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夜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Juliet:

半夜,居然給熱醒了。只見窗外月色明亮,如夢似幻;如果你來,我們就可以一起攜手在月光下散步了。

此情此景,不免想起北宋文豪蘇軾貶謫黃州所作的〈記承天寺夜遊〉,其閒情逸致令人悠然神往。

〈記承天寺夜遊〉是一篇隨筆,也是僅僅八十四字的日記,全文如下:「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全文大意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蘇軾正準備寬衣就寢,無意間看見秋夜月色明亮,透過門窗照進屋內,真是美極了,他忽然興致大發,索性起身到戶外散步、賞月。心想,美景當前,如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該有多好!他想起了同樣被貶謫黃州、暫時住在承天寺的知友張懷民,隨即前往承天寺找張懷民。兩人彷彿心有靈犀一點通,果然張懷民也還醒著,兩人就一起在庭院中漫步、賞月、聊天,內心充滿喜悅。只見皎潔的月色下,萬物如真似幻,庭院好像積了一池澄明的清水,其中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竹子和柏樹的投影。蘇軾想,什麼晚上沒有月亮?什麼地方沒有竹柏呢?夜月竹柏一點也不稀罕,只是像他們這樣半夜不睡,有此番閒情逸致來欣賞月色的人卻很罕見吧!

這篇日記小品,以簡潔精鍊的文筆,點出人、事、時、地、物,把敘事、寫景、抒情緊密結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清幽、靜美的夜遊圖,自首至尾,一氣呵成,行文清新自然,饒富詩意,像是作者不加思索,信手拈來,卻又那麼結構周密,堪稱小品文之典範。結尾惋惜無人賞月,暗示世人大都汲汲營營,為俗務所累,尤顯閒逸情懷之可貴。

一般人若處仕途逆境,必然怨天尤人,心情低落,不再有閒情欣賞自然之美。蘇軾和張懷民既為藻荇又是竹柏,同病相憐而豁達以對,在在展現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細思之,蘇軾和張懷民自嘲為「閑人」,亦一語雙關,多少流露些許鬱鬱不得志的悲涼心境,畢竟在政治上有著遠大抱負,卻遭一貶再貶,其內心深處何嘗願意只做一個閒來無事之人呢?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寥寥數語,書寫賞月之欣喜,漫步之悠閒,貶謫之悲涼,以及人生之感慨,種種難言的感情盡在其中矣,短而雋永,耐人尋味。

睡不著,索性寫這封長信送你,算你賺到了。不眠的夜,東坡居士有知友張懷民,我則有愛人Juliet。因為有你,我一點也不輸給他,對吧?

喬  1979年8月25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星沙龍
86會員
1.4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天星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2
Juliet: 很多事的結果都和心情有關。如果一直認為前途悲觀,那麼「希望」這一盞燈將無法點亮。 班上全是女生,看起來似乎頂乖的。學校管理很嚴格,當導師並不輕鬆。 《仰望自己的天星》的三校稿正在桌上,一經校畢,即可改正付梓,九月就能看見這屬於我們的書了。 臺北與臺南是最美麗也是最痛苦的距離啊
Thumbnail
2025/03/12
Juliet: 很多事的結果都和心情有關。如果一直認為前途悲觀,那麼「希望」這一盞燈將無法點亮。 班上全是女生,看起來似乎頂乖的。學校管理很嚴格,當導師並不輕鬆。 《仰望自己的天星》的三校稿正在桌上,一經校畢,即可改正付梓,九月就能看見這屬於我們的書了。 臺北與臺南是最美麗也是最痛苦的距離啊
Thumbnail
2025/03/08
喬: 還記得臨走時,他故意埋一千個吻,在我髮下,說,若是別後,而且孤獨,便將它們一一挖掘出來吧,在燈下細細品嚐。──渡也。 七夕的長生殿有不朽的傳說,傳說,七夕總要落雨。 這種空想的愛情,唉,不提也罷! 以往因吵架而退還給我的許許多多信件,現在重看,覺得我對你的好,實在沒話說。可是為什麼彼時
Thumbnail
2025/03/08
喬: 還記得臨走時,他故意埋一千個吻,在我髮下,說,若是別後,而且孤獨,便將它們一一挖掘出來吧,在燈下細細品嚐。──渡也。 七夕的長生殿有不朽的傳說,傳說,七夕總要落雨。 這種空想的愛情,唉,不提也罷! 以往因吵架而退還給我的許許多多信件,現在重看,覺得我對你的好,實在沒話說。可是為什麼彼時
Thumbnail
2025/03/06
Juliet: 我覺得沈哲哉的人體畫比靜物、風景要出色得多,那充滿著詩的氣息,很能引出心中的美感。 最近常反復的回想著我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覺得好幸福。而且我可以肯定,世上再找不到第二位,像你這樣關愛我的女孩了。也因此,益發後悔,未能好好珍惜華岡的一分一秒。 喬  1979年8月27日
Thumbnail
2025/03/06
Juliet: 我覺得沈哲哉的人體畫比靜物、風景要出色得多,那充滿著詩的氣息,很能引出心中的美感。 最近常反復的回想著我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覺得好幸福。而且我可以肯定,世上再找不到第二位,像你這樣關愛我的女孩了。也因此,益發後悔,未能好好珍惜華岡的一分一秒。 喬  1979年8月27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夏日清晨,黎明的光芒緩緩照亮山間,用鋼筆記錄這一刻的靜謐。梭羅在《湖濱散記》中提到早起的樂趣,間晨光的變化如同一幅漸漸亮起的畫作。四十年的日記書寫,重新審視生活中的點滴,從中辨別出真心與浮華,並抵抗數位洪流帶來的記憶侵蝕。反思現代科技對時間感知的影響,建立自己的生活步調,珍惜每一刻的真實與美好。
Thumbnail
在夏日清晨,黎明的光芒緩緩照亮山間,用鋼筆記錄這一刻的靜謐。梭羅在《湖濱散記》中提到早起的樂趣,間晨光的變化如同一幅漸漸亮起的畫作。四十年的日記書寫,重新審視生活中的點滴,從中辨別出真心與浮華,並抵抗數位洪流帶來的記憶侵蝕。反思現代科技對時間感知的影響,建立自己的生活步調,珍惜每一刻的真實與美好。
Thumbnail
  若非月亮正圓,怕是無法看清前路,言明市區光害不至於太嚴重。   孿生揹着背囊在唐樓天台上探路,你看,當時仍頗多這種天台相連的唐樓,在高低錯落的繩子上晾衣服,牌局打到中途先回去做家務的閒置麻雀枱,鄰舍於頂樓自由進出的生活痕跡,湊成這條空中村落。   惟因深夜時份而顯得冷清,僻靜到能聽到擾人清夢
Thumbnail
  若非月亮正圓,怕是無法看清前路,言明市區光害不至於太嚴重。   孿生揹着背囊在唐樓天台上探路,你看,當時仍頗多這種天台相連的唐樓,在高低錯落的繩子上晾衣服,牌局打到中途先回去做家務的閒置麻雀枱,鄰舍於頂樓自由進出的生活痕跡,湊成這條空中村落。   惟因深夜時份而顯得冷清,僻靜到能聽到擾人清夢
Thumbnail
這一次攝景捉影要跟大家分享夜晚明月時分。
Thumbnail
這一次攝景捉影要跟大家分享夜晚明月時分。
Thumbnail
即使身處閉關,沒能如預期般走遠,坐臥海岸拍日出,晨訪山林,沐浴在穿林而過的光線裡,沒有發生。 晨起後,書寫幾段文字,構思未來走向,窩在家裡讀一本關於日本古代陰陽師的書,打掃房子,將不要的書裝箱待售,百無聊賴地鬆。出門為了買飯,不想吃多,不願吃貴,不肯輕易妥協,餘下的選擇著實不怎麼多,然後去了發
Thumbnail
即使身處閉關,沒能如預期般走遠,坐臥海岸拍日出,晨訪山林,沐浴在穿林而過的光線裡,沒有發生。 晨起後,書寫幾段文字,構思未來走向,窩在家裡讀一本關於日本古代陰陽師的書,打掃房子,將不要的書裝箱待售,百無聊賴地鬆。出門為了買飯,不想吃多,不願吃貴,不肯輕易妥協,餘下的選擇著實不怎麼多,然後去了發
Thumbnail
凌晨四點大家都沈浸在睡夢中,唯獨我不同,選擇在凌晨四點坐在草地上,迎著徐徐的微風,藉由微弱的燈光看著書,享受著夜晚最後的寧靜。大地一片祥和,不時在草叢間傳來蟋蟀搏鬥的聲音,用每一次的跳躍來展現他們的生命力。讓我想起宋代詩人蘇軾的《春宵》,其中兩句是這麼寫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意思
Thumbnail
凌晨四點大家都沈浸在睡夢中,唯獨我不同,選擇在凌晨四點坐在草地上,迎著徐徐的微風,藉由微弱的燈光看著書,享受著夜晚最後的寧靜。大地一片祥和,不時在草叢間傳來蟋蟀搏鬥的聲音,用每一次的跳躍來展現他們的生命力。讓我想起宋代詩人蘇軾的《春宵》,其中兩句是這麼寫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意思
Thumbnail
從窗望出去街景漸為昏暗,黑夜逐漸慢慢拉開。 星星月亮有點前一首氣氛,拾遺兩首舊作。 對面是棟白皚皚的大廈 每層都有一扇後樓梯窗戶 記得那個窗口當風大 任那寒衣隻影在夜裡憑柵 回首月光處願故人常在 每盞燈代表一個願望 在願望泡泡未消失之前 趕緊在星光之下許個願 那個願,足以讓每
Thumbnail
從窗望出去街景漸為昏暗,黑夜逐漸慢慢拉開。 星星月亮有點前一首氣氛,拾遺兩首舊作。 對面是棟白皚皚的大廈 每層都有一扇後樓梯窗戶 記得那個窗口當風大 任那寒衣隻影在夜裡憑柵 回首月光處願故人常在 每盞燈代表一個願望 在願望泡泡未消失之前 趕緊在星光之下許個願 那個願,足以讓每
Thumbnail
外頭天氣正好,不及端午,已似盛夏。天空藍得像是文藝電影的長鏡頭,陽光亮得刺眼,映一地柏油都上了層亮面,教人只能將眼睜得半開。 越想清醒,看似越發惺忪。
Thumbnail
外頭天氣正好,不及端午,已似盛夏。天空藍得像是文藝電影的長鏡頭,陽光亮得刺眼,映一地柏油都上了層亮面,教人只能將眼睜得半開。 越想清醒,看似越發惺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