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寫作(2)- 寫出生命的主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曾聽過有的人說,寫作的人都是有些東西想要表達,才會寫作。

所以他們身上是有標誌性的,提到什麼主題,你就會想到特定的作者。

像我最喜歡的小說家宮部美幸,她的小說有著對社會的關懷,關注著少年少女、女性,乃至於每個人的人生。厚厚一本,故事圍繞著的不只是以主角為主軸而已,每個配角的生命背景都細緻地被描寫出來了。

社會案件、階級制度、信用卡制度,很多造就人們生活和內心面向困境的要素都會被她以小說的方式帶出來。

還有很多不同的作者,說到職場議題的,說到療愈身心的,說到人性黑暗的,創作者們都有想要以不只一個故事去述說的生命主題,以完整他們自己也正在拼湊的全貌。

可我一直都很疑惑自己的生命主題是什麼。

我只是喜歡寫而已。喜歡幻想故事,喜歡活在那個「另一個世界」之中。

寫的故事看似都是憑空出現的,和前一個故事並沒有什麼關聯。

可我發現,在人生的各個灰暗時刻,我總在寫作。心情越是絕望,寫的故事越是為我的心帶來光。

曾經寫過少年和父母到處旅行,而在旅居的過程中母親病逝,當時還是五歲小男孩的少年和父親遭受重大打擊,直到第七天才回過神來,小男孩抬頭看著滿是星星的天空,問爸爸:「媽媽現在住在上面嗎?」

「所以,只要我抬起头

「妈妈就会知道

「我 非常非常地 想念她

「这样 她就不会那么寂寞了..对吗?」

到後來第一部完成的故事,述說的是相依為命的小男孩和小白兔,男孩成長為少年後的某一天,白兔不見了,少年拼命尋找它,才發現它已經獨自離開了世界——……

再之後,寫了一個至今未完成的故事,是關於在天堂醒來的少女和狗狗的故事。

再後來,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篇長篇小說《光.如影隨形》,是有關守護靈的故事,裡面述說了各種失去與愛。

再到去年,重啟了大學時的隨筆,開啟了《再見蒲公英》這個有關人類嬰兒來到了亡者之村的故事。

而這些故事之中的一些小短篇,仿佛都是介於彼岸和現世之間的故事。

這些都是在今年年頭,我回溯了這些故事,所發現的脈絡:

它們好像都是為了安慰此刻的我而誕生的故事。

當下的感覺就是這樣的,但它也不只是這樣而已,未來每一次只要閱讀它們,或是寫下它們的當下,我的心都好好地被接住了。被宇宙那無形的手。

寫作可以讓我暫時把現實的一切拋諸腦後,專注地徜徉在故事的世界。

為何寫作,光是這個理由就已經足夠吸引了。

如果今天是人生的最後一天,希望自己仍在寫故事。

希望自己可以不要被恐懼(經濟、想證明自己的渴望、害怕辜負家人的相信)牽著鼻子走、擅自感到壓力,可以用純粹的愛和初衷,繼續寫故事。

avatar-img
三秋宇的靈魂里程數
0會員
39內容數
從小時候的我行我素到受到人際關係上的各種打擊變得過於謹慎,這一切的發生,或許都是為了累積靈魂的里程數吧!失去摯愛的親人,難道也是靈魂要累積的體驗嗎?某天我也會結束這個旅程,離開這個世界。直到那一天之前,我的靈魂想要累積什麼里程數呢?想著這一點,我才有氣力繼續地活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於自我、他人和宇宙的獨特體驗和頓悟。作者描述了靈魂成長的旅程,以及如何透過接納自己的陰暗面來達到自我療癒和愛自己的境界。文中引用了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並以「被討厭的勇氣」為核心概念,探討如何克服社會期待的束縛,真正認識和接納自己。
在自己的這張臉上,我可以找到媽媽的痕跡,找到爸爸的面容。這副身軀裡,就已經滿載著所有的愛。意識到了這一點,我不再因為過去別人說我醜而感覺受傷,也不再因為別人的嫌棄而傷害自己的心。這副軀體,活到最後一刻,靈魂就得從此和她分別了。在那刻來臨之前,我要好好和她相處,守護她直到最後——……
從小我就很愛寫。現實中越多不開心的事情,越要寫更多異想天開、天馬行空的故事,裡面有著希望,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希望。以往只寫那些存在於別的世界的故事的我,想在這裡開始寫下有關靈魂的各種體悟。這一切,都是從媽媽離世所帶給我的衝擊開始的……生命無常,在離開之前,我想,就用至今最喜歡的方式留下靈魂的足跡吧。
靈魂里程點數,這個詞給了我很清晰的感覺。無論是悲痛、焦慮、恐懼、無助,甚至是喜悅、積極,為何需要經歷這一切,那只是靈魂想要體驗的。這個意念給了我一個出口,讓我的意識可以有脫離現實世界的空間,或許,我只是需要一個出口,讓我還能夠坐在這裡,不至於持續崩潰。
從小,我是個可以一直一直看著天空發呆的人,第一次用手機拍照,拍的就是天空。後來很多年,我拍了很多的天空,也總愛拿給媽媽看。媽媽總是沒什麼反應地瞥一眼。後來,每一次,無論看到月亮很美,還是雲很特別,媽媽總是第一個喚我的名字,讓我出去看看。這就像是特別的記號一樣。這是只屬於我和媽媽之間的連結。
從小經常做夢的我,在決定更用心傾聽留在另一半世界的自己的時候,做了個特別的美夢。夢裡的內容有關星相和有關靈魂的天賦。夢裡所述說的概念,我曾在現實世界裡接觸過,但夢裡的說法很新鮮,呈現方式也是我從未想像過的。這讓我更相信,夢裡有著與宇宙更深的連結。在現實的我尚未完全清空自己之前,很多答案,夢裡都有。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於自我、他人和宇宙的獨特體驗和頓悟。作者描述了靈魂成長的旅程,以及如何透過接納自己的陰暗面來達到自我療癒和愛自己的境界。文中引用了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並以「被討厭的勇氣」為核心概念,探討如何克服社會期待的束縛,真正認識和接納自己。
在自己的這張臉上,我可以找到媽媽的痕跡,找到爸爸的面容。這副身軀裡,就已經滿載著所有的愛。意識到了這一點,我不再因為過去別人說我醜而感覺受傷,也不再因為別人的嫌棄而傷害自己的心。這副軀體,活到最後一刻,靈魂就得從此和她分別了。在那刻來臨之前,我要好好和她相處,守護她直到最後——……
從小我就很愛寫。現實中越多不開心的事情,越要寫更多異想天開、天馬行空的故事,裡面有著希望,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希望。以往只寫那些存在於別的世界的故事的我,想在這裡開始寫下有關靈魂的各種體悟。這一切,都是從媽媽離世所帶給我的衝擊開始的……生命無常,在離開之前,我想,就用至今最喜歡的方式留下靈魂的足跡吧。
靈魂里程點數,這個詞給了我很清晰的感覺。無論是悲痛、焦慮、恐懼、無助,甚至是喜悅、積極,為何需要經歷這一切,那只是靈魂想要體驗的。這個意念給了我一個出口,讓我的意識可以有脫離現實世界的空間,或許,我只是需要一個出口,讓我還能夠坐在這裡,不至於持續崩潰。
從小,我是個可以一直一直看著天空發呆的人,第一次用手機拍照,拍的就是天空。後來很多年,我拍了很多的天空,也總愛拿給媽媽看。媽媽總是沒什麼反應地瞥一眼。後來,每一次,無論看到月亮很美,還是雲很特別,媽媽總是第一個喚我的名字,讓我出去看看。這就像是特別的記號一樣。這是只屬於我和媽媽之間的連結。
從小經常做夢的我,在決定更用心傾聽留在另一半世界的自己的時候,做了個特別的美夢。夢裡的內容有關星相和有關靈魂的天賦。夢裡所述說的概念,我曾在現實世界裡接觸過,但夢裡的說法很新鮮,呈現方式也是我從未想像過的。這讓我更相信,夢裡有著與宇宙更深的連結。在現實的我尚未完全清空自己之前,很多答案,夢裡都有。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假如你也下定決心「出版一本書」,首要關心的事情就是「出版一本書,要花多久時間?」。 寫作新手和職業作家所需的時間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將以「寫作新手」的過來人身份分享,假如你是「寫作新手」,完成一本書的出版,需要多久時間?
「寫作,對自己絕對有幫助」 這句話,沒有人會否認。那為什麼寫作的人還是不多呢?因為寫作其實包含了前期的輸入,不論是閱讀或是對生活的觀察而得到的觀點或想法,再到輸出寫作,每個階段都必須要花時間、耗費腦力,倒不如舒服滑個手機,甚至在下定決心要寫作後,又怕自己寫不好,或是被別人笑。 總之,在寫作路上要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假如你也下定決心「出版一本書」,首要關心的事情就是「出版一本書,要花多久時間?」。 寫作新手和職業作家所需的時間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將以「寫作新手」的過來人身份分享,假如你是「寫作新手」,完成一本書的出版,需要多久時間?
「寫作,對自己絕對有幫助」 這句話,沒有人會否認。那為什麼寫作的人還是不多呢?因為寫作其實包含了前期的輸入,不論是閱讀或是對生活的觀察而得到的觀點或想法,再到輸出寫作,每個階段都必須要花時間、耗費腦力,倒不如舒服滑個手機,甚至在下定決心要寫作後,又怕自己寫不好,或是被別人笑。 總之,在寫作路上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不,如果只是抱著想要讓大家認識的想法,不可能堅持下去。那些小說家無論有名、沒名,只要是還會持續下去的人,那是因為他們的『渴望』。每一次寫完都有可能覺得可惜的地方、每次寫完就像是歷經精神意志的戰鬥、每次寫完都覺得自己像是個『失敗的小說家』,自嘲完之後,再次孤身坐在單調的桌子前進行創作。他們在小說中活
Thumbnail
開始發表作品前,想要寫的閒聊話題大概就剩兩篇了,之後還會再分享一些其他的心情記事吧,那麼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選擇異世界主題。 這作品是我第一次進行文字創作,開始創作的原因挺複雜的,就先省略了。當時選擇主題的時候,腦中的第一個關鍵字是「人生」,我想說一個有關很多人,和他們的人生故事。對我來說,……
Thumbnail
  作者:七淇   作品一:身材超棒的小說家   類型:自白、自我救贖   每個開始提筆的創作者,一開始也許不一定渴望功成名就,但肯定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與人產生連結,甚至是共鳴。   可,沒有意外就不是人生,造化,弄人。再有才華,也需要一種神秘的東西幫忙--運氣。   它,也是實力的一
Thumbnail
我的小說作品已經開始寫了,雖然還沒到開始可以連載的時候,先寫點閒聊刷個存在感吧。 總覺得,最近才認識我的人,大概很少人會覺得我是個會創作的人,我不懂做音樂、辭彙能力低落、要寫個什麼還要請AI幫忙、影片全都是遊戲攻略,就算是好像會畫畫的樣子,也是產量極低,往往中途就會放棄。 這樣的我,其實在學生時
Thumbnail
  跟動不動就幾十萬字起跳的小說比起來,我更喜歡寫不長也不短的故事;比起那些故事裡的世界觀很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我更喜歡寫只有少少幾個人相處而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凡作者皆有被閲讀的渴望,皆有被理解的期待,皆有被發掘的奢望。然而網海茫茫,網内讀者是誰?我們的受衆在哪裏?而讀者的訴求又是什麽?自己的作品是否有被讀者接納理解?讀者是否讀出作者所想要表達的内心世界?甚至,自己的文字是否有觸及到讀者心中某一個敏感的角落?帶來某種共鳴與感動?
Thumbnail
在討論之前,我想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多少學過一點創作手法,但本篇文章並非要討論那些,如果是想看見那些內容可能會有點失望,我之後會在別的文章分享這些創作手法,但今天是想要探討更為根本,出自於你的某些東西。 我們為甚麼會想創作故事?我想大多數人的原因都是:因為被某則故事感動了,所以也想複製那種感受,將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創作,就是用各種方式呈現、傳達我們所想的、想說的等,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內心,讓人窺視。 當然不一定完全都是要寫自己內心的,我是認為難免是會有,尤其是寫情感方面的。 創作如同製播一齣劇,從劇情腳本發想、描繪場景、選角(創造角色)、導演導戲,根本就是包山包海、自導自演。 偵探推理作家大多是不用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不,如果只是抱著想要讓大家認識的想法,不可能堅持下去。那些小說家無論有名、沒名,只要是還會持續下去的人,那是因為他們的『渴望』。每一次寫完都有可能覺得可惜的地方、每次寫完就像是歷經精神意志的戰鬥、每次寫完都覺得自己像是個『失敗的小說家』,自嘲完之後,再次孤身坐在單調的桌子前進行創作。他們在小說中活
Thumbnail
開始發表作品前,想要寫的閒聊話題大概就剩兩篇了,之後還會再分享一些其他的心情記事吧,那麼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選擇異世界主題。 這作品是我第一次進行文字創作,開始創作的原因挺複雜的,就先省略了。當時選擇主題的時候,腦中的第一個關鍵字是「人生」,我想說一個有關很多人,和他們的人生故事。對我來說,……
Thumbnail
  作者:七淇   作品一:身材超棒的小說家   類型:自白、自我救贖   每個開始提筆的創作者,一開始也許不一定渴望功成名就,但肯定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與人產生連結,甚至是共鳴。   可,沒有意外就不是人生,造化,弄人。再有才華,也需要一種神秘的東西幫忙--運氣。   它,也是實力的一
Thumbnail
我的小說作品已經開始寫了,雖然還沒到開始可以連載的時候,先寫點閒聊刷個存在感吧。 總覺得,最近才認識我的人,大概很少人會覺得我是個會創作的人,我不懂做音樂、辭彙能力低落、要寫個什麼還要請AI幫忙、影片全都是遊戲攻略,就算是好像會畫畫的樣子,也是產量極低,往往中途就會放棄。 這樣的我,其實在學生時
Thumbnail
  跟動不動就幾十萬字起跳的小說比起來,我更喜歡寫不長也不短的故事;比起那些故事裡的世界觀很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我更喜歡寫只有少少幾個人相處而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凡作者皆有被閲讀的渴望,皆有被理解的期待,皆有被發掘的奢望。然而網海茫茫,網内讀者是誰?我們的受衆在哪裏?而讀者的訴求又是什麽?自己的作品是否有被讀者接納理解?讀者是否讀出作者所想要表達的内心世界?甚至,自己的文字是否有觸及到讀者心中某一個敏感的角落?帶來某種共鳴與感動?
Thumbnail
在討論之前,我想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多少學過一點創作手法,但本篇文章並非要討論那些,如果是想看見那些內容可能會有點失望,我之後會在別的文章分享這些創作手法,但今天是想要探討更為根本,出自於你的某些東西。 我們為甚麼會想創作故事?我想大多數人的原因都是:因為被某則故事感動了,所以也想複製那種感受,將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創作,就是用各種方式呈現、傳達我們所想的、想說的等,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內心,讓人窺視。 當然不一定完全都是要寫自己內心的,我是認為難免是會有,尤其是寫情感方面的。 創作如同製播一齣劇,從劇情腳本發想、描繪場景、選角(創造角色)、導演導戲,根本就是包山包海、自導自演。 偵探推理作家大多是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