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英雄之旅(Hero's Journey)模式,主角通常是從無知到成長、從弱小到強大,最終成為英雄,但《哪吒》顛覆了這種模式,使敘事更加符合現代觀眾的價值觀與情感共鳴。
🆓影視劇照及海報(引用於TMDB)著作權屬於該片出品方、經銷商或設計人。
📖英雄之旅 vs 反英雄敘事
- 約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
《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提出「英雄之旅」的敘事結構,包括冒險的召喚、試煉與蛻變、歸來與救贖等環節。 - 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
《故事》(Story)
強調現代電影不必遵循傳統的英雄之旅,而是可以發展出「反英雄」(Anti-Hero)敘事,使主角的成長曲線更加多樣化。
📌傳統 vs 創新:哪吒的成長曲線
傳統的英雄之旅模式,如《哈利波特》或《星際大戰》的主角是由「普通人」試煉成為英雄,但《哪吒》顛覆了此一公式:傳統英雄之旅❌哪吒的英雄之旅
- 主角是普通人經過試煉變成英雄❌哪吒一出生就是「魔童」不是普通人。
- 英雄從師父或導師身上學習成長❌太乙真人非典型導師,是個搞笑的「廢柴」師父。
- 英雄遵循既定的道路,獲得最終的認可❌哪吒的成長從不被外界期待,他的對抗成了意外。
- 最終打敗敵人,完成拯救世界的使命❌哪吒的目標是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創新的反英雄成長模式
在這種敘事模式下,哪吒不是一個典型的英雄,而是一個不被世界接受的「反英雄」。他沒有一條明確的「通往成功的道路」,而是靠自己不斷試錯、挑戰既定的命運,這樣的角色設定,使得故事更加現代化,也更符合當代年輕觀眾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