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禮拜去了一趟夜店,到現場發現,大概有八成都是男生,算是有點出師不利。後來我跟我朋友先離夜店,到附近的露天酒吧坐坐,跟旁邊的女生隨意聊了幾句,待了一陣子。再回到夜店的時候,情況還是一樣,幾乎都是男生,我當下就覺得今晚大概沒什麼搞頭了。
不過後來運氣還不錯,在陽台的地方遇到一個女生出來休息,我上前搭話,跟她閒聊了一下,還算蠻能聊的,後來我們就互相加了IG。之後,又在陽台遇到另外兩個女生,其中一個看起來已經喝得有點醉了,我們也就自然而然地聊了起來。後來可能也是因為我也喝了不少酒,不知道怎麼的,話題就開始變得有點奇怪,我跟那個比較醉的女生開始聊到誰比較M,然後莫名其妙地,我們就開始輪流互扇巴掌。
那個女生喝得蠻醉的,下手完全沒在客氣,我被她打了幾下之後,酒都醒了一半。她也叫我打她,但我還沒醉到那種程度,所以還是有稍微瞄準,也有控制力氣。打了幾輪之後,她跟我說感覺很舒服,要我再大力一點。我們兩個就在夜店的陽台上互相用力扇巴掌。從旁人的角度來看,這畫面應該非常詭異,甚至連夜店安管都過來關切,詢問我們是不是在吵架,在確認我們只是在「玩」之後,安管雖然沒有馬上離開,但感覺還是想在旁邊隨時注意情況。後來她們的朋友也走了過來,先是確認我們是不是在吵架,然後也加入了閒聊,湊起了熱鬧。我們後來就移到他們的包廂裡面聊天,原本我已經跟其中一位女生聊得還不錯,也準備要加IG了。但那個女生因為真的喝得太醉,手機好像放在朋友那裡,自己講帳號又講得不太清楚,輸入時也一直Key不正確。然後更莫名其妙的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又開始互扇巴掌,真的是有點匪夷所思。最後,她們一群人就先離開了,夜店也開燈準備打烊。這個夜晚就這樣結束了。是一個感覺什麼收穫都沒有的夜晚。
這個夜晚,對我來說感受比較深刻的是,因為我平常在交友軟體上算是蠻順利的,從聊天到加IG,然後約會等等,都還算得心應手,所以像這樣花了一個晚上,結果卻好像什麼收穫都沒有,就感覺時間特別被浪費了。這個夜晚,嚴格來說,沒有任何實質的成果,基本上可以算是一次【無效社交】。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其實都不太喜歡無效社交。無效社交會讓我們感覺時間被浪費,會讓我們感覺自我價值有點低落(好像沒有人喜歡我),無效社交也會讓我們感到異常疲累,甚至會讓我們對下一次的社交活動感到有些恐懼。
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重視時間的人,也是一個邊界感很強烈的人。這樣的我,過去對於無效社交其實非常敏感。這種敏感具體體現在社交活動中的樣貌,就是我在社交場合中的目的性非常強烈。我曾經跟我的朋友說過:「我覺得約會對我來說成本很高,所以如果我要約會,就會希望至少獲得一些什麼。」或者是在網路聊天的時候,我也會希望能盡快確定,如果約會的話,我們之間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大多數時候,我甚至會直接開口詢問。
不過最近,我開始試著放下這種過於強烈的目的性,開始學習享受社交的過程,開始感受隨機性所帶來的樂趣。我不再預先設定這次的約會「一定」要發生什麼事,而是開始期待可能會發生的各種事情。神奇的是,當我開始這樣調整心態之後,我反而開始從我的約會對象身上學到許多我從來不知道的事情。我開始感受到我的約會對象更為不同的面向,或是更深層的情緒。我也開始體驗到各種過去我不太會接觸的、舒適圈外的事情。
但如果純粹從「獲得什麼實際成果」這個角度來看,我大多數的社交活動和約會,嚴格說起來,都還是偏向無效社交。但這樣的無效社交,卻是我覺得過去的我非常缺乏的。雖然它確實常常會無功而返,但它終究會留下一些什麼。而這些留下的「什麼」,它可能會在未來的某些時刻,在我心中產生一些化學變化,成為我成長的養分,讓我在之後的社交中,除了體驗之外,或許也能更有機會獲得一些進展。就像我文章開頭提到的夜店故事,誰又能保證,它未來不會變成一個我在某次社交場合中,用來炒熱氣氛、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呢?
所以,我今天寫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最主要想表達的觀點就是我這篇文章的標題:【無效社交也可以很有價值】。這是我個人目前的觀點,如果大家對於無效社交有其他的想法,也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
社交駭客比爾服務列表
※※※
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