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布洛克伯爵理查‧德‧克萊爾(Richard de Clare)或許聽過他的人不多,但若提起諾曼人對愛爾蘭的征服,他則是一個無法被忽視的人物。他的父親是吉爾伯特‧德‧克萊爾(Gilbert de Clare),也因此他又被稱為理查‧費茲‧吉爾伯特(Richard Fitz Gilbert)。

克萊爾家族在布洛瓦的史蒂芬及瑪蒂爾達皇后爭位期間,當時作為特里蓋爾伯爵的吉爾伯特‧德‧克萊爾選擇站到史蒂芬的那邊,也許因為如此,而得以晉升為彭布洛克伯爵,成為南威爾斯最有權勢的貴族。1148年,吉爾伯特‧德‧克萊爾過世,理察‧德‧克萊爾作為其長子,自然成為了新一任的彭布洛克伯爵。然而,1154年亨利二世加冕為英格蘭國王時,理察‧德‧克萊爾的彭布洛克伯爵地位,很可能沒有立即得到新國王的承認。
1167年,理察‧德‧克萊爾由於介入了愛爾蘭,從而使他一度具有了與亨利二世類似的地位。事說從頭,充滿野心的倫斯特國王德莫特‧麥克穆羅夫(Dermot MacMurrough)企圖謀奪最高國王寶座,為此他首先統一了整個倫斯特,然而他卻1152年,因貪慕布雷芬國王提烏爾南‧奧盧克(Tiernan O’Rourke)的美麗妻子,從此兩國結下了樑子。14年後,愛爾蘭最高國王辭世,本已覬覦最高國王大位的德莫特‧麥克穆羅夫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於是德莫特‧麥克穆羅夫迅速起兵挑戰新任的最高國王羅銳‧奧康納(Rory O’Conor),然而此時被迫臣屬於他提烏爾南‧奧盧克,便趁機反戈一擊,直搗德莫特的老巢,迫使德莫特‧麥克穆羅夫流亡海外。

不甘失敗的德莫特‧麥克穆羅夫,亟思奪回王位,於是他便找上了人在法蘭西的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然當時亨利二世正忙於金雀花家族在法蘭西的事務上,無暇分身,於是亨利二世隨口便允許德莫特‧麥克穆羅夫可以到南威爾斯找尋他的附傭,由他們協助復位。德莫特‧麥克穆羅夫雖知這是個軟釘子,但還是抱著孤且一試的心態前往南威爾斯。在與幾位南威爾斯領主接觸後,總算得到彭布洛克伯爵理察‧德‧克萊爾的首肯。理察‧德‧克萊爾爽快地答應他的請求,但也開出條件,要求德莫特‧麥克穆羅夫必須將其女許配給他,以確保在德莫特‧麥克穆羅夫死後,倫斯特王國會成為理察‧德‧克萊爾的領地。出於復國心切,德莫特‧麥克穆羅夫便答應了理察‧德‧克萊爾的要求,隨後便匆匆地返回了倫斯特,打算號召舊部,然而名聲不佳的德莫特‧麥克穆羅夫前腳一踏進國門,便隨即被仇敵們所關押。
隔年(1168年),理察‧德‧克萊爾依約派遣了一小批諾曼騎士前來愛爾蘭,以作為試探。當時愛爾蘭人的裝備遠不如全副武裝的諾曼騎士,於是理察‧德‧克萊爾的部下們,很輕易地便征服了整個倫斯特,並將德莫特‧麥克穆羅夫解救出來。隨後,理察‧德‧克萊爾經過精心的準備,也於1170年親率大軍前來愛爾蘭,以確保德莫特‧麥克穆羅夫不會突然反悔。理察‧德‧克萊爾此行不但如願地娶了德莫特‧麥克穆羅夫的女兒,也順利取得獲得倫斯特王國的繼承權。

1171年,心懷壯志的德莫特‧麥克穆羅夫過世,理察‧德‧克萊爾於是繼承了倫斯特國王。理察‧德‧克萊爾的幸運,很快地激起了他的封君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的妒意。亨利二世一方面嫉妒理察‧德‧克萊爾的好運,另一方面則擔心這些封臣會與他成為法蘭西王國的心頭大患一樣,成為「安茹帝國」的威脅。於是,亨利二世立即撇開法蘭西事務,火速率軍前來愛爾蘭。面對封君大兵壓境,適時務的理察‧德‧克萊爾馬上向亨利二世表示退讓,將自己征服的土地奉獻給亨利二世,並為此向他行臣服禮,以換取亨利二世將倫斯特作為封邑再次授予他。由於理察‧德‧克萊爾如此識相,亨利二世便拜任他為愛爾蘭大法官,以作為被封於愛爾蘭領主的約翰的副手。雖說如此,但理察‧德‧克萊爾事實上就此成為愛爾蘭的最高長官。
理察‧德‧克萊爾的幸運,激起了大批的諾曼-盎格魯貴族前往愛爾蘭,他們比照理察‧德‧克萊爾的故事,將自己的征服地寄奉給了亨利二世,以換取亨利二世對他們在愛爾蘭征服的承認,於是整個愛爾蘭島幾乎為源源不絕的諾曼-盎格魯貴族所征服。
1176年,作為愛爾蘭諾曼征服先行者的理察‧德‧克萊爾過世,死後其子吉爾伯特繼承了他的地位。但吉爾伯特卻英年早逝,理察‧德‧克萊爾終其一生於南威爾斯、愛爾蘭的廣大地產與爵位,最後便透過他的女兒,傳給了另一位幸運的南威爾斯諾曼貴族──威廉‧馬歇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