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能更好的幫助你理解和記憶一件陌生且困難的內容。
作者宇都出雅巳,也是《雪球速讀法》的作者,《零秒速讀法》是《雪球速讀法》的考試應用版。他一個月考取CFP國際認證財務規劃師證照,親自實證這個考試讀書法有效。
「零秒速讀法」就是一直看,閱讀時不因看不懂而降速或停下來思考,而是先速速跳著看過去。
作者為什麼這麼說?他提出3個核心論點,讓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01 作者和讀者的資料庫差異。
02 思考和邏輯是不同的兩件事。
03 文章內容和大腦理解結構不同。
《雪球速讀法》說過,累積你的雜學資料庫,看書就能越來越快。
速度慢是因為不熟悉這個領域,比如說,像我常常看閱讀和寫作的書,就會越看越快,因為不同書講的內容常常重複,我已經看過很多次。
也就是說,要理解一件事,要調用每個人自己的資料庫,就是你的知識、經驗和記憶。
更進一步說,我們讀的不是眼前這本書,而是腦中的資料庫。
閱讀=「看見」+「回想」,也就是說你會一邊回想著相關聯的記憶,一邊理解及思考我所寫的句子。
讀者和作者的資料庫一定不一樣,在遇到問題而停下來緩慢閱讀,仔細思考,不一定可以理解,反而是浪費時間。
畢竟,怎麼能「回想」起沒有輸入過的內容?
應該跳躍式閱讀,先讀好理解的,快速拉近和作者資料庫之間的落差,才能逐漸搞懂。
邏輯是循序漸進告訴你一件事,思考卻是跳躍且自由的。
作者把自己的理解,依照邏輯順序寫給讀者,而說明的過程不一定是他的思考脈絡,
同樣地,讀者的理解過程也不一定按照順序,所以為了理解內容,不一定要照著順序讀書。
所謂的理解,是我們所擁有的記憶互相串連結合所得來的結果。
剛剛說,閱讀是看見加上回想,也就是說,我們是把書裡的內容和腦中的資料庫相互連結,才能夠「搞懂」。
因此不要拘泥順序,跳躍式全盤俯瞰一本書,對於理解更有效率。
文章的內容是線性的,大腦則是由神經元細胞組成的網路。
文章的呈現有天生限制,只能像一條線一樣按照順序出現。
從大腦的結構來看,思考的路線決不是順序一條線,而是階層式、立體化的。
因此,想要理解一件複雜的事,不要卡在一個不懂的點,努力想清楚。不如先跳過去,先集滿這張網各處的點,當資料庫相互聯結後,可能就懂了!
事實上,即使我們理解內容,並以此為根基留下記憶,整體來說還是會像金字塔的階級構造一樣,一開始只能概略地處理。細節之處則必須依靠重覆翻閱加深記憶,才能真正做到記憶與理解。
看完原因,是不是比較能接受跳躍式閱讀了,接下來看看實際做法。
卡住的時候,回到目錄,或是只看文章結構,維持閱讀不中斷的速度,像在玩拼圖一樣,不斷增加理解的部分,最後拼湊連結出全貌。
在《整理想法的技術》心得,也提到過,掌握一本書的核心,先從目錄開始。
我也會在讀書過程反覆回到目錄,校正自己的位置,檢視現在讀的位置和全體的關係,加強理解和記憶的聯結。
《雪球速讀法》打破你的速讀幻想,以為學了速讀技巧就能看各式各樣的書10倍速。
《零秒速讀法》打破你的精讀幻想,以為緩慢仔細地鑽研就能搞懂未知難解的內容。
要快速認識一個未知的領域,高速且大量重複閱讀相關書籍,是入門最快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