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之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廢土與人類代謝

世界毀滅於一場平靜的革命,這革命並非刀槍、戰爭,而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理機能——代謝

當第一位人類停止進食,卻依然活著時,沒人當回事。

但當全球四十億人口在同一天發現「饑餓」消失了,才有人意識到,這是比核戰還要徹底的終結。

食物失去意義,農業崩潰,經濟消亡,人類的消費模式瞬間崩解,超市裡的罐頭靜靜地生鏽,屠宰場裡的牛豬四散奔逃,酒館裡的醉漢在酒精燃燒完最後一滴之後,坐在昏暗的吧檯前,沉默地懷疑自身的存在。

——沒有代謝,沒有饑餓,也沒有死亡。

起初,人們興奮地慶祝,認為這是進化的里程碑,接著,他們開始焦慮,發現自己活得太久,無法改變,無法進步。

城市的骸骨

臺北市變成了一座石化的城,人們在夜市擺攤,不是為了賣東西,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路邊的攤販在空氣中煎炸著不存在的雞排,遊客則習慣性地掏出錢,然後忘記自己到底要買什麼。

「你要來點什麼?」

「……不知道」 「嗯,那就點一份不知道吧。」

夜市攤販遞出一張空盤子,遊客接過來,看了看,然後安靜地離開。

有些人選擇不再動彈,站在原地,成為城市的雕像。

有些人選擇躺在床上,閉上眼睛,等待睡眠,但他們不再會做夢,也不會醒來。

時間變成了一灘凝固的油漆,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現在。

神的實驗

沒有人知道這場「代謝革命」從何而來,直到有一位老教授從廢棄的台大實驗室裡走出來,拿著一張泛黃的手寫紙條,上面寫著:

「恭喜你們,已經適應永恆。」

人類進化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靜止。

當生命不再需要轉化能量,當人類不再需要消費世界,當所有的慾望被抽離,人類就與宇宙合而為一,成為永恆的一部分。

這是一場由神親手執行的環保計畫,一場讓所有生物歸零的實驗。

——問題是,沒有人想要活得這麼久。

滅亡的選擇

於是,第一批自殺者誕生了。

但當他們從高樓跳下,當他們用刀割破動脈,當他們沉入冰冷的河流,他們發現——死亡也已經消失了

沒有血流出來,沒有痛覺,沒有窒息,只有無限的時間等待著他們。

人們開始變得瘋狂,試圖用各種方式讓自己「感覺到」活著。

有人從101大樓頂端一躍而下,落地後站起來,拍拍灰塵,繼續往上爬,無限循環,有人把自己的身體塞進機械壓縮機,看著自己被壓成一塊金屬方塊,再慢慢展開,重新成為人形。 有人在路邊咬住自己的手臂,咀嚼骨頭,試圖找回「食物」的概念,卻發現味覺早已消失。

世界變成了一場荒誕的實驗場,每個人都是不朽的老鼠,在迷宮裡奔跑,卻找不到出口。

逃離代謝之城

直到有一天,一個瘋子發現了一種新的「死亡」方式——遺忘

當一個人完全停止思考,停止記憶,停止與外界互動,他們就會慢慢「消散」,彷彿從未存在過一樣。

於是,人們開始競相讓自己遺忘一切,他們丟掉名字,刪除過去的記憶,拒絕言語交流,拒絕觀看世界,甚至拒絕「意識」本身。

街道上開始出現一個個消失的空洞,像被橡皮擦擦去的鉛筆痕跡。

某一天,一個人走過西門町,發現整條街已經變成了一張純白的畫布,什麼都不剩,連建築、天空、地面都消失了。

那裡什麼都沒有,只有純粹的「無」。

——這是唯一的解脫,唯一的終結,唯一的自由。

結局,或不存在的未來

幾千年後,地球恢復了最原始的狀態。

沒有生物,沒有文明,沒有歷史,沒有遺跡。

只剩下平靜的大地,靜默的山脈,以及一片無人知曉的藍色天空,在那無邊無際的靜謐之中,某個角落裡,一顆孤單的種子緩緩發芽。

——這一次,世界與人類會選擇不同的進化方向嗎?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gonycyber
4會員
47內容數
一名出生於台灣,90後文學家、哲學家,喜歡做教育哲學的探討、歷史分析、以及科學普及,從中會融入個人的主觀想法。
agonycyber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抒情是單純的發想 不為寫作而書寫 鋼筆刻出的是 生命與亮光 並非規條與哲學 在石牆中填充的字句 浮現那古老的意志 但我們 捨棄那段歷史 在潛意識中共鳴 在道路上捕捉光 在星光下抓取螢火蟲 最終在銀河下歡笑
2025/04/28
抒情是單純的發想 不為寫作而書寫 鋼筆刻出的是 生命與亮光 並非規條與哲學 在石牆中填充的字句 浮現那古老的意志 但我們 捨棄那段歷史 在潛意識中共鳴 在道路上捕捉光 在星光下抓取螢火蟲 最終在銀河下歡笑
2025/04/13
模組結構在星辰之間穩定地呼吸, 銀白色外殼映出遠古星光, 此刻的我,在第七觀測艙, 讀著氧氣濃度的變化如同讀一封舊情書。 無線電靜默三天, 地球在訊號彼端, 只剩藍色殘影, 我把左手貼在強化玻璃上, 彷彿能碰觸到某種不確定的歸屬。 機械臂依舊在軌道上運作, 像一隻未眠的夢中巨獸
2025/04/13
模組結構在星辰之間穩定地呼吸, 銀白色外殼映出遠古星光, 此刻的我,在第七觀測艙, 讀著氧氣濃度的變化如同讀一封舊情書。 無線電靜默三天, 地球在訊號彼端, 只剩藍色殘影, 我把左手貼在強化玻璃上, 彷彿能碰觸到某種不確定的歸屬。 機械臂依舊在軌道上運作, 像一隻未眠的夢中巨獸
2025/04/10
春天來了,台北細雨像是,資料庫洩漏出的低語—— 濕潤、綿密、不被察覺地, 浸潤我們關於正義的記憶。 你坐在政大山腳下的圖書館,看一份AUC高達0.81的報告,風從指南宮吹下來, 吹動你桌上那張,寫著「公平」的論文草稿。 模型說,它已經學會不偏不倚; 它說錯誤率一致,就是無罪,可你知道,那些CS
Thumbnail
2025/04/10
春天來了,台北細雨像是,資料庫洩漏出的低語—— 濕潤、綿密、不被察覺地, 浸潤我們關於正義的記憶。 你坐在政大山腳下的圖書館,看一份AUC高達0.81的報告,風從指南宮吹下來, 吹動你桌上那張,寫著「公平」的論文草稿。 模型說,它已經學會不偏不倚; 它說錯誤率一致,就是無罪,可你知道,那些CS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Thumbnail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Thumbnail
生廚餘~找台廚餘機好像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但是,我還不確定要不要買 以零廢棄的概念+環保省電的概念 當然是先不要買 我有先做功課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7BVxwVhEc 還有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生廚餘~找台廚餘機好像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但是,我還不確定要不要買 以零廢棄的概念+環保省電的概念 當然是先不要買 我有先做功課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7BVxwVhEc 還有 https://www.youtube.com/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地球現況的批判以及對人類自私的反省,呼籲改變發展模式以維護地球生態和兒童成長環境。地球、環境、生態、人類發展、科技便利、盲目追求享受等,都是文章的核心關鍵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地球現況的批判以及對人類自私的反省,呼籲改變發展模式以維護地球生態和兒童成長環境。地球、環境、生態、人類發展、科技便利、盲目追求享受等,都是文章的核心關鍵詞。
Thumbnail
我突然瞭解為什麼這個世界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以電力問題為例,我們為什麼還沒辦法有一種完全乾淨的能源來給人類使用。 不是科技的問題,我相信那個技術就在那邊,就在我們垂手可得之處。
Thumbnail
我突然瞭解為什麼這個世界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以電力問題為例,我們為什麼還沒辦法有一種完全乾淨的能源來給人類使用。 不是科技的問題,我相信那個技術就在那邊,就在我們垂手可得之處。
Thumbnail
我覺得是健康的人身健康在未來會是稀缺物 因為環境的惡化跟人口減少 導致遺傳疾病顯性的狀況增加健康的人身會是新的夥伴導向 所以財富會重新流向生物科技與西藥廠
Thumbnail
我覺得是健康的人身健康在未來會是稀缺物 因為環境的惡化跟人口減少 導致遺傳疾病顯性的狀況增加健康的人身會是新的夥伴導向 所以財富會重新流向生物科技與西藥廠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本文探討氣候變化的根源、影響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呼籲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以保護地球生態。
Thumbnail
本文探討氣候變化的根源、影響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呼籲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以保護地球生態。
Thumbnail
  今天是第54屆的世界地球日,該節日源於1970年的美國校園,並於1990年第20屆時推向世界,如今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然而,全球的環境保護運動無疑是失敗的,全球對環境持續破壞,每分鐘仍有約10個足球場的原始森林消失。造成的結果是,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化石能源補貼、人均肉類產量、地表高溫
Thumbnail
  今天是第54屆的世界地球日,該節日源於1970年的美國校園,並於1990年第20屆時推向世界,如今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然而,全球的環境保護運動無疑是失敗的,全球對環境持續破壞,每分鐘仍有約10個足球場的原始森林消失。造成的結果是,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化石能源補貼、人均肉類產量、地表高溫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提醒了我們,地球只有一個、地球不只有人類,還有其他自然生物生存,不應僅以人類發展追求為目標,而應該以與自然環境共榮共存為發展追求的目標。今天,讓我們暫且抬頭環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思考自身在環境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從自身行動實踐創造永續環保的目標。 人類每分每秒的開發、消耗資源,
Thumbnail
世界地球日,提醒了我們,地球只有一個、地球不只有人類,還有其他自然生物生存,不應僅以人類發展追求為目標,而應該以與自然環境共榮共存為發展追求的目標。今天,讓我們暫且抬頭環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思考自身在環境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從自身行動實踐創造永續環保的目標。 人類每分每秒的開發、消耗資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