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和宮由於寺廟的歷史悠久,香火鼎盛、是新竹人鄉民重要的信仰中心。這座廟有著許多歷史討論與特殊背景,來此廟不只是一座廟存在。看完本文章之後;你會發現此廟宇有幾個台灣各大媽祖廟的唯一。
新竹市外天后相關資訊::
地址:新竹市北區北門街135號
電話:
03 526 7150
備註:
廟宇
新竹市三大廟之一




如果你是新竹人一定對於北門街外天后非常熟悉。這座廟宇由其歷史背景與重要性、被內政部選入台灣宗教百景、新竹市政府選入新竹市定古蹟的定位廟宇。因為廟宇建出名稱界是信奉媽祖為主神明的長和宮名稱。

新竹市北門街外天后地址為新竹市北區北門街一百三十五號。此廟宇新竹又稱為為外天后宮、長和宮等稱號。又與新竹長和宮、新竹都城隍廟、新竹竹蓮寺並稱新竹市三大廟。
長和宮歷史




新竹市北門街外天后肇建於一七四二年(SIBCE 1742),該廟地處北門城遺址外,因此在地人會稱北門街外媽祖。在清代時長和宮是竹塹城各項商貨的集散地,當地店家在此成立塹郊,而長和宮即為塹郊會館的所在地,會取名為長和是希望竹塹地區的船頭行之間長久合作、和平共處。長和宮在西元一八六三年於左側增建格局形式相仿的水仙宮後,形成主次雙軸平行並列的台灣唯一一間雙宮奇景廟宇建築。


由此可見,長和宮在新竹商業發展史上具特殊意義。 此外,該廟所供奉的黑面媽祖,除了是軟身媽祖之外,其神像上的頭髮,據說是用媽祖生前所遺留的頭髮所製。
湄洲祖廟正三媽


這樣的媽祖神像雖有三尊,但有一尊毀於文革,另一尊流落南洋不知所蹤,這使長和宮的黑面媽祖,是僅存唯一一尊的媽祖神像,因而有湄洲祖廟正三媽的稱號。



若大家有機會到長和宮參拜,這是一間以媽祖為主神明的多神明信仰廟宇。可以注意廟內的古匾,這些古匾不僅可視為藝術品,也表達了當時士大夫對媽祖佑民的讚頌。如霖雨蒼生、海邦赫濯、后來其蘇等,這些都在在說明台灣匾額多少都說明此廟宇潛在信仰力量有多深,值得一看
長和宮建築


長和宮建築為中國大陸泉州市廟宇風格,採三進式格局,地下設有八角形乾井與稱土龍地下排水道。長和宮由三川殿、正殿與後殿所組成;其中三川殿的牆堵石雕仍為清朝原件。

三川殿正殿之木結構與前殿石雕為對場作,不過不明顯。是臺灣現存少數同時具有石雕對場作及木結構場作之建築。可能是台灣現存最早之對場作建築。
有香客大樓的歷史文物館





台灣有許多大廟為了讓信徒有更方便地使用及廟方的收入、都會興建香客大樓。很多廟宇香客大樓香客要住宿都要事先預約,以長和宮來說;地點就緊鄰廟宇後方後殿串接興建的大樓內。也被新竹市封為五星級香客大樓,七到八樓房間明亮乾淨只要千元就能入住,如此優質環境不輸給一些星級飯店。


而且香客大樓內也有歷史文物館,陳列展出長和宮歷史的文物都是廟宇將建廟以來重要碑刻、信仰文物,包括聖母乘坐的鑾椅、和媽祖的鳳冠霞、三寸金蓮履、飾褲、七寶銅爐、官印等。






以及新竹市首批具文化資產身分的「新樂軒北館四點睛」(彩牌、托燈、鑼桿、鼓架),於館內常設「長和宮史話」及「新樂軒風華」兩大展區,內容十分精彩,信徒來此住宿或是拜拜之餘,都非常值得一遊。
台灣大廟的縮影


總結:新竹市長和宮的外后天宮可說是台灣許多大廟宇的縮影。二百八十三年廟宇歷史和新竹市的城市發展相當密切,庶民化的生活反映出此廟宇信仰的莊嚴與新竹人在地生活。
新竹市外天后相關資訊::
地址:
新竹市北區北門街135號
電話:
03 526 7150
備註:
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