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性心絞痛:診斷與治療的新視角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頑固性心絞痛:診斷與治療的新視角

重新定義難治性心絞痛

頑固性心絞痛,也稱為難治性心肌缺血或不可逆的晚期冠狀動脈疾病,影響了數百萬美國人。儘管冠心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隨著人口老齡化,此類患者的數量正在增加。傳統上,這些患者被認為預後不良,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其死亡率可能並非先前認為的那麼高。《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的研究顯示,這類患者五年內的死亡率約為 17.4%,每年約 3% 左右,與年齡相符的對照組相比並未顯著升高。值得注意的是,心絞痛的症狀、心肌灌注和冠狀動脈解剖結構之間並不總是一致的,因此需要從不同角度理解心絞痛的原因,包括大血管疾病、微血管功能障礙和血管痙攣

多元化的治療策略

針對頑固性心絞痛患者,全面的評估和治療至關重要。首先,需要確保患者接受最佳的藥物管理,包括積極控制 LDL 膽固醇(目標 <50 mg/dL,至少 <70 mg/dL)、戒菸和血壓管理。同時,應重新評估患者的血管造影記錄,判斷是否仍有機會進行血管再成形術,尤其是針對慢性全閉塞病變(CTO)的介入治療。根據來源,大約 20% 轉診至專科門診的患者可能仍有血管再成形術的機會。

除了傳統療法,一些新的治療方法也為頑固性心絞痛患者帶來了希望:

  • 體外反搏 (EECP):作為美國批准的常見選項,EECP 通過在患者腿部施加壓力來改善心臟的血液流動。MUST-EECP 試驗顯示其能顯著減少心絞痛。
  • 經心肌雷射血管新生術 (TMR):雖然也獲得批准,但其療效和安全性仍存在爭議。直接試驗甚至顯示出潛在的危害。
  • 神經刺激:可能在短期內減輕疼痛,但長期效果有限。儘管它能阻斷交感神經張力並改善微循環血流,但其持久性是個問題。
  • 藥物治療雷諾嗪 已被證明對許多頑固性心絞痛患者有效。儘管最初的 ERICA 試驗並非針對難治性心絞痛,但後續對難治性患者的研究顯示,約 60% 的患者在三年內仍持續使用並有良好反應。此外,左旋精胺酸可能通過增加一氧化氮來改善血流,而新型藥物如依布利亞,通過改變線粒體代謝氧氣的方式來減少缺血,也在研究中。
  • 血管新生療法:研究顯示,通過基因或細胞療法促進新血管生長具有潛力。特別是 CD34+ 細胞療法 在 ACT34 試驗中顯示出改善心絞痛症狀和運動能力的希望。匯總多項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的結果也顯示,細胞療法能改善運動時間、減少心絞痛並降低死亡率。然而,由於成本等因素,尚未廣泛應用。目前,基因療法如 EXACT 試驗,通過迷你開胸手術注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基因,也顯示出令人鼓舞的初步結果。
  • 冠狀靜脈竇縮窄器:這種裝置通過增加冠狀靜脈竇的壓力,改善心肌內膜的血液灌注,並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顯著減少心絞痛的效果。目前也在針對微血管性心絞痛進行研究。

關注微血管性心絞痛與血管痙攣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持續心絞痛的患者可能患有微血管功能障礙或血管痙攣。冠狀動脈反應性測試 可以幫助診斷這些情況,並指導治療。試驗表明,針對診斷結果進行治療比經驗性治療效果更好。對於這些患者,冠狀靜脈竇縮窄器 和細胞療法 可能提供額外的益處。一個案例顯示,一名年輕女性經歷了多次血管造影和搭橋手術後症狀仍未改善,最終發現是嚴重的血管痙攣。

結論:整合照護的重要性

成功管理頑固性心絞痛需要一個整合的照護模式,包括心臟病專家、介入醫師、藥師、康復專家等多學科團隊的協作。通過優化現有的治療方法,並探索創新的療法,我們可以顯著改善這些「無選項」患者的生活品質。未來,隨著更多臨床試驗的進展,針對不同病因和表型的頑固性心絞痛患者將會有更多有效的治療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6會員
313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21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2025/04/13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您 在開玩笑嗎? 忽略健康的人,等於在與自己生命開玩笑
Thumbnail
您 在開玩笑嗎? 忽略健康的人,等於在與自己生命開玩笑
Thumbnail
心臟病是美國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導致「殘疾」(身體或心理的疾病或狀況,使人無法從事某些活動)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心臟病是美國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導致「殘疾」(身體或心理的疾病或狀況,使人無法從事某些活動)的主要原因。
Thumbnail
「那是一個70歲的男性患者,罹患慢性肺病,且被診斷出二尖瓣逆流與心房顫動,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患者、家屬都擔心開胸手術傷口過大,而猶豫不決。」陳紹緯教授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不停跳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及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來治療。
Thumbnail
「那是一個70歲的男性患者,罹患慢性肺病,且被診斷出二尖瓣逆流與心房顫動,需要手術治療,但是患者、家屬都擔心開胸手術傷口過大,而猶豫不決。」陳紹緯教授表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不停跳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及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來治療。
Thumbnail
分享一個癌症病人的故事,或許可以間接看出一些台灣醫療的照護問題。
Thumbnail
分享一個癌症病人的故事,或許可以間接看出一些台灣醫療的照護問題。
Thumbnail
久病會慣性成惡化,醫治不易。預防甚於治療,才能積極人生,樂觀態度,人生沒有一定要得病。 有些古老留下,勵志人心的話語,至今不該完全沿用,時代背景不同,有些狀況是古時的無知無助,才需錯誤中換取經驗,如果知道心是病的根源,就不易病入膏肓。 前文〔腦細胞嗅覺記憶|身心靈〕提及腦記憶會影響身心靈
Thumbnail
久病會慣性成惡化,醫治不易。預防甚於治療,才能積極人生,樂觀態度,人生沒有一定要得病。 有些古老留下,勵志人心的話語,至今不該完全沿用,時代背景不同,有些狀況是古時的無知無助,才需錯誤中換取經驗,如果知道心是病的根源,就不易病入膏肓。 前文〔腦細胞嗅覺記憶|身心靈〕提及腦記憶會影響身心靈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Thumbnail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心臟衰竭的症狀惡化而住院。」陳紹緯教授指出,「患者有下肢水腫、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等症狀。若是躺下來就會喘不過氣,所以只能坐著睡覺。」 檢查發現患者心臟的二尖瓣腱索斷裂,造成嚴重二尖瓣逆流。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超微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
Thumbnail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心臟衰竭的症狀惡化而住院。」陳紹緯教授指出,「患者有下肢水腫、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等症狀。若是躺下來就會喘不過氣,所以只能坐著睡覺。」 檢查發現患者心臟的二尖瓣腱索斷裂,造成嚴重二尖瓣逆流。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超微二尖瓣人工鍵索植入術。
Thumbnail
當疾病無法被根治,我們只能與它共處── 一本獻給所有因慢性疾病所苦之人的共情之書
Thumbnail
當疾病無法被根治,我們只能與它共處── 一本獻給所有因慢性疾病所苦之人的共情之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