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偶,本是由土與火塑造的靈魂,卻在破碎時真正展現它的生命力。
這個角色的核心視覺設計圍繞著「裂縫」與「花朵」,裂縫是創傷,是失敗,是生命無可避免的缺口,而花朵則象徵著成長、重生與新生的希望。每一次摔倒,陶偶的裂縫中便會長出小花,這不僅是一種視覺象徵,更是對人生的哲學詮釋。
「破碎是向世界開的窗」,這句話奠定了陶偶的存在主題。它的設計靈感來自於金繼——日本修復瓷器的技藝,以金漆填補裂痕,使傷口本身成為藝術的一部分。但與金繼不同,陶偶的裂縫並非被修補,而是讓它自然而然地生長出新的生命。這是一種「破而不補,碎而生花」的概念。
陶偶的外型融合了中國傳統泥塑的樸拙與現代極簡設計,身體表面帶著微微的粗糙質感,既展現它的純粹,也預示著它的脆弱。隨著故事推進,陶偶經歷摔倒、裂開、花朵綻放的過程,它的身體也逐漸變得不像最初的模樣,而是由這些裂縫與生長出的花朵共同雕刻出它最終的形態。

這不僅是關於角色設計的思考,更是一種對於生命的思索。我們是否能夠擁抱自己的缺陷,讓傷痕成為故事的一部分,甚至轉化為最美的風景?
在創作這個角色的過程中,我想傳遞的訊息是:「每一道裂縫,都是靈魂呼吸的縫隙,破碎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絕變成更豐盈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