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Multi - Device 體驗設計:打造多裝置生態系的使用者體驗

吱吱喳喳-avatar-img
發佈於UI/UX 學習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適當的時機、最佳(可用的)裝置上、取得適當的內容,對人們來說會是更大的好處 Piii

2007 年蘋果的 IPone手機出世、並很快的在 2008 年推出了 APP Store ,同時 Android 也緊追再後,一同打破裝置被行動業者與手機製造商嚴格控管的局面,讓人們可以開發應用程式,將手機昇華為能供更多服務的裝置體系。

緊隨著平板的出現、穿戴式裝置與各種聯網的電器與家俱,過去彼此沒有關聯的產品,慢慢的都可以透過網路、Beacon 等通訊技術,彼此控制與監控,為人們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本書作者:Michal Levin 是資深的使用者體驗設計師,並在多個裝置都有豐富的設計經驗,期望人們可以透過本書,打造產品的多裝置生態系統,建立一個更符合人們需求的使用體驗。


▌重點一:善用 3C 框架,打造生態系


多裝置比起單裝置的體驗需要考量的層面更多,作者也曾為此煩惱許久,該如何用簡單的方法去設計多裝置的體驗。2011 年 Precious 提出多螢模式啟發了作者,作者將該模式融合自己的多年的產業經驗,整理了適合處理多裝置體驗的框架,簡稱為 3C 框架:


  • 一致性設計:內容、流程、架構和主要功能都保持一致,將相同的體驗複製到每個裝置,僅在螢幕顯示做微調,使用者在每個產品都能享受完整的體驗。


  • 持續性設計:裝置彼此間的資訊與內容可以串聯,確保體驗能從一個裝置延續到下一個裝置,在人們處於相同目標時,仍可以用不同裝置接力完成目標。


  • 互補性設計:裝置彼此間可以輔助,為了求完整體驗,需要至少兩個裝置輔助,是以群體創造新的體驗為宗旨。


▌重點二:萬物可聯網,3C 框架仍可以指引我們


物聯網的時代確實已經到來,人們使用越來越多的裝置,完成共同的目標,而 3C 框架仍然可以帶來指引的作用,讓我們從案例學習到更多的設計法則,以下是書中的幾個物聯網案例:



該控制器會根據我們自身喜好的溫度,自動編寫程式,協助冷氣與暖氣,隨時將溫度恆溫在我們最適合的環境,不僅人們不需要手工開關冷氣、也降低的電費的使用。

產品運用了 3C 框架的互補性設計與一致性設計,互補性設計在於人們可以利用手機、平板或電腦,直接操控或監控控制器;一致性設計則是不論在那個裝置,操作的介面基本的體驗是一致的。

該產品的多裝置體驗關鍵就是自適性設計,多裝置能夠透過更多的方法收集資料,並進行串聯與分析,讓產品更了解使用者的情境與狀況,並隨之調整,協助甚至自動幫助使用者達成目標。


  • 利用硬體強化裝置能力 - SQUARE


藉由在手機上加裝一個信用卡讀卡器,就能讓手機直接轉成一個收銀機,讓小型店家也能快速地建構信用卡服務。

該產品同樣使用了一致性設計與互補性設計,不僅可以加裝在手機,也能加裝在平板上面,並維持一樣的使用介面,而產品與手機或平板又形成互補性設計,讓彼此結合,新增新的功能讓使用者使用。

但 SQUARE 並沒有滿足於此,它甚至重新打造流程,改變了付款方式,他們製作了 Card Case 應用程式,只要消費者告訴店家的名字,就可以自動完成付款,完全不需要掏出手機或信用卡進行付費。


▌重點三:多裝置的優化分析,需要思考更多維度


產品要維持競爭力,就要持續的優化,而多裝置的優化需要思考更多的維度,才能做有效的優化,以下是書中的建議:


  • 將人們移動的情境思考進去:由於手機的出現,人們更容易在移動的時候使用裝置,分析時要記住情境與場景可能會不斷的改變。


  • 任務的流程拉長:過去會聚焦在完成單一任務,了解單一任務的完成時間。但多裝置在完成任務時,可能是完成很長的任務,甚至需要多個裝置交接完成,因此分析需要更聚焦在持續性的體驗,了解裝置與裝置間對使用者的影響。


  • 數據收集的目標要重新定義:由於使用者的使用場景與狀況變得複雜,完成的指標不能只聚焦在單裝置,更需要將多裝置重新定義每個數據目標,才能有效的對真實的使用場景作分析。


最後:


隨著通訊技術的更迭,越來越多的現實可以被作為資訊紀錄,並運用 AI 進行分析,運用多裝置提高人類生活品質的產品肯定會越來越多。

因此身為一個產品設計師,思考產品如何運用多裝置的生態系,不僅讓使用者更方便,甚至能提高了產品的曝光度與黏著度,為產品帶來更多的競爭能力。


本書適合閱讀的人:

✅ 產品設計師

✅ 產品經理

✅ 使用者研究員


書籍資訊

作者: Michal Levin

書名:Multi-Device 體驗設計 | 處理跨裝置使用者體驗的生態系統方法

原文書名:Designing Multi-Device Experiences: An Ecosystem Approach to User Experiences across Devices

譯者:鄭巧玉

👉 點這裡 天瓏網路書局


感謝您的閱讀,想要了解更多設計、行銷與商業好書,歡迎點這裡加入 👉 我的沙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吱吱喳喳
70會員
45內容數
專注於研究 UX、行銷領域,用文字作為心得分享。
吱吱喳喳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AI 的快速發展更凸顯了專注力的重要性。本書作者大嶋祥譽,麥肯錫顧問,分享專注管理學,指出長跑型專注已不合時宜,提倡「不專注的專注」,善用短時間高效專注。書中提出具體方法,例如:將事情寫下、減少不必要判斷、番茄鐘工作法、營造團隊專注環境等,幫助提升專注力,並將專注力用於AI時代有價值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13
AI 的快速發展更凸顯了專注力的重要性。本書作者大嶋祥譽,麥肯錫顧問,分享專注管理學,指出長跑型專注已不合時宜,提倡「不專注的專注」,善用短時間高效專注。書中提出具體方法,例如:將事情寫下、減少不必要判斷、番茄鐘工作法、營造團隊專注環境等,幫助提升專注力,並將專注力用於AI時代有價值的事物上。
Thumbnail
2025/04/05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降價策略並非長久之計。本文介紹藤村正宏的體驗行銷理念,強調創造顧客價值、建立情感連結的重要性,而非單純銷售產品。透過鎖定顧客、重新編輯產品、維持顧客關係等方式,建立獨特品牌體驗,讓顧客在有需要時優先想到你。本文適用於經營社群、開店創業、經營品牌的人士。
Thumbnail
2025/04/05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降價策略並非長久之計。本文介紹藤村正宏的體驗行銷理念,強調創造顧客價值、建立情感連結的重要性,而非單純銷售產品。透過鎖定顧客、重新編輯產品、維持顧客關係等方式,建立獨特品牌體驗,讓顧客在有需要時優先想到你。本文適用於經營社群、開店創業、經營品牌的人士。
Thumbnail
2025/03/29
本書摘錄《習慣致富》的核心概念,闡述致富關鍵在於培養「富習慣」,而非單靠運氣或高收入。書中介紹財富金字塔模型,幫助讀者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提出培養富習慣的四個步驟。作者強調被動收入的重要性,以及透過購買資產創造重複收入的重要性。文章也提及三十個富人習慣可供參考,但重點在於培養屬於自己的一套致富方法。
Thumbnail
2025/03/29
本書摘錄《習慣致富》的核心概念,闡述致富關鍵在於培養「富習慣」,而非單靠運氣或高收入。書中介紹財富金字塔模型,幫助讀者評估自身財務狀況,並提出培養富習慣的四個步驟。作者強調被動收入的重要性,以及透過購買資產創造重複收入的重要性。文章也提及三十個富人習慣可供參考,但重點在於培養屬於自己的一套致富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樣板模式的定義極為簡單,卻是大型系統程式、WEB/APP應用框架的設計核心,完美展現設計模式的價值: 簡單、高效、強大。
Thumbnail
樣板模式的定義極為簡單,卻是大型系統程式、WEB/APP應用框架的設計核心,完美展現設計模式的價值: 簡單、高效、強大。
Thumbnail
本書大多數的內容都以 OO 的概念出發,詳列了許多設計的臭味道,也有大量的例子。個人雖然不會這樣寫程式,但仍是覺得受益良多,至少在 code review 時能更清楚知道該怎麼描述問題。不過,即便不是用 OO 的概念,有些章節還是可以帶來一些想法,用 OO 概念寫程式的人更不該錯過這本好書。
Thumbnail
本書大多數的內容都以 OO 的概念出發,詳列了許多設計的臭味道,也有大量的例子。個人雖然不會這樣寫程式,但仍是覺得受益良多,至少在 code review 時能更清楚知道該怎麼描述問題。不過,即便不是用 OO 的概念,有些章節還是可以帶來一些想法,用 OO 概念寫程式的人更不該錯過這本好書。
Thumbnail
實際就業後,會發現收集與分析需求,通常都不是工程師在做,會有另一群人,以非工程的角度收集及分析需求,然後在開發過程中蹦出不同的火花,於是很好奇另一群人的想法是什麼?我不敢說這本書能完全代表另一群人的想法,但確實能夠得到很多有用的思維。推薦給所有的軟體工程師。
Thumbnail
實際就業後,會發現收集與分析需求,通常都不是工程師在做,會有另一群人,以非工程的角度收集及分析需求,然後在開發過程中蹦出不同的火花,於是很好奇另一群人的想法是什麼?我不敢說這本書能完全代表另一群人的想法,但確實能夠得到很多有用的思維。推薦給所有的軟體工程師。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戰略設計、管理領域複雜度、實際應用領域驅動設計等主題。透過對核心子領域、支持子領域、限界上下文等概念的探討,提供了領域驅動設計的相關知識。這篇文章中還涉及了微服務、事件驅動架構和資料網格等相關主題,提供了設計系統和應用領域驅動設計的指導。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戰略設計、管理領域複雜度、實際應用領域驅動設計等主題。透過對核心子領域、支持子領域、限界上下文等概念的探討,提供了領域驅動設計的相關知識。這篇文章中還涉及了微服務、事件驅動架構和資料網格等相關主題,提供了設計系統和應用領域驅動設計的指導。
Thumbnail
觀察者模式透過主題訂閱/訊息通知的機制,極度增強系統的可擴展性、靈活性以及降低組件間的耦合度。概念直觀簡單,是非常實用的設計模式。
Thumbnail
觀察者模式透過主題訂閱/訊息通知的機制,極度增強系統的可擴展性、靈活性以及降低組件間的耦合度。概念直觀簡單,是非常實用的設計模式。
Thumbnail
1.設計系統不用從頭開始 在設計產品時,有一個觀念可能會顛覆我們對於產品設計的傳統想法。這是初期在 AlleyPin 擔任一人設計師,負責各種產品或視覺設計工作時才逐漸領悟到的一點。 當時,我在購買UI Kits這件事情上猶豫不決,擔心使用現成的設計資源會使我的設計變得無聊或是缺乏創造。後來面臨
Thumbnail
1.設計系統不用從頭開始 在設計產品時,有一個觀念可能會顛覆我們對於產品設計的傳統想法。這是初期在 AlleyPin 擔任一人設計師,負責各種產品或視覺設計工作時才逐漸領悟到的一點。 當時,我在購買UI Kits這件事情上猶豫不決,擔心使用現成的設計資源會使我的設計變得無聊或是缺乏創造。後來面臨
Thumbnail
Heuristic 啟發式設計是用戶體驗設計的重要原則之一,涉及了許多與真實世界匹配、用戶控制、一致性和準則等方面,通過一些具體的例子解釋了這些原則的重要性。本文還提供了一些相關的視覺系統狀態和系統與真實世界匹配的例子,同時附帶了一些相關的教程和資料來源。
Thumbnail
Heuristic 啟發式設計是用戶體驗設計的重要原則之一,涉及了許多與真實世界匹配、用戶控制、一致性和準則等方面,通過一些具體的例子解釋了這些原則的重要性。本文還提供了一些相關的視覺系統狀態和系統與真實世界匹配的例子,同時附帶了一些相關的教程和資料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