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多平台經營的疑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去年終於找回創作之力所繪製的圖

去年終於找回創作之力所繪製的圖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雖然方格子目前的受眾就觀察下來和其他平台的重疊度不算高,但還是難免有這樣的疑慮。

不知道大家都是如何從中取得平衡或用什麼方式解決的呢?

歡迎留言分享~

投票

你同時重點經營幾個頻道?

  • 只專注1個
  • 專注2個
  • 專注3個
  • 4個以上沒問題

  • --

    創作的本質

    回到圖片本身,去年中旬的時候職涯歷經了一些轉變,也就是在此時畫出了上面的那張圖,雖然一點也不精緻,但當時在噗浪發了一句話:好像終於找回創作的力量了。

    我非常喜歡這張圖,這也是我發現自己和同事、前主管之間的差異。我自己很在乎靈魂這件事,如果一張創作沒了靈魂,在我眼裡就會像是糞作一般的垃圾。(僅對自己)

    可這樣就是好嗎?

    其實因為這種作畫習慣導致和前述的同事、前主管間有很多摩擦和痛苦。

    也意識到只關注靈魂的我,在畫面的技法與表達上不會顯著進步;而只在乎大眾與技巧的上司也未必會讓我們的作品更打動人心。


    每當度過一次這種痛苦與劫難(?)就更意識到我真的好喜歡創作、好喜歡畫圖,即使這麼痛苦、即使抽不出時間好好完成、即使等等各種的自我拉扯,最終我還是會回過頭來回到創作的懷抱。

    以前經常懷疑自己這樣算是個創作人嗎?因為被生活折磨的創作時間少之又少,很常覺得自己好難稱得上是個合格的創作家,但仔細一想,創作者不就是無論快樂悲傷痛苦與否,都仍然忍不住想繼續畫下去嗎?那想在這點上,我已算是個合格的創作者了吧XD就算更新頻率很低哈哈哈。(自我安慰起)


    昨天下班後仍然忍不住繼續畫工作圖

    如果說我真的對創作沒有熱忱了,那為何最近的我即使下班了還是忍不住要把創作完成呢?

    最近公司歷經一些改革已經不能隨意加班,也因此發現:「啊,原來我真的喜歡畫呀」

    因為有我想達成的畫面、有我想呈現的東西,所以昨天即使下班回到家的我,還是把平板拿了出來想把作品完成。雖然隔天上班再畫也可以,但我就是好想畫啊!沒錢我也想畫!!

    才知道最快樂的部分真的不一定是錢,而是你能自由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心情與樂趣。

    人活在世上的行為常常會越來越複雜,因社會環境疊加愈來越多因素,有時候反而會迷失了促使自己行動與執行的最根本原因。

    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是得一直去意識到自己真正在乎的本質,或許才會帶來真正的快樂吧。

    總之,一頭栽進畫圖裡而忘卻時間真的好快樂啊XD

    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宣傳內容會有所不同
    Bai白-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6
    林燃(創作小說家) 原來如此,是以行銷角度為出發嗎
    VeinTRON-avatar-img
    2025/03/11
    妳畫的圖很好看厲害
    Bai白-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6
    Vein 謝謝Vein的讚美🥰
    國王 K-avatar-img
    2025/03/30
    目前能量不足
    Bai白-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30
    國王 K 平台經營真的很耗能😓我自己也是光是要維持週更就覺得很難哈哈哈
    我自己覺得經營社群很耗能,佩服多平台經營者
    Bai白-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9
    Cave Litergory|數位素養 真的~非常耗能,而且還要受到評價而影響心緒,如何學會斷捨離也很重要,也很佩服多平台經營者
    Joker-avatar-img
    2025/03/28
    以下個人淺見~供參考~ 我覺得沉浸在自己熱愛熱情的光環裡,應該是不分平台重複性的啦~ 就像同一場表演也會因為地點時間吸引到不同的人觀看~ 而當下的人也會因為自己情緒的狀態看待同一件事情又不一樣~ 多平台重複一樣的內容我覺得沒問題的~ 只是會因為有的人會認為自己已經看過了,所以索性就不再看一次~ 如果想分不同平台同樣主題不同內容的話~我覺得可能要想一下~ ( 但我這邊可以舉一個很經典 "不同平台 " 且 "主題不一樣" 的案例 : 文森說書,他的 Podcast 跟Youtube 內容不太一樣,感覺 Podcast 才是他的主力 ) 所以結論~主要你有心力還有時間管理觀眾的回饋的話~可以多平台經營~ 不用擔心內容重複~ 有點像是我把我所有創作的文章都放在方格子~ 但我會將其中一個類型的打算發表在 Facebook 一個在 IG 一個在 Thread 一個在 LinkIn 但是所有的總合是都在方格子 之類的
    Bai白-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9
    Joker 哈哈,只能算是跌跌撞撞摸索中啦
    avatar-img
    Bai白
    61會員
    77內容數
    初次見面你好,我是Bai白👋畫話的人✍︎ 主要堆放一些創作/心得、生活體悟、偶爾有些讀書筆記,一個我放鬆心情的雲端幹話小宇宙,如果你也喜歡,請隨意逛逛或一起聊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Hello Folks, 由於在 instagram 持續寫文章也大概半年多了,最近想嘗試不同創作方向(環境)。 主要 instagram 是個人習慣使用的載體,卻不是很好創作長文的地方。 光是發布前要編輯的介面窄小、斷行造成閱讀體驗不順還得一直修修改改⋯⋯等。 處理以上瑣事就挺令人頭痛的。
    Thumbnail
    Hello Folks, 由於在 instagram 持續寫文章也大概半年多了,最近想嘗試不同創作方向(環境)。 主要 instagram 是個人習慣使用的載體,卻不是很好創作長文的地方。 光是發布前要編輯的介面窄小、斷行造成閱讀體驗不順還得一直修修改改⋯⋯等。 處理以上瑣事就挺令人頭痛的。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這篇文章宣布由於忙碌,發文頻率將從每天一篇調整為兩天一篇。作者回顧在方格子平台的發文歷程,共發表了63篇文章。雖然追蹤者不多,但作者表示此平台是佛系經營,重在紀錄和分享。最後,作者宣傳了一個遊戲創作交流的Discord群組,並邀請有興趣的讀者加入。
    Thumbnail
    這篇文章宣布由於忙碌,發文頻率將從每天一篇調整為兩天一篇。作者回顧在方格子平台的發文歷程,共發表了63篇文章。雖然追蹤者不多,但作者表示此平台是佛系經營,重在紀錄和分享。最後,作者宣傳了一個遊戲創作交流的Discord群組,並邀請有興趣的讀者加入。
    Thumbnail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對於想要在「創作有價」平台上創作的創作者來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必須的。創作者需要了解自己身處的環境、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環境的優勢和劣勢等。這樣才能知道如何強化自己的優勢、彌補環境的劣勢,以達到創作有價的目的。創作有價的目的是讓創作者的創作更有價值,或者說更有價格。將創作轉化
    Thumbnail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對於想要在「創作有價」平台上創作的創作者來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必須的。創作者需要了解自己身處的環境、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環境的優勢和劣勢等。這樣才能知道如何強化自己的優勢、彌補環境的劣勢,以達到創作有價的目的。創作有價的目的是讓創作者的創作更有價值,或者說更有價格。將創作轉化
    Thumbnail
    如題所說 ~~ 沒更新有一段時間吧 , 最近發生很多事情 好的也有 壞的也罷 當我靜下心 仔細想想 順便打開網址 看看其他人的作品 不能說自己寫的不錯 不得不說 別人作品寫得也不錯 哈哈哈 雖然我很喜歡寫作 從一開始的部落格 無名小站 只到方格子 陸陸續續 過著平庸不凡的日子 (喝
    Thumbnail
    如題所說 ~~ 沒更新有一段時間吧 , 最近發生很多事情 好的也有 壞的也罷 當我靜下心 仔細想想 順便打開網址 看看其他人的作品 不能說自己寫的不錯 不得不說 別人作品寫得也不錯 哈哈哈 雖然我很喜歡寫作 從一開始的部落格 無名小站 只到方格子 陸陸續續 過著平庸不凡的日子 (喝
    Thumbnail
    一般部落格銷售文章 說實在的,不太願意深入討論這個主題,因為這個主題其實很沉重。通常,一般部落格的定義很清晰,如痞客邦,它們主要提供一個創作的平台,讓所有人都能輕鬆發表文章和觀點。這種開放的文章發布方式讓所有人都能輕鬆閱讀,形成了一種自然的流向,既有人創作文章,也有人閱讀文章。 創作者是供應商,
    Thumbnail
    一般部落格銷售文章 說實在的,不太願意深入討論這個主題,因為這個主題其實很沉重。通常,一般部落格的定義很清晰,如痞客邦,它們主要提供一個創作的平台,讓所有人都能輕鬆發表文章和觀點。這種開放的文章發布方式讓所有人都能輕鬆閱讀,形成了一種自然的流向,既有人創作文章,也有人閱讀文章。 創作者是供應商,
    Thumbnail
    建置平台 前一陣子,有人問我是否要找尋合適的平台或自主建置平台,讓自己的文章能夠有更大的能見度。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想法,所以也考慮要自己建立平台。但細想了一下,我覺得建置網站沒有必要,因為我現在的幾個平台就已經足夠我使用,也達到我想要分享內心世界的想法的目的。反而是,我應該思考如何用好平台,讓平台
    Thumbnail
    建置平台 前一陣子,有人問我是否要找尋合適的平台或自主建置平台,讓自己的文章能夠有更大的能見度。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想法,所以也考慮要自己建立平台。但細想了一下,我覺得建置網站沒有必要,因為我現在的幾個平台就已經足夠我使用,也達到我想要分享內心世界的想法的目的。反而是,我應該思考如何用好平台,讓平台
    Thumbnail
    留言處理 最近看是大家被留言的問題弄得焦頭爛額,實在覺得有些沮喪,或許用文創產業的角度來談,可能平台跟創作者都比較沒有辦法了解,所以現在改換用一個角度。看看別的平台是怎麼處理的,是不是有可以借鏡近的地方,這樣或許大家在溝通上會更容易一些。 這些平台都是我有在使用的平台,我直接就貼平台的頁面給大家
    Thumbnail
    留言處理 最近看是大家被留言的問題弄得焦頭爛額,實在覺得有些沮喪,或許用文創產業的角度來談,可能平台跟創作者都比較沒有辦法了解,所以現在改換用一個角度。看看別的平台是怎麼處理的,是不是有可以借鏡近的地方,這樣或許大家在溝通上會更容易一些。 這些平台都是我有在使用的平台,我直接就貼平台的頁面給大家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文章瀏覽量 最近在方格子常常討論到文章瀏覽量的問題。這個問題被討論很多次,而且又有許多人有不同的意見。這些意見其實我都很贊同,因為事情只有一個事實,但大家看到不同的面相,所以會有不同的說法和想法。到最後面,做法也會不一樣。這是可以理解的。 怕自己無人問津 大家為什麼這麼在乎文章瀏覽量的問題呢?
    Thumbnail
    文章瀏覽量 最近在方格子常常討論到文章瀏覽量的問題。這個問題被討論很多次,而且又有許多人有不同的意見。這些意見其實我都很贊同,因為事情只有一個事實,但大家看到不同的面相,所以會有不同的說法和想法。到最後面,做法也會不一樣。這是可以理解的。 怕自己無人問津 大家為什麼這麼在乎文章瀏覽量的問題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