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人是一個古老的美洲原住民群體,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東南部、瓜地馬拉、伯利兹和洪都拉斯等地區。
早期中美洲居民可能與南美洲的奇布恰語族群有關。

瓜地馬拉是瑪雅人口最多的國家,現代瑪雅人仍然保留傳統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
瑪雅社會分為貴族、祭司、平民和奴隸四個階級。
貴族和祭司居住在城市中心,平民在外圍,奴隸是最低階層。
瑪雅家庭以父權制為主,但母親在家庭中仍有一定影響力。
婚姻通常由父母安排,夫妻會與新郎的父母同住直到生下第一個孩子。
瓜地馬拉是瑪雅文明中最大的城市之一
提卡爾的金字塔和寺廟是瑪雅建築的典範,反映後期繁榮的政治和經濟地位。
洪都拉斯是古典期瑪雅文明的重要文化中心。
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是後期古典瑪雅文明的主要城市。
而奇琴伊察的庫庫爾坎金字塔是最著名的建築之一,融合了托爾特克文化影響。
起初瑪雅人開始從游牧生活轉向定居,發展出農業,主要種植:玉米、豆類、南瓜和辣椒等作物。小型村落逐漸發展成城市,如:納克貝。
這些城市開始建造大型神廟和紀念碑,瑪雅人建立了初步的貿易網絡,貿易品包括:可可豆、布匹、毛皮。
後來瑪雅城市發展成城邦,每個城邦由多個部落組成,實行世襲制。城市之間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變得非常活躍,促進了文明的繁榮。
瑪雅城邦的最高統治者,稱為「聖主」,通常是世襲的。
貴族階層的身分也是世襲的,包括王和各村鎮的首領。
他們的權力和地位通過家族繼承世襲制。
在某種程度上維持了瑪雅社會的穩定性,因為它確保了權力延續和社會秩序維持。

瑪雅人在前古典期就已經發展出一套完善的書寫系統,如:象形文字。
2005年在瓜地馬拉的聖巴爾托洛遺址發現了前3世紀的壁畫遺骸,證實了馬雅文字的早期起源。象形符號類型文字中有大約800個符號,但實際使用的符號不超過500個。
這些符號包括幾何體、頭字體和全身體等類型。一個方塊中可能包含一個或多個字符,甚至多達七八個符號,而形成一個書寫結構。

瑪雅人天文學與數學藝術成就
瑪雅人通過肉眼觀測星空,掌握了太陽年、金星週期天文現象的精確時間,
他們能夠預測日食和月食的發生時間,瑪雅人建造專門的天文台,
如:奇琴伊察「卡斯蒂略」金字塔,用於觀測天體。
而他們的瑪雅宇宙觀影響了他們的建築風格,某些神廟的布局與天文現象吻合。

瑪雅文明裡的創世神話
特佩烏和古庫馬茲,這兩位是馬雅的創世神,分別代表風暴和羽蛇神。
這兩位神在創世初期讓洪水消退,形成陸地、山川,並讓樹木成長形的森林。
最初,神用泥土造人,但泥人易碎且說話不流暢。
後來,神用木頭造人,但木人沒有心智,不會討好神明,於是被雨水摧毀。
最終,神用白、黃、紅、黑四種顏色的玉米創造了人類,並注入蛇的血,使人類具有心臟和情感。
而「玉米人」是指馬雅人對自己身份稱呼,因為他們相信自己是由玉米創造的。玉米在馬雅文化中具有神聖地位,代表著生命、生殖、豐收,強調了玉米在他們生活中的核心地位與價值。
(以上圖片引用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