁有的是這麼多,不是除了子女以外一無所有。 在儀仗兵吹奏安息號中,老爸葬在北海的一個墓地。遙望著隔著海峽的故鄉,阿三
在民國六十三年 (1974 年),阿三家裏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喜事,一件是喪事。 喜事是大姐幸運地碰到一位洪姓留學生,還是個工程博士,年紀已過四十還是光棍一個,比大姐大七歲。據大姐來信吹說,這位呆頭鵝博士第一次見到大姐時就驚為天人,一直想辦法追求大姐,大姐略施小計就把他整的服服貼貼。當大姐發現這
《邁入一九七0年》 民國六十二年 (1973 年),世界碰到了第一次石油危機,各主要石油輸入國都遭受到經濟衰退的危機。 次年,台灣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推動了國內十大建設,以公共建設為火車頭,帶動其他下游的民間工業。僅在工程一項,於最高峰時國內有十萬名的工程大軍,真可比美抗戰時的十萬青年十
說起阿三媽燒的紅燒豬肉,就不得不提起早年在三峽時,每年都有神豬比賽,這是三峽人在過年時最熱鬧的活動,起源是先人的「祭山神,以取平安」的傳統儀式,後來因為大年初六是三峽清水祖師爺的誕辰,所以將信仰與民間習俗合併,每年在三峽清水祖師廟前廣場,舉辦神豬大賽。大賽後得獎的飼主,都會將豬肉分送給廣場的民眾,所
在接著一個禮拜六,當陪伴老媽吃完午飯後,老媽說年青人不要像她一樣老耽在家中,要阿三帶阿美出去走走。阿三問了阿美的意見,阿美表明想去圓山飯店。 兩人出門後,阿三特意帶著阿美開車先去啟聰學校,及以前住過的眷村繞了一圈,雖然一路雙方幾乎無語, 但心裡卻都湧起了過去年少時點點滴滴的回憶,時而微笑、時而輕嘆
《情定圓山,佳偶天成》 感情是件微妙的東西,就像小蕙說的,交心就可以交朋友。阿美的善心,慢慢帶動了阿三的感覺。阿美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好朋友,不過是否真的能說感情的事呢?阿三一直不敢作定論。 倒是阿三媽與阿美相處久了,心中已有了主意,但也不知如何安排才好。阿美真是個好女孩,不過為娘的可否要求兒子
在國防部的協助下,為阿三爸舉行了簡單隆重的軍禮葬儀。當總統頒的旌忠狀由仗儀軍官交到阿三的手中時,阿三看著靈前掛列著老爸過去所得到的勳獎章,以及週圍站著畢挺的仗儀兵,他才真正領悟到老爸擁有的是這麼多,不是除了子女以外一無所有。 在儀仗兵吹奏安息號中,老爸葬在北海的一個墓地。遙望著隔著海峽的故鄉,阿三
在民國六十三年 (1974 年),阿三家裏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喜事,一件是喪事。 喜事是大姐幸運地碰到一位洪姓留學生,還是個工程博士,年紀已過四十還是光棍一個,比大姐大七歲。據大姐來信吹說,這位呆頭鵝博士第一次見到大姐時就驚為天人,一直想辦法追求大姐,大姐略施小計就把他整的服服貼貼。當大姐發現這
《邁入一九七0年》 民國六十二年 (1973 年),世界碰到了第一次石油危機,各主要石油輸入國都遭受到經濟衰退的危機。 次年,台灣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先生推動了國內十大建設,以公共建設為火車頭,帶動其他下游的民間工業。僅在工程一項,於最高峰時國內有十萬名的工程大軍,真可比美抗戰時的十萬青年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全世界都在瘋AI,而且瘋狂的是台灣的AI 在這波浪潮中,台灣能支撐多久?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這是在這一個部落格(VOCUS),第一次發表和「台灣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台灣民族的形成」相關的文章, 先前在「樂多部落格」,曾經發表過有關於「日治時期」的16篇文章。接著下來的一個階段為:「黨國時期」,同樣的我們分成好幾個章節來敘述說明。此為第一個章節。 國庫不是國民黨的黨庫,傅正於<自由中國>196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前言 感謝各位讀者不離不棄,學徒我從炎熱的三十八度曼谷,以及舒適的二十五度清邁,回來到冷颼颼的台灣了。 這趟到曼谷見了一些台商朋友聊了聊美中貿易戰後,台商外溢四散到東南亞與印度重建生產鏈供應的現況。以及跟曼谷的金融機構打交道幾日,感受到非常低效率且保守的心態。別說跟香港這種自由港比,連台
Thumbnail
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關於台灣國際定位之史料公開與論述整理,真的是太好了!為什麼閱讀這本台灣政治史會比小說還要精彩!可惜已經不是學生了,龜速閱讀,但字字入心,重點劃了好滿,連讀數日終於完食, 2023年書櫃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過去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所處的國際處境理解太少,只能被動接受威權政府大肆宣傳有利
Thumbnail
中國大陸在近三十年經濟崛起後,兩岸貿易、文教往來甚是密切,許多台灣人這二三十年來,在大陸落地生根、組建了家庭後,出現了一群在大陸出生長大的「台商二代」。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Thumbnail
先來看看以下新聞: 下半年AI需求持績擴大 星展銀行上調台灣今年GDP從3.5%到4.2%
Thumbnail
全世界都在瘋AI,而且瘋狂的是台灣的AI 在這波浪潮中,台灣能支撐多久?
Thumbnail
地方創生雖然是2014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不過更早之前台灣就已經種下了地方創生的根。自1990年代起,台灣經歷了不同階段的地方創生(在台又可稱社區總體營造),究竟台灣的本土脈絡為何,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這是在這一個部落格(VOCUS),第一次發表和「台灣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台灣民族的形成」相關的文章, 先前在「樂多部落格」,曾經發表過有關於「日治時期」的16篇文章。接著下來的一個階段為:「黨國時期」,同樣的我們分成好幾個章節來敘述說明。此為第一個章節。 國庫不是國民黨的黨庫,傅正於<自由中國>196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前言 感謝各位讀者不離不棄,學徒我從炎熱的三十八度曼谷,以及舒適的二十五度清邁,回來到冷颼颼的台灣了。 這趟到曼谷見了一些台商朋友聊了聊美中貿易戰後,台商外溢四散到東南亞與印度重建生產鏈供應的現況。以及跟曼谷的金融機構打交道幾日,感受到非常低效率且保守的心態。別說跟香港這種自由港比,連台
Thumbnail
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關於台灣國際定位之史料公開與論述整理,真的是太好了!為什麼閱讀這本台灣政治史會比小說還要精彩!可惜已經不是學生了,龜速閱讀,但字字入心,重點劃了好滿,連讀數日終於完食, 2023年書櫃一定要有的一本書。 過去台灣社會對於自身所處的國際處境理解太少,只能被動接受威權政府大肆宣傳有利
Thumbnail
中國大陸在近三十年經濟崛起後,兩岸貿易、文教往來甚是密切,許多台灣人這二三十年來,在大陸落地生根、組建了家庭後,出現了一群在大陸出生長大的「台商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