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遊蕩犬與野生動物相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不知道「遊蕩犬」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俗稱的野狗。其實牠們並不真的「野」,而是家犬在走失或惡意丟棄之後逐漸「野化」而成,所以應該要被稱為「野化犬」(feral dogs)。


不過,台灣的「野化犬」好像又不那麼野。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總有些人會拿食物給這些狗吃。所以,或許「遊蕩犬」算是中肯的名字。


由於老一輩的台灣人認為狗結紮了就不會「兇」,無法看家,加上過去常都以放養方式飼養,造成狗在街上自由繁衍,於是「遊蕩犬」就越來越多。多少呢?農委會直到2018年才開始調查遊蕩犬的數量,發現竟然有14萬6773隻!隨後每兩年調查一次,發現數量逐年上升,到了2022年竟有15萬9697隻!


隨著遊蕩犬的增多,許多野生動物,如石虎、貓頭鷹等,都受到遊蕩犬的侵害。事實上,國外有許多研究已經證明,犬、貓等動物,是造成野外動物滅絕的主因。


但是,國內總有一些團體,特別在意這些貓狗,拒絕相信牠們會對野生動物造成危害。說真的,我家自從養貓後,蟑螂都是不完整的,這樣的破壞力,如果讓牠們出去,不知道會傷害多少生靈?


最近有一個研究探討台灣遊蕩犬(free-roaming dogs)對本土中型食肉動物(mesocarnivores)在空間與時間上的影響。


他們研究台灣四種本土中型食肉動物,果子狸(Paguma larvata)、鼬獾(Melogale moschata)、小靈貓(Viverricula indica)以及食蟹獴(Herpestes urva)。


研究團隊收集1270個紅外線自動相機的資料。這些相機主要分布在台灣低至中海拔地區的森林環境,涵蓋北部(如陽明山)、中部(如南投、台中)、南部(如高雄)、東部(如花蓮、宜蘭)等地區。拍攝時間從2010 至 2021 年。


研究團隊計算每100天內的獨立偵測次數,用來反映物種活動量。他們將數據分為繁殖季(5月至8月)與非繁殖季(9月至4月),不過在進行佔據模型(occupancy model)時,僅使用繁殖季(5月至8月為這些本土食肉動物的繁殖季)的數據,以確保能夠識別影響物種分佈的顯著因素。另外,他們還分析物種的時間活動模式與重疊度。


結果發現,鼬獾(p < 0.001)與食蟹獴(p < 0.05)的活動量與犬隻活動量呈顯著負相關,表示犬隻可能壓制了這些物種的活動。


研究團隊也發現,鼬獾的空間分佈顯示出對犬隻的明顯規避行為(SIF < 1)。不過,食蟹獴卻能與犬隻共存(SIF > 1),可能因為其生存環境高度依賴河岸森林,難以調整棲地來避開犬隻。


另外,他們還發現,食蟹獴與犬隻的活動時間重疊度最高(Δ4 = 0.811),但其他三種夜行性物種與犬隻的時間重疊度較低(Δ4 ≈ 0.3)。


不過,因為只有鼬獾展現明顯的空間規避,影響程度不夠強,所以研究團隊認為,不能說遊蕩犬顯著影響本土食肉動物間的時間或空間生態位重疊。


不過,物種可能透過更細微的方式(如利用垂直空間)來調整生態位,而這部分並未在本研究範圍內探討。另外,像食蟹獴因為本身的棲地需求的關係,造成牠們無法躲開遊蕩犬,這也要考慮在內。


總而言之,遊蕩犬隻對本土食肉動物的影響,以鼬獾最受影響,顯示活動量下降與空間規避行為。其次,食蟹獴雖受影響,但可能無法有效規避犬隻。


至於小靈貓因為族群較為零星,可能受到犬隻影響但未能顯著反映在模型中。而果子狸因為適應力較高,甚至可能受益於人為環境,但仍面臨犬隻攻擊的風險。


因此,研究團隊提出建議保育對策,包括不棄養、不放養、要絕育,並對熱區集中宣導不放養等等。


另外,研究團隊也建議以移除替代目前的TNR(捕捉、絕育、釋放)措施,特別是在生態敏感區域。


至於河岸生態環境,因食蟹獴與其他瀕危物種(如石虎)都相當依賴這些環境,應加強管理以防犬隻入侵。


研究團隊認為,未來需要進一步探討其他生態位維度,如飲食習性,以全面理解犬隻對本土食肉動物的影響。


參考文獻:


Ho, H.-C., Ding, T.-S., Yuan, H.-W., Tsai, J.-S., Weng, G.-J., Lin, Y.-H., Chen, H. L., Huang, Y.-B., & Yen, S.-C. (2025). Impacts of free-roaming dogs on spatiotemporal niches of native carnivores in Taiwan.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57, e03411. https://doi.org/10.1016/j.gecco.2025.e0341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198會員
633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年輕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去看《前進高棉》(Platoon)。當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越戰對美國人留下多麼深的傷痕。但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越戰在越南人民身上留下的傷痕,只怕不是三五十年去得掉的。 這個傷痕,來自於橙劑(Agent Orange)。 橙劑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為什麼會造成傷害呢?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4/30
年輕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去看《前進高棉》(Platoon)。當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越戰對美國人留下多麼深的傷痕。但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越戰在越南人民身上留下的傷痕,只怕不是三五十年去得掉的。 這個傷痕,來自於橙劑(Agent Orange)。 橙劑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為什麼會造成傷害呢?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不知道「遊蕩犬」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俗稱的野狗。 隨著「遊蕩犬」愈來愈多,野生動物受傷的新聞時有所聞;但還是有人認為,不是遊蕩犬的錯! 最近的一個研究,提供我們一些重要的資料,值得參考!
Thumbnail
如果不知道「遊蕩犬」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俗稱的野狗。 隨著「遊蕩犬」愈來愈多,野生動物受傷的新聞時有所聞;但還是有人認為,不是遊蕩犬的錯! 最近的一個研究,提供我們一些重要的資料,值得參考!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上閒晃的時候,再度看到一些對動物溝通的批評與質疑,隨著人類與寵物的關係越加緊密,這樣的聲音幾乎沒幾個月就會出現一次。沉澱多日後,我也在Threads上分享我這一年來個人實習的經驗談,此處重新整理並再次編寫完整訊息,但我的文章可能無法代表所有專業溝通師和其他派別的知識。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上閒晃的時候,再度看到一些對動物溝通的批評與質疑,隨著人類與寵物的關係越加緊密,這樣的聲音幾乎沒幾個月就會出現一次。沉澱多日後,我也在Threads上分享我這一年來個人實習的經驗談,此處重新整理並再次編寫完整訊息,但我的文章可能無法代表所有專業溝通師和其他派別的知識。
Thumbnail
從前從前,有一隻名為「啾啾」的白色柴犬。跟許多狗一樣,牠也非常貪吃,只要聞到食物的味道,牠就會跑到食物來源面前討食。
Thumbnail
從前從前,有一隻名為「啾啾」的白色柴犬。跟許多狗一樣,牠也非常貪吃,只要聞到食物的味道,牠就會跑到食物來源面前討食。
Thumbnail
偶爾還是會想領養流浪或被遺棄的動物 但考慮到死別又會卻步   畢竟自己年紀也不小了 萬一先死 對貓狗也不好   拍很多Sandl不動的照片 畢竟跑跳時拍照常常模糊 特別是黑狗 要拍清晰不容易   牠年輕時的身材 對比年老之後 明顯精瘦許多 肌肉量也不少 難怪身
Thumbnail
偶爾還是會想領養流浪或被遺棄的動物 但考慮到死別又會卻步   畢竟自己年紀也不小了 萬一先死 對貓狗也不好   拍很多Sandl不動的照片 畢竟跑跳時拍照常常模糊 特別是黑狗 要拍清晰不容易   牠年輕時的身材 對比年老之後 明顯精瘦許多 肌肉量也不少 難怪身
Thumbnail
「讓你的毛絨寶貝在自然中探險,享受自由與安全的完美平衡。無論何時何地,寵物自走者都是你最忠實的伴侶,守護並陪伴著你的寵物,讓牠們擁有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tfBW7zknBE 在一個清晨,一位忙碌的狗主人準備出門工作,但他不
Thumbnail
「讓你的毛絨寶貝在自然中探險,享受自由與安全的完美平衡。無論何時何地,寵物自走者都是你最忠實的伴侶,守護並陪伴著你的寵物,讓牠們擁有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tfBW7zknBE 在一個清晨,一位忙碌的狗主人準備出門工作,但他不
Thumbnail
說實話,我有點意外《失業那些小事|流浪狗還是家犬?》跟《失業那些小事|體驗狗狗志工》都跟狗有關。
Thumbnail
說實話,我有點意外《失業那些小事|流浪狗還是家犬?》跟《失業那些小事|體驗狗狗志工》都跟狗有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