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ner Goebbels-2: 觀看中的認知重建-《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舞臺上迎接觀眾的是空曠如廠房般的空間、幾堆防塵布蓋著的物件、昏暗的燈光、稀疏的「環境噪音」,觀眾知道這裡即將會有一場演出,但一切有如尚未裝台的樣貌。漸漸地,舞台上的人開始拉開防塵布、搬動和擺設各種物品、舞台上陸續搭起越來越多的「佈景」,一群人就在觀眾面前「搭台」,舞台上的「工作人員」也開始演奏、舞動,影像、預錄的朗讀聲,此起彼落在「廠房」的各個角落。隨著時間的流轉,搭起的佈景又一一被拆卸,不久前充斥在觀眾視野中的中中,逐次被抽離....

場域與作品的互文關係

這是德國作曲家郭貝爾在2018年在英國曼徹斯特梅菲爾德轉運站(Depot Mayfield)首演的劇場作品《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梅菲爾德轉運站建於二十世紀初,自1910年起作為梅菲爾德車站的鐵路調度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為曼徹斯特的主要車站,直到1960年代停止交通轉運的功能,轉為皇家郵政分發中心到1980年代,閒置三十年後,逐步成為文化場域,推動與支持藝術計與活動。

郭貝爾在這個承載人類歷史、見證社會變遷、自身功能也在變遷中數度轉換的場域裡,以《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與場域對話,場域自身當然不會「說話」,場域乘載的歷史事件,亦任由後世言說與解讀,歷史場域如何面對因為社會變遷而無法避免的功能衰減和轉換,是全人類持續經歷的事件和議題。郭貝爾從歐洲的百年歷史出發、結合影像、文本朗讀、現場演出等各種藝術形式,完成一部與歷史場域互文的表演藝術作品。

取材的思辨

《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有三個靈感和素材來源:帕翠克·奧瑞德尼克(Patrik Ouředník)的小說《歐洲簡史》、約翰·凱吉(John Cage)的反歌劇《Europeras 1 & 2》和歐洲電視台「Euronews – No Comment」節目。這三個創作靈感不僅僅在藝術概念的層面上,更在藝術方法與創作技術上呼應作品的藝術概念,而這也是郭貝爾的作品向來兼具創新跟深度的主因。

第一個素材《歐洲簡史》並非傳統的歷史書,它出版於2001,以非線性的敘事,書寫二十世紀歐洲的重大事件,包括兩次的世界大戰、影響甚遠的納粹主義、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等、人文社會的變遷如民權運動、女性主義的覺醒、科技工業如電腦與各種電器的發明與發展,也包括文化的發展趨勢、消費行為等等。除了非線性的敘述外,最重要的是《歐洲簡史》以幽默、輕鬆有如口述歷史般的語法書寫,並陳不同的觀點以凸顯二十世紀人類社會的諷刺與荒謬,進而讓讀者感受到歷史的矛盾與片面性。

郭貝爾認為歷史不是一條線性的時間軸,而是由無數事件和記憶的片段所組成,因此奧瑞德尼克書寫《歐洲簡史》的敘述方式與郭貝爾對歷史的觀點不謀而合,《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中,他預錄朗讀《歐洲簡史》的片段,不時出現在視覺與聽覺的拼貼中,亦仿若一位不在現場的說書人。

第二個素材為約翰·凱吉的《Europeras 1 & 2》,凱吉開宗明義即言:「歐洲200年來輸送他們的歌劇給我們,現在我把全部的歌劇還(反)回去。」他以《Europeras 》系列舞台作品「反」:反歐洲的歌劇美學一去中心化的參與者,所有角色、音樂、動作都是獨立存在,沒有主導者和設定關係;反歐洲歌劇的形制一捨棄敘事和結構,以《易經》的擲籤加上電腦運算,讓內容隨機性;反古典歌劇的觀眾溝通一面對前面兩種特質,觀眾失去慣常的歌劇文本與演出形式,卻更能產生個人感知的獨特性。《Europeras 》是凱吉對於歐洲傳統歌劇的終極顛覆,他曾表示,希望每一位觀眾都能看到不同的歌劇。作品命名結合「你的歌劇」(Your Operas)和「歐洲的歌劇」(Europe’s Operas),藉此強調觀眾個人感知的獨立性。這個理念,也是郭貝爾在他眾多作品中不斷提到的,郭貝爾曾於2012年的魯爾三年展(Ruhrtriennale)中再現這部作品,以向凱吉的百歲冥誕致敬。

第三個素材則為歐洲電視台的新聞節目「Euronews – No Comment」。這是歐洲電視台的每日新聞影片,有別於一般有報導者的新聞影片,「No Comment 」的影片沒有任何標題、字幕、配樂、更沒有現場和播報台的報導者,純粹事件現場錄影和收音,它留給觀看者自己對影片內容的解讀和感知。郭貝爾曾經說:「觀眾並非被動的接受者,而是能夠思考、感受並重新組織作品中的元素、創造自己的經驗。」「No Comment 」作為新聞影片,正是將解讀的主體性交還給觀看者,同時引發觀看者的對新聞的思考、對影片內容的原發性解讀。這與郭貝爾的藝術理念不謀而合,在他眾多的作品中,無論作品題材和創作媒材是什麼,他從來不直接為觀眾「蓋棺論定」,而是讓觀眾在觀看作品的同時,建立自己對該作品的題材、內容等的認知。 

思辨的藝術工法

《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是一個反思歐洲身份和未來的開放邀請,這是郭貝爾選擇上述三種素材的主因,而落實在創作方法上,則以拼貼的方式呈現新聞影片、文本的朗讀錄音,拼貼手法強化非線性的描述,也具體呈現碎片化的歷史,此外無論是影片或文本,都沒有刻意區分重大歷史事件和日常瑣事,用以呼應歷史的多樣性和混亂的同時,也凸顯了「事無大小」的觀點,引導觀眾從固化制式的觀點中出走,隨著舞台上的演出,逐步加入自身的觀察。另一方面,在看似隨機、沒有發展軸線影像和文本下,也凸顯歐洲百年歷史中的矛盾與困境。

郭貝爾斯經常將觀眾視為獨立的解讀者,他並不試圖在作品中提供明確的答案或結論,而是設計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多維空間,讓觀眾自行探索。師法凱吉徹底去中心化、解構歐洲歌劇的反歌劇,舞台上音樂演奏、演員移動道具、舞者的表演,提供各種觀看和理解的角度,舞台上看得見的動作和影片、看不見的音樂和朗讀,或交錯、或同時出現,彼此之間卻不盡然有關聯性,這些讓舞台立體化,成為觀者視野中的多維空間。 

《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的三個靈感素材以三個不同的領域和媒介,提出解構的方法:《歐洲簡史》解構線性敘事的歷史結構、凱吉的反歌劇是解構古典歌劇包括戲劇敘事的經典作品、「No Comment 」解構由電視台餵食新聞觀點的大眾傳播,郭貝爾透過這三個靈感素材,以有如工地和廢墟的舞台,傳達建構與解構的雙重意象,在舞台上進行的「廢墟」同時也暗示「重建」的可能性,廢墟與工地的「未完成感」,以及各項素材的碎片化拼接,是郭貝爾對觀眾的邀請,邀請觀眾不僅反思過往一百年的歷史,更思考如何創造未來。

郭貝爾向來認為,藝術應該挑戰觀眾的感知和思維,讓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觀看和理解世界。雖是作曲家,但他的創作卻總是跨越多個不同的領域:音樂、聲響、表演、燈光、物件、影像等等,他以寫作大編制樂曲的手法,創建多媒材、多層次的作品,以激發觀眾的感官跟思考。一如他對《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的描述:「這部作品不是關於過去的答案,而是關於如何理解現在與未來。」這是一部讓人在觀看的過程中,觀察演出、反思認知、覺察感知,最後建立自我觀點和觀看經驗的作品。

持續的樂章

《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2018在曼徹斯特首演時,邀請五位音樂家參與演出,包含電吉他、薩克斯風、打擊樂、馬特諾琴(Ondes Martenot)加上郭貝爾擔任鋼琴(含預置鋼琴),現場音樂和聲響有即興、有既定曲目如梅湘寫給馬特諾琴的《祈禱》Oraison。這些音樂家在首演後,組成「The Mayfield」樂團,雖然被歸類在爵士樂團,但The Mayfield以不自限於音樂風格,以自由即興、電子聲響、結合當代音樂的語彙。也正因為音樂家對於即興演奏和當代聲響的掌握能力,在《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中創造支持整個作品的聲響空間。

節目訊息

〖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

𖡟 演出時間|𝟚𝟘𝟚𝟝.𝟛.𝟠 ── 𝟚𝟘𝟚𝟝.𝟛.𝟡

𖡟 演出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大劇院

𖡟 售票連結|https://tpacplayer.org/a3Ev5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芳宜的沙龍
19會員
11內容數
地平線的彼端:介紹與推薦表演、展覽、音樂會、唱片、書籍。 霧行紀:生活雜談
林芳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7
有一種藝術家,無法被定義在任何一個藝術領域裡,德國作曲家郭貝爾(Heiner Goebbels)即是如此,他的才華跨越演奏、作曲、聲響藝術、裝置藝術、導演、指揮、甚至藝術構作的藩籬,創作出一齣齣令人驚艷又引人深思的作品,且無論在藝術概念或是創作技法上,經過多年依舊令人讚嘆。
Thumbnail
2025/02/27
有一種藝術家,無法被定義在任何一個藝術領域裡,德國作曲家郭貝爾(Heiner Goebbels)即是如此,他的才華跨越演奏、作曲、聲響藝術、裝置藝術、導演、指揮、甚至藝術構作的藩籬,創作出一齣齣令人驚艷又引人深思的作品,且無論在藝術概念或是創作技法上,經過多年依舊令人讚嘆。
Thumbnail
2024/08/22
所謂傳統、所謂台灣的音樂,該是什麼面貌? 他們成長的環境,是一個高度全球化、急速吸收與拷貝來自世界各方文化的狀態,這個世代的藝術家在一個觸手便能連結國際的環境中長大,作為引路人,我該做的不是拿我的傳統經驗和台灣想像,框住他們、請他們著色,而是陪伴與引導他們挖掘自己的傳統、自己對創新的想像。
Thumbnail
2024/08/22
所謂傳統、所謂台灣的音樂,該是什麼面貌? 他們成長的環境,是一個高度全球化、急速吸收與拷貝來自世界各方文化的狀態,這個世代的藝術家在一個觸手便能連結國際的環境中長大,作為引路人,我該做的不是拿我的傳統經驗和台灣想像,框住他們、請他們著色,而是陪伴與引導他們挖掘自己的傳統、自己對創新的想像。
Thumbnail
2024/03/13
”音樂是一種時間的藝術,只存在於時間裡“(1) 「時間」之於音樂藝術的作用與意義,迥異於其他的藝術型態,它與音樂共生、更直接影響音樂最後被認知的樣貌,每一位音樂家在開始學習音樂時,也同時展開「時間」的學習。在所有音樂家關於「時間」的學習和練
Thumbnail
2024/03/13
”音樂是一種時間的藝術,只存在於時間裡“(1) 「時間」之於音樂藝術的作用與意義,迥異於其他的藝術型態,它與音樂共生、更直接影響音樂最後被認知的樣貌,每一位音樂家在開始學習音樂時,也同時展開「時間」的學習。在所有音樂家關於「時間」的學習和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舞臺上迎接觀眾的是空曠如廠房般的空間、幾堆防塵布蓋著的物件、昏暗的燈光、稀疏的「環境噪音」,觀眾知道這裡即將會有一場演出,但一切有如尚未裝台的樣貌。漸漸地,舞台上的人開始拉開防塵布、搬動和擺設各種物品、舞台上陸續搭起越來越多的「佈景」,一群人就在觀眾面前「搭台」,舞台上的「工作人員」也開始演奏、舞動
Thumbnail
舞臺上迎接觀眾的是空曠如廠房般的空間、幾堆防塵布蓋著的物件、昏暗的燈光、稀疏的「環境噪音」,觀眾知道這裡即將會有一場演出,但一切有如尚未裝台的樣貌。漸漸地,舞台上的人開始拉開防塵布、搬動和擺設各種物品、舞台上陸續搭起越來越多的「佈景」,一群人就在觀眾面前「搭台」,舞台上的「工作人員」也開始演奏、舞動
Thumbnail
提到「上台表演」,你心中浮現的感受是興奮抑或是排斥呢?無論是哪一種,我相信多少都有緊張的成分,畢竟被眾人注目的感覺彷彿被放大檢視,一舉一動都逃不過這麼多雙眼睛,不禁在內心思索,倘若出了差錯,是否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笑柄呢? 猶記得小時候上台的經驗豐富,因為就讀音樂班的關係,各種考試、比賽、
Thumbnail
提到「上台表演」,你心中浮現的感受是興奮抑或是排斥呢?無論是哪一種,我相信多少都有緊張的成分,畢竟被眾人注目的感覺彷彿被放大檢視,一舉一動都逃不過這麼多雙眼睛,不禁在內心思索,倘若出了差錯,是否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笑柄呢? 猶記得小時候上台的經驗豐富,因為就讀音樂班的關係,各種考試、比賽、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208 今晚在樹林藝文中心上台芭蕾舞表演。 這幾天與一群不熟識的人一起體驗、挑戰而完成我們精彩的表演。 在台上的我們閃閃發光。 寫於20240726(週五)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208 今晚在樹林藝文中心上台芭蕾舞表演。 這幾天與一群不熟識的人一起體驗、挑戰而完成我們精彩的表演。 在台上的我們閃閃發光。 寫於20240726(週五)
Thumbnail
如有兩套馬戲在演 在空中的千秋旋轉 襯托行鋼線表演 都不太亂 如猛獸正撲向右邊 而小丑更滑過面前 控制著兩邊的 視線 人往往有兩個重點 為相戀跟事業而戰 我盼望兩邊演出 都不會亂 如要照顧兩個劇院 若我分神接那飛劍 問跳火圈怎算(跳火圈怎算) 誰有空分身 有限時間 用在那邊
Thumbnail
如有兩套馬戲在演 在空中的千秋旋轉 襯托行鋼線表演 都不太亂 如猛獸正撲向右邊 而小丑更滑過面前 控制著兩邊的 視線 人往往有兩個重點 為相戀跟事業而戰 我盼望兩邊演出 都不會亂 如要照顧兩個劇院 若我分神接那飛劍 問跳火圈怎算(跳火圈怎算) 誰有空分身 有限時間 用在那邊
Thumbnail
一早就是報到、化妝、彩排及一大堆出場服裝道具的就定位,後台義工媽咪們,包含我可愛的老婆(潼媽)正忙著幫孩子們化妝、補妝、換穿各演出曲目的專屬舞台裝,隨著時間的推移,台上表演的更替,一曲接著一曲高速緊張地重複著眼前繁重工作。 另一方面老師們不停忙著點齊,提醒下一曲目參演舞者注意事項,同時……
Thumbnail
一早就是報到、化妝、彩排及一大堆出場服裝道具的就定位,後台義工媽咪們,包含我可愛的老婆(潼媽)正忙著幫孩子們化妝、補妝、換穿各演出曲目的專屬舞台裝,隨著時間的推移,台上表演的更替,一曲接著一曲高速緊張地重複著眼前繁重工作。 另一方面老師們不停忙著點齊,提醒下一曲目參演舞者注意事項,同時……
Thumbnail
  這週我們持續進行了節氣-芒種的活動彩排~讓孩子有機會站上不同以往的舞台,這次有特別的送花神、走秀活動,孩子及爸爸媽媽使出渾身解數做的特色穿搭將會在舞台上亮眼登場!原本不太習慣走秀形式的孩子們,因為聽到讓人喜歡的表演音樂後,更加投入走秀活動規劃裡~也在每次的練習後詢問著......
Thumbnail
  這週我們持續進行了節氣-芒種的活動彩排~讓孩子有機會站上不同以往的舞台,這次有特別的送花神、走秀活動,孩子及爸爸媽媽使出渾身解數做的特色穿搭將會在舞台上亮眼登場!原本不太習慣走秀形式的孩子們,因為聽到讓人喜歡的表演音樂後,更加投入走秀活動規劃裡~也在每次的練習後詢問著......
Thumbnail
在這裡速寫的時候,剛好廣場上許多的人在做排練,還有人在旁邊觀察。 當廣場上充滿了表演的熱情,整個空氣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人群中穿梭著各式各樣的人,他們或是正在表演者,或是在旁邊觀看者,彷彿每一個人都被這份活力所吸引,彷彿與這個瞬間融為一體。 在廣場上,每個表演者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有的人在展示
Thumbnail
在這裡速寫的時候,剛好廣場上許多的人在做排練,還有人在旁邊觀察。 當廣場上充滿了表演的熱情,整個空氣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人群中穿梭著各式各樣的人,他們或是正在表演者,或是在旁邊觀看者,彷彿每一個人都被這份活力所吸引,彷彿與這個瞬間融為一體。 在廣場上,每個表演者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有的人在展示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室內舞臺搭建的一般流程,包括規劃設計、場地準備、舞臺搭建、燈光和音響設置、排練和調試以及演出等步驟。舞臺設計和搭建是一個複雜而細致的過程,需要各個環節的無縫配合和精心安排。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室內舞臺搭建的一般流程,包括規劃設計、場地準備、舞臺搭建、燈光和音響設置、排練和調試以及演出等步驟。舞臺設計和搭建是一個複雜而細致的過程,需要各個環節的無縫配合和精心安排。
Thumbnail
30年的表演路程,我越來越知道是什麼可以打開我的心,是跟我一起參與演出的大家。 我依舊不太習慣把觀賞者稱之為觀眾,我知道這是一目了然的名詞,但我總覺得這個距離感掀起我的反骨心態。演出的形式不同,通常都是有些距離的演出,如果這類形式,我依舊喜歡看著你們的表情。 如果允許,我總是有個衝動,走下台,帶
Thumbnail
30年的表演路程,我越來越知道是什麼可以打開我的心,是跟我一起參與演出的大家。 我依舊不太習慣把觀賞者稱之為觀眾,我知道這是一目了然的名詞,但我總覺得這個距離感掀起我的反骨心態。演出的形式不同,通常都是有些距離的演出,如果這類形式,我依舊喜歡看著你們的表情。 如果允許,我總是有個衝動,走下台,帶
Thumbnail
拉開窗簾往樓下望去,黑壓壓的一大片人群印入眼簾,原來竟然"封街"了😱
Thumbnail
拉開窗簾往樓下望去,黑壓壓的一大片人群印入眼簾,原來竟然"封街"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