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花王朝的靈魂阿奎丹的埃蓮諾(四):叛亂

金雀花王朝的靈魂阿奎丹的埃蓮諾(四):叛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當阿奎丹的埃蓮諾(Aliénor d’Aquitaine)生完最後一個孩子約翰(John)之後,他便不再為生育子女的事務所擾。此後,個性向來強硬的阿奎丹的埃蓮諾重新回到政壇,這就難以避免的與乾綱獨斷的亨利二世(Henry II)產生矛盾。1167年初,阿奎丹的埃蓮諾為了操辦他和亨利二世的長女瑪蒂爾達(Matilda)與薩克森公爵「雄獅」亨利希(Heinrich der Löwe)的婚事,在英格蘭籌集了大量的財產,隨後便在米迦勒節(9月29日)從多佛渡海,前往諾曼第,並從當地的宮廷舉行盛大的耶誕節宴會後,便將瑪蒂爾達交給「雄獅」亨利希派遣的使者,讓他們帶領瑪蒂爾達前往薩克森公國,使他們得以在1168年2月1日完婚。

raw-image

這次的耶誕節宴會後,阿奎丹的埃蓮諾立即動身前往返回普瓦捷。亨利二世並沒有出面阻止他,反之還派遣索爾斯伯里伯爵派翠克(Patrick)率領軍隊護送阿奎丹的埃蓮諾。不過在途中,阿奎丹的埃蓮諾遭遇居伊‧德‧呂濟尼昂(Guy de Lusignan)與若弗魯瓦一世‧德‧呂濟尼昂(Geoffroy I de Lusignan)兄弟的埋伏,索爾斯伯里伯爵派翠克等人未及披甲,便匆匆應戰,以掩護阿奎丹的埃蓮諾等人先行離開,阿奎丹的埃蓮諾幸運地全身而退,但索爾斯伯里伯爵派翠克卻不幸戰死,當時隨行的年輕騎士威廉‧馬歇爾(William Marshal)在力戰之後,負傷被俘。阿奎丹的埃蓮諾為感謝威廉‧馬歇爾的奮戰,因此後來便將他贖回,威廉‧馬歇爾日後也將成為其次子「幼王」亨利(Henry the Young King)的家臣。

隨著孩子們日益成長,亨利二世也感到龐大的帝國難以由他獨自掌握,於是便在1170年決定讓年長的三個兒子繼承/分享他的龐大帝國。次子「幼王」亨利被加冕為英格蘭國王,並分得安茹伯國與諾曼第公國;三子理察(Richard)則分得阿奎丹公國,並與阿奎丹的埃蓮諾一同施行統治;四子若弗魯瓦(Geoffroy)則透過婚姻取得布列塔尼公國。不過即使如此,亨利二世還是沒有放權的打算,這就讓「幼王」亨利受到很大的壓抑,因而種下「幼王」亨利的叛意,不過這是後話,就暫且不表。

raw-image

分封諸子之後,阿奎丹的埃蓮諾再次以阿奎丹女公爵的身分帶著愛子理察一世返回普瓦捷定居,並且手把手地教導理察一世統治之道。傳說,阿奎丹的埃蓮諾在普瓦捷創建愛情法庭(Court of Love)。為此,阿奎丹的埃蓮諾將他與路易七世所生的女兒、香檳伯爵夫人瑪麗(Marie)召來普瓦捷。香檳伯爵夫人瑪麗接到母親的召喚後,便帶其家庭牧師安德烈亞斯‧卡佩拉努斯(Andreas Capellanus)一同前來。阿奎丹的埃蓮諾於是在其女兒瑪麗的協助下,將騎士精神與宮廷愛情的思想融合起來,並在實務上通過組織「愛情法庭」,用以教授禮儀與傳遞關係「愛情」的觀念。然而,雖然安德烈亞斯‧卡佩拉努斯確實寫下《論愛情(De Amore)》一書。不過,這本書提及愛情法庭的內容是否真實存在,則是存有爭議的。

raw-image

阿奎丹的埃蓮諾雖開府於普瓦捷,但其權力卻不時為亨利二世所侵犯,加上亨利二世偏寵情婦羅莎蒙德‧克利福德(Rosamund Clifford),甚至傳出其有意要以羅莎蒙德‧克利福德取代元配阿奎丹的埃蓮諾。阿奎丹的埃蓮諾聞訊大為不滿。作為一名高貴的女公爵,阿奎丹的埃蓮諾與其說是出於忌恨羅莎蒙德‧克利福德奪走其丈夫的愛,還不如說是他對亨利二世侵犯其對阿奎丹公國的領主權,才興起反抗其夫婿的想法。阿奎丹的埃蓮諾作為一位行動派,他毫不遲疑地煽動已貴為英格蘭共治國王的次子「幼王」亨利(Henry the Young King)。此時「幼王」亨利正為自己的父親雖給予其地位,卻沒分給半點權力而感到不滿,於是他在母親阿奎丹的埃蓮諾鼓動下,於1173年起兵反叛亨利二世。

raw-image

然而,薑還是老的辣,亨利二世一得知兒子「幼王」亨利叛亂,立即採取行動,將其擊敗。「幼王」亨利在失敗後,匆匆逃往巴黎,投奔金雀花家族的夙敵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隨後,在路易七世的幫助下秘密進入阿奎丹公國,與同樣受到母親阿奎丹的埃蓮諾鼓動的弟弟們──「獅心」理察一世(Richard I, Cœur de Lion)、若弗魯瓦二世(Geoffrey II)會合。阿奎丹的埃蓮諾為了助其諸子反抗亨利二世,還積極地為兒子們爭取其治下的南法蘭西貴族支持。不過這些努力仍敵不過老練的亨利二世,阿奎丹的埃蓮諾的叛亂最終遭到失敗,阿奎丹的埃蓮諾也在離開普瓦捷路上,遭到亨利二世派人虜至盧昂。阿奎丹的埃蓮諾自此遭到亨利二世秘密囚禁了一年。1174年7月8日,亨利二世帶著阿奎丹的埃蓮諾從巴弗勒乘船前往英格蘭。他們自南安普敦登陸英格蘭後,阿奎丹的埃蓮諾隨即便被帶往溫徹斯特城堡或薩魯姆城堡軟禁。

此後16年間,阿奎丹的埃蓮諾始終遭到囚禁,大部分時間在英格蘭各地輾轉軟禁。長期的監禁,並且長時間與兒子們分離,使得阿奎丹的埃蓮諾與他們(尤其是他最為寵愛的理察一世)之間的關係逐漸生疏。在長期的囚禁期間,阿奎丹的埃蓮諾僅在聖誕節等特殊場合短暫恢復自由。在阿奎丹的埃蓮諾被亨利二世監禁的時期,亨利二世曾試圖秘密請求教皇允許他與阿奎丹的埃蓮諾離婚,但沒能獲得許可。

1183年,對缺乏權力而感到失望的「幼王」亨利再次發動叛亂,試圖擊敗其父亨利二世,但這場叛亂仍舊是以「幼王」亨利的失敗告終。「幼王」亨利在最後因染上痢疾,而在同年夏季去世。臨死前,「幼王」亨利曾請求亨利二世釋放阿奎丹的埃蓮諾。亨利二世派威爾斯大執事厄利的湯瑪士(Thomas of Earley)前往薩魯姆告知阿奎丹的埃蓮諾,其長子「幼王」亨利的死訊。據說阿奎丹的埃蓮諾在接獲惡耗之前,就曾做夢預見「幼王」亨利的死亡。

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以其同父異母姐姐瑪格麗特(Margaret)為「幼王」亨利的遺孀為由,聲稱諾曼第公國的某些財產屬於瑪格麗特,不過這個主張卻遭到亨利二世的反對,他堅持地認為這些財產曾經屬於阿奎丹的埃蓮諾,因此這些財產會在其子死後歸還給他。為此,亨利二世於1183年夏末將阿奎丹的埃蓮諾召喚至諾曼第公國。阿奎丹的埃蓮諾因此在諾曼第公國逗留了6個月。自此之後,阿奎丹的埃蓮諾經常與其丈夫一起旅行,並有時開始參與英格蘭宮廷的運作,不過出於防範,亨利二世仍將阿奎丹的埃蓮諾軟禁,並未完全恢復他的自由。

avatar-img
柯達的歷史頻道:Gasta Marcus Hobbitia
4會員
84內容數
這一個以講述歷史為主的網站 本站關注的歷史議題大多十分冷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隨著次女艾莉斯(Aélis)的誕生,再度讓阿奎丹的埃蓮諾(Aliénor d’Aquitaine)與路易七世(Louis VII)這對夫妻間的關係發生變化。由於阿奎丹的埃蓮諾只能生出女兒,使得路易七世與埃蓮諾兩人的關係益發緊張。遲遲生不出男嗣,對於子嗣單薄的卡佩家族而言,是十分危險的,偏偏埃蓮諾卻一
在一切恢復平靜後,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Louis VII)仍為了維特里大屠殺的事深感內疚,因此他決定響應新任教皇尤金尼烏斯三世(Eugenius III)十字軍運動的號召,路易七世於是便在伯納德‧德‧方丹(Bernard de Fontaine)於布爾日舉辦的聖誕節佈道會後領受十字架,宣布他將承擔領
阿奎丹的埃蓮諾,一位出生於1122年左右的貴族女性,其生平充滿戲劇性轉折與政治影響力。本文將探討她從繼承阿奎丹公爵大位,到與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聯姻,以及如何在宮廷政治中周旋,並最終因幹預教會事務而引發衝突的故事。
隨著次女艾莉斯(Aélis)的誕生,再度讓阿奎丹的埃蓮諾(Aliénor d’Aquitaine)與路易七世(Louis VII)這對夫妻間的關係發生變化。由於阿奎丹的埃蓮諾只能生出女兒,使得路易七世與埃蓮諾兩人的關係益發緊張。遲遲生不出男嗣,對於子嗣單薄的卡佩家族而言,是十分危險的,偏偏埃蓮諾卻一
在一切恢復平靜後,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Louis VII)仍為了維特里大屠殺的事深感內疚,因此他決定響應新任教皇尤金尼烏斯三世(Eugenius III)十字軍運動的號召,路易七世於是便在伯納德‧德‧方丹(Bernard de Fontaine)於布爾日舉辦的聖誕節佈道會後領受十字架,宣布他將承擔領
阿奎丹的埃蓮諾,一位出生於1122年左右的貴族女性,其生平充滿戲劇性轉折與政治影響力。本文將探討她從繼承阿奎丹公爵大位,到與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聯姻,以及如何在宮廷政治中周旋,並最終因幹預教會事務而引發衝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