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閱讀:慢下來,才能看見更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現在很流行一種說法:「看書不用看完整本,只要掌握重點就好。」這樣確實可以節省時間,但這種想法讓我有點遲疑,因為有些人講得太過武斷,彷彿別人一定要接受這種方式。我認為每個人的選擇都很好,只要是有意識的選擇。

快速吸收知識確實有效率,但如果把這當成唯一的閱讀方式,會錯過書中最珍貴的部分,例如作者的思維脈絡、觀點細節或某些深刻的啟發。完整讀完一本書,雖然比較花時間,卻能讓我們看到更多、更深入的東西。

完整閱讀,才能看見全貌

一本書之需要完整篇幅,是為了讓作者充分鋪陳想法、建立論點,甚至回應可能的質疑。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因為它讓我們了解作者「為什麼這麼想」,而不只是「他的結論是什麼」。

如果只看重點,就像只看電影的劇情大綱。你會知道故事的起承轉合,但角色的成長、情感起伏、微妙細節,全都會被忽略。只有完整閱讀,才能體會作者如何一步步建構論點,並感受這些論點背後的思考深度。

作者的思維,比結論更吸引人

讀一本書時,作者的思考與推論方式,往往比最後的結論更具啟發性。結論或許簡單,但推導過程和思維邏輯卻千變萬化,這些過程能激發更多想法。

透過作者的論述、舉例和用詞,我們可以了解他的個性和價值觀,進而判斷是否值得閱讀他的其他作品。如果只看重點,這些珍貴的觀察就會被忽略。

(偷偷說,作家的論述邏輯,會大幅影響我是否願意繼續閱讀他的作品)

就像《葬送的芙莉蓮》中,主角在走迷宮時,選擇每條路都走過一遍,不是為了效率或結果,而只是因為喜歡。這種探索與完整體驗的心態,正是完整閱讀能帶來的價值。

閱讀是一個學習取捨的過程

完整讀一本書,也是學習篩選資訊的過程。朋友常說我篩選資訊的能力很好,這或許與完整閱讀有關。因為我會將幾本書互相對照,分析作者的論述方式,進而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取捨過程,讓我們能辨識哪些觀點值得深入探討,哪些則可以放在一旁。

此外,閱讀不只是吸收資訊,更是學會「知道在哪裡找答案」。我們不需要記住書中的每個細節,但完整讀過之後,會對書的架構、論點、重點有整體概念。當需要時,就能回到書中,快速找到想要的資訊。

培養專注力和耐心,才能讀得更深更廣

完整閱讀需要耐心和專注力。這種專注力讓我們更能理解複雜觀點,也更容易發現表面看不到的細節。耐心則幫助我們消化看似枯燥但重要的內容,從而建立更全面的知識基礎。

這些能力,不只在閱讀時有用,也會滲透到日常生活。當我們能靜下心來完整閱讀一本書,就像在訓練自己觀察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份專注和耐心,讓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複雜情境時,更能理性思考、從容應對。這也是為什麼我常建議想學紫微斗數或瑜伽哲學的朋友,先從培養觀察力與解決問題的耐心開始。

而閱讀,正是一個絕佳的起點。

選擇閱讀方式,而不是被習慣牽著走

當然,不是每本書都要從頭看到尾。像工具書、參考書,或只需特定知識時,選讀確實更有效率。但重點是,這應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而非「看書就是這樣」的習慣。

我們可以根據書的性質和需求,決定如何閱讀。但如果主題對我們很重要,或我們真想了解作者的觀點,完整讀完絕對值得。即使速度慢一點也沒關係,因為理解的深度,才是閱讀最大的收穫。

慢慢讀,才能看見更多

完整讀一本書,是與作者深度對話的旅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只是吸收資訊,更能培養觀察力、思辨力、專注力,甚至耐性。當我們願意花時間慢慢讀,就能看到那些被忽略的細節與隱藏的智慧。

快速閱讀、只看重點或許是一種趨勢,但這不代表我們一定要跟著走。選擇自己的閱讀方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節奏,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想邀請你,從一個你真正感興趣的主題或一本你期待已久的書開始,用完整閱讀開啟這場探索之旅。

慢慢讀,才能看見更多。

完整閱讀的價值,不只在於獲得知識,更在於培養我們選擇和判斷的能力。


閱讀 瑜伽 生活 | 希望能在這裡認識到跟我一樣喜歡思想碰撞的格友!歡迎按 [ +加入 ] or [ 前往沙龍 ] 與我討論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欣賞他人到看見自己:一篇關於發現、連結與幸福的散文,探討欣賞他人之美,如何反照自身優點,並創造美好連結。
埃裡希·佛洛姆的人本哲學,將愛視為一種創造的力量,教我們在深刻的聯結中尊重差異,追求自由與共存的平衡。他的智慧挑戰傳統,讓愛不再是依附,而是成長與和諧的途徑,啟發我們重新看待自己與世界。
這篇文章源於一本啟發我的書。過去,我以為不發文是因不擅設計,但好友幫我完成後,我才發現自己害怕成為權威、害怕被誤解,甚至抗拒發聲。然而,這本書提醒我,發聲的意義在於啟發思考,這與我的價值觀深深契合。它讓我突破內心障礙,勇敢分享,找到重新相信對話與連結的力量。
這本《女性私身體》教妳如何精準預測月經來的時間,排卵前後的觀測方法,並提供各種花式亂經、亂體溫的例子,是適合計畫懷孕、避孕,或想觀察自己身體狀況的女生的好書。
5/5女性私身體
這本書居然讓我重新認識寫作!🎉《自己的房間》必讀推薦! 與其說這本書在講女權,還不如說是在講一位作家(無論男女)在創作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需要的條件。
5/5自己的房間
從欣賞他人到看見自己:一篇關於發現、連結與幸福的散文,探討欣賞他人之美,如何反照自身優點,並創造美好連結。
埃裡希·佛洛姆的人本哲學,將愛視為一種創造的力量,教我們在深刻的聯結中尊重差異,追求自由與共存的平衡。他的智慧挑戰傳統,讓愛不再是依附,而是成長與和諧的途徑,啟發我們重新看待自己與世界。
這篇文章源於一本啟發我的書。過去,我以為不發文是因不擅設計,但好友幫我完成後,我才發現自己害怕成為權威、害怕被誤解,甚至抗拒發聲。然而,這本書提醒我,發聲的意義在於啟發思考,這與我的價值觀深深契合。它讓我突破內心障礙,勇敢分享,找到重新相信對話與連結的力量。
這本《女性私身體》教妳如何精準預測月經來的時間,排卵前後的觀測方法,並提供各種花式亂經、亂體溫的例子,是適合計畫懷孕、避孕,或想觀察自己身體狀況的女生的好書。
5/5女性私身體
這本書居然讓我重新認識寫作!🎉《自己的房間》必讀推薦! 與其說這本書在講女權,還不如說是在講一位作家(無論男女)在創作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需要的條件。
5/5自己的房間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葬送的芙莉蓮 | 評價 9.4/10 | awwrated https://awwrated.com/zh-tw/netflix/81726714 《葬送的芙莉蓮》這部動畫是根據山田鐘人原作、阿部司作畫的同名漫畫改編而成的。漫畫自2020年開始連載於《週刊少年Sunday》雜誌,至今已出版了11
「我們的冒險就到此結束。即使打倒了魔王,也不代表結束,接下來的人生還更加漫長。芙莉蓮,你接下來的人生會漫長到,我們都無法想像吧。」 葬送的芙莉蓮,少見以「遺憾」作為核心的漫畫作品 故事主軸扣緊「遺憾」,並分別以「結束」、「死亡」、「無常」等要素來呈現。
只看完漫畫第一集的我,實在迫不及待想向所有人分享我的心情。那心情揉雜了很多不同的情緒與想法,很難梳理開來,是深刻感受時間流逝的同時,看見它帶走諸多有形與無形事物的惆悵與無奈;但卻又在故人與新人交替的世代之間,看見在其中孕育可能性的希望與溫暖。
葬送的芙莉蓮 | 評價 9.4/10 | awwrated https://awwrated.com/zh-tw/netflix/81726714 《葬送的芙莉蓮》這部動畫是根據山田鐘人原作、阿部司作畫的同名漫畫改編而成的。漫畫自2020年開始連載於《週刊少年Sunday》雜誌,至今已出版了11
「我們的冒險就到此結束。即使打倒了魔王,也不代表結束,接下來的人生還更加漫長。芙莉蓮,你接下來的人生會漫長到,我們都無法想像吧。」 葬送的芙莉蓮,少見以「遺憾」作為核心的漫畫作品 故事主軸扣緊「遺憾」,並分別以「結束」、「死亡」、「無常」等要素來呈現。
只看完漫畫第一集的我,實在迫不及待想向所有人分享我的心情。那心情揉雜了很多不同的情緒與想法,很難梳理開來,是深刻感受時間流逝的同時,看見它帶走諸多有形與無形事物的惆悵與無奈;但卻又在故人與新人交替的世代之間,看見在其中孕育可能性的希望與溫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人一次能理解的資訊是有限的,如果一次嘗試把所有內容都讀進去,很可能因為資訊太多或找不到重點很快就忘記了,導致花了時間卻真正吸收到任何東西。不如一開始先略讀,只要讀到能理解這個概念的必要內容就好,接著就去實踐書中提到的內容
Thumbnail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Thumbnail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
Thumbnail
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有時候讀書無法專心或閱讀速度變慢,這時候可以嘗試對話式閱讀。透過與書中內容對話,讓閱讀更加有趣且豐富,並且可以讓自己更集中注意力。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提升閱讀量的技巧 了解全貌: 閱讀前,花費時間先將目錄前言看完,並且快速翻閱,找出書中的標題、粗體字或是圖表,將不熟的觀念、有幫助的觀念再圈起來。 判斷書籍是值得精讀: 透過了解全貌後,找出閱讀目標,並且判斷全書的難度,如果只是簡單的生活輔導書籍,就快速閱讀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生活實驗 六二五 書可以只是翻完就好了。 能翻得完就不錯了。 教科書可能一學期都沒翻完。 工具書也不是拿來翻完的,每一節都可以自主延伸成教案。 如果翻的卡卡的,就不要勉強自己翻下去了。 這跟坐在沙發讓電視看沒有什麼兩樣,都很阿雜。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人一次能理解的資訊是有限的,如果一次嘗試把所有內容都讀進去,很可能因為資訊太多或找不到重點很快就忘記了,導致花了時間卻真正吸收到任何東西。不如一開始先略讀,只要讀到能理解這個概念的必要內容就好,接著就去實踐書中提到的內容
Thumbnail
由於大家時間都很少,出社會要工作,閒暇的讀書時間更少,如何在剩下的人生中,找出有效率的閱讀法,這當然有基礎跟進階之分。請注意注意再注意,成年人的閱讀跟學生時代不同,為了考試而讀書的基礎進階,與我們長大後純粹提升自己是不同的。 千萬不要用過去聯考時代的閱讀法過度想像。
Thumbnail
你是否有閱讀恐懼症,覺得看書無趣、浪費時間?是否常常覺看書抓不到重點?覺得書越讀越煩、閱讀越累?或是你很愛讀書,卻總覺得怎麼書都看不完? 如果你有這些症頭,或許是你讀書的方法錯了。也許你可以試試這本《零秒速讀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看書。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我總結3個我最有幫助的想法:不要用所謂的讀書效率來讀書、閱讀不要只去看別人的結論、讀書的本質是思考,而改變才是讀書的終於目標。
Thumbnail
閱讀是一種享受,但有時候讀書無法專心或閱讀速度變慢,這時候可以嘗試對話式閱讀。透過與書中內容對話,讓閱讀更加有趣且豐富,並且可以讓自己更集中注意力。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提升閱讀量的技巧 了解全貌: 閱讀前,花費時間先將目錄前言看完,並且快速翻閱,找出書中的標題、粗體字或是圖表,將不熟的觀念、有幫助的觀念再圈起來。 判斷書籍是值得精讀: 透過了解全貌後,找出閱讀目標,並且判斷全書的難度,如果只是簡單的生活輔導書籍,就快速閱讀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生活實驗 六二五 書可以只是翻完就好了。 能翻得完就不錯了。 教科書可能一學期都沒翻完。 工具書也不是拿來翻完的,每一節都可以自主延伸成教案。 如果翻的卡卡的,就不要勉強自己翻下去了。 這跟坐在沙發讓電視看沒有什麼兩樣,都很阿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