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風與竹雨
- 石瓢壺與容天壺
宋明清以外,現代中國大陸的陶藝製壺大家,最著名的莫過於顧景舟(1915 - 1996),據查他的《松鼠葡萄壺》在拍賣市場的成交價,可達9200萬人民幣,而一般網路或實體店面,以其創作為款式的非本人作品,當作参照甚至仿冒的贋品到處可見。而其終身投入紫砂壺藝的心力與成就,不僅受到喜愛者的尊敬,政府並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而其戮力於傳承文化遺產,並培植了不少弟子及優秀的工藝美術師,可說奠定了他壺藝泰斗、一代宗師的歷史地位。
這裡就來介紹顧景舟兩位出色傳人的漂亮經典壺型,還有各自所表現的詩意與象徵的內涵:
一.松風煮茗(石瓢壺)
徐漢棠(1932 - )是顧景舟門下首位弟子,1997年也被授予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著有《徐漢棠紫砂藝術》,2007年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他的壺作特色傾向傳統、嚴謹,是他個人的風格;尤以直追清朝壺藝大師陳曼生所首創的《石瓢壺》形制之後,其新創作品被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收藏,致《漢棠石瓢》成為風行的一種典型。圖示這把紅降坡泥的石瓢壺,即是由青年工藝美術師吳榮華女士(1980 - )所製作的漢棠石瓢壺;壺的造型保留了漢棠壺的勻稱線條與神韻,略帶顆粒土質的壺身,雕有松針葉脈,並銘刻清朝詩人丁之翹詩句〔松風煮茗,竹雨談詩〕的上半闋,恍如走進松林裡面,沸水沏壺暖茶來飲的舒暢,如烟吹升起來,人與景物遂融入了畫中。此刻想起《紅樓夢》裡,賈寶玉對林黛玉所說的:(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任誰都會產生滿足的幸福感!
二.竹雨談詩(容天壺)
若將紫砂壺比喻成美女,相信〔燕瘦環肥〕各有所愛,而百壺裡有種大腹便便的造型,竟然也有愛壺人鍾愛不已的情形。這種紫砂壺,除了整體圓球形狀,號稱茶流最平衡流暢的〔水平壺(又叫標準壺)〕之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小壺口大壺肚的《掇只壺》或是《掇球壺》(圓壺蓋更加高聳),它的設計原理在壺蓋、壺身、壺嘴甚至握把,都呈現圓弧的幾何圖形、層疊而成故命名;《容天壺》則是在〔鼓腹〕的視覺聚焦之餘,外觀呈現坐姿的金字塔形。這款容天壺是現代紫砂壺名家呂堯臣所創,呂堯臣(1940 - )師從吳雲根,並得顧景舟、朱可心前輩的指點,1993年獲頒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擅長大胆創新、不失古趣,有壺藝魔術師的美譽,亦培植了出色子弟無數。
呂堯臣創作此容天壺,靈感來自佛教的大肚羅漢,喻意〔肚大能容天下事〕。圖示這把清水泥的容天壺,是由高級工藝美術師徐方懷(1965 - )所製作的堯臣容天壺,徐方懷幼曾師從顧景舟大師授業,善於摹仿歷史名作又融入現代新意;該壺壺鈕將珠形改為小耳形,與大耳手把呼應,壺身雕有竹韵,泛紅壺面刻上蘇東坡的名詩《定風波》,仿如與飲者暢吟丁之翹詩句〔松風煮茗,竹雨談詩〕的下半闋;你我若有人生體悟,想必也會禁不住跟著唱和: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如炬
202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