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迷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倫敦大英博物館側巷盡頭有一方舊書肆,門楣懸著褪色羊皮卷軸,上書「米諾斯迷宮殘卷在此」。推開青銅門環那刻,綠鏽如凝固的時間碎屑簌簌跌落,竟成了我闖入思維迷宮的初始密碼。門軸轉動的吱呀聲裡,混著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扉頁的嘆息。

書架深處蜷著本十五世紀威尼斯版《神曲》,但丁的三界遊蹤裡夾著張泛黃圖紙——正是傳說中代達羅斯為囚禁牛頭怪設計的迷宮草圖。羊腸小徑在燭火下漸次舒展,墨跡裡滲出克里特島的橄欖香氣,阿基米德臨終前畫在沙盤上的幾何圖形,此刻正在地磚縫隙閃爍。忽覺腳下化作黑白相間的哲學棋盤,赫拉克利特與巴門尼德正於經緯交錯處對弈,流動的火焰與靜止的大理石在棋枰廝殺。

迷宮第一轉角撞見莊周化蝶的殘影。那位夢蝶的漆園吏將綢繆心事織成蠶繭,喃喃自語「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他的廣袖掃落奧古斯丁《懺悔錄》書頁間的無花果葉,驚起伊比鳩魯花園滿架葡萄顫動,斯多葛學派的廊柱便在這震顫中生出龜裂。忽聞尼采舉著查拉圖斯特拉的火把長嘯而過,將迷宮石壁映得通紅如酒神狂醉的面龐,末路狂花裡綻出《道德經》的玄牝之門。

第二重迴廊飄著休謨的懷疑主義迷霧,貝克萊主教的幽靈正在霧中擦拭不存在的窗櫺。行至迷宮心臟地帶,蘇格拉底正持著牛虻刺戳沉睡的雅典公民,他的詰問在穹頂激盪出三重回聲:首聲是康德敲擊純粹理性的晨鐘,次聲化為維根斯坦語言迷宮的霧靄,末聲竟成老子青牛背上晃動的銅鈴。此時黑格爾的辯證法幽靈自地底浮現,用正反合的鐵鏈將回聲綑作邏輯花環,環心卻嵌著叔本華意志論的尖刺。

迷途者總能在絕境遇見擺渡人。第歐根尼的燈籠忽然照亮前方岔路,桶中哲人伸出枯枝般的手指,在牆面刻下犬儒派的通關秘語:「當你不再尋找出口,迷宮自會為你旋轉。」語畢將亞歷山大大帝的虛榮踩成齏粉,撒向沙特《存在與虛無》的深淵,卻未料粉末落地竟生出一叢佛家彼岸花。

最驚心的頓悟發生在迷宮鏡廳。千萬個「我」在玻璃迷陣中相互詰問,從笛卡爾的「我思」到禪宗「本來面目」,從休謨的懷疑之刃到王陽明心學明鏡。博爾赫斯的沙之書忽然在鏡面流淌,萊布尼茲的單子論如露珠凝於書頁邊緣。倏忽間所有鏡像轟然碎裂,破片中躍出惠能大師砍竹的斧影,菩提樹葉與海德格爾的林中路在鋒刃上交疊成偈。

當我攥著迷宮地圖重返人間,倫敦塔橋正敲響子夜鐘聲。泰晤士河將千年哲思溶成粼粼波光,水面倒影中,孔子周遊列國的車轍竟與康德散步的小徑完美重合。橋墩陰影裡,卡夫卡的甲蟲正啃食齊克果的恐懼戰兢,河風襲來,懷中地圖忽作蝴蝶紛飛,方知真正的迷宮原在方寸之間——每個思維的轉折都是代達羅斯新添的秘道,每滴靈魂的冷汗都澆灌著米諾陶爾的玫瑰。

最後一隻藍翅蝶停駐在河畔長椅,翅脈紋路恰似《易經》六十四卦方陣。子夜鐘聲第十二響餘韻裡,但丁的靈泊船緩緩沉入河底,載走所有未解之謎。此刻方悟:哲學迷宮本無中心亦無邊界,我們既是囚徒亦是代達羅斯,手中線團永遠纏繞著阿里阿德涅的淚水與笑靨。

avatar-img
昊天藍博士の奇異宇宙
9會員
204內容數
問道牛劍,融會東西方學術精華,以跨文化視野剖析玄學哲思,善於化易道奧義為策略管理之智鑰。歷年遊學並旅居英美澳加中港台泰等地,為跨國企業與頂尖學府提供戰略諮詢,解難決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大暑午後,我從維多利亞港的波光裡撈起一把生鏽的銅鑰匙。匙柄纏著褪色紅線,像被時光啃噬的臍帶。這物件躺在淺水灣砂礫間三十年,竟在颱風前夕被浪推至我腳邊,恍如某個被遺忘的承諾重新上岸。
深夜的維多利亞港,颱風將浪濤揉成萬千螺旋。我立在銅鑼灣避風塘碼頭,看漁船鐵鍊絞纏石樁,恍如窺見宇宙寫給人間的象形文字——那漩渦是命運的手勢,是時光在玻璃杯底沉澱的茶渣,是亞里士多德筆下永恆運動的宇宙原動者拋出的繩結。
颱風過境的清晨,維港天際線被撕開一道慘白縫隙。陽光照進銅鑼灣某座唐樓劏房,梳妝檯鏡面裂成蛛網,碎銀般的光斑跳躍在散落地板的珍珠耳環與褪色唇膏之間。這便是愛的遺骸——當我蹲身收拾這些殘片時,忽覺指腹刺痛,原是深褐檀木簪子刺入肌理。簪頭鑲嵌的琉璃牡丹尚帶體溫,昨夜猶在此人雲鬢間搖曳生姿。
月華如水,我總在蘭桂坊霓虹深處看見無數鍾無艷的倒影。她們或著鉛灰色套裝端坐中環寫字樓,或裹著米白風衣在維多利亞港邊獨步,高跟鞋敲打出的節奏比《詩經》裡的「關關雎鳩」更蒼涼。這些現代無鹽女,眉目間暗藏著齊國故宮的廊柱陰影,手提包裡裝著半部《孫子兵法》,卻總在黎明前刪除未發送的短訊。
夜深了,維港對岸的燈火明明滅滅如鯨群呼吸。忽然明白,人類文明不過是億萬個微小夢想匯聚的銀河。當我們在各自軌道上燃燒,那些散落的星塵終將織就新的星座——正如敦煌畫師的駱駝淚,米開朗基羅的石膏雪,此刻正在你我的瞳孔深處,閃爍著永恆的微光。
晨光初綻時分,我在維多利亞港畔目擊一幀奇景:白髮翁嫗執著收音機,在觀景台跳華爾茲。老翁的皮鞋與老嫗的繡花鞋交替摩挲地磚,像兩支飽蘸歲月的毛筆,在水泥紙箋上寫意暈染。收音機沙沙流淌〈藍色多瑙河〉,竟與貨輪汽笛混成奇妙的變奏——這便是香港式荒誕劇場最動人的幕間曲。
大暑午後,我從維多利亞港的波光裡撈起一把生鏽的銅鑰匙。匙柄纏著褪色紅線,像被時光啃噬的臍帶。這物件躺在淺水灣砂礫間三十年,竟在颱風前夕被浪推至我腳邊,恍如某個被遺忘的承諾重新上岸。
深夜的維多利亞港,颱風將浪濤揉成萬千螺旋。我立在銅鑼灣避風塘碼頭,看漁船鐵鍊絞纏石樁,恍如窺見宇宙寫給人間的象形文字——那漩渦是命運的手勢,是時光在玻璃杯底沉澱的茶渣,是亞里士多德筆下永恆運動的宇宙原動者拋出的繩結。
颱風過境的清晨,維港天際線被撕開一道慘白縫隙。陽光照進銅鑼灣某座唐樓劏房,梳妝檯鏡面裂成蛛網,碎銀般的光斑跳躍在散落地板的珍珠耳環與褪色唇膏之間。這便是愛的遺骸——當我蹲身收拾這些殘片時,忽覺指腹刺痛,原是深褐檀木簪子刺入肌理。簪頭鑲嵌的琉璃牡丹尚帶體溫,昨夜猶在此人雲鬢間搖曳生姿。
月華如水,我總在蘭桂坊霓虹深處看見無數鍾無艷的倒影。她們或著鉛灰色套裝端坐中環寫字樓,或裹著米白風衣在維多利亞港邊獨步,高跟鞋敲打出的節奏比《詩經》裡的「關關雎鳩」更蒼涼。這些現代無鹽女,眉目間暗藏著齊國故宮的廊柱陰影,手提包裡裝著半部《孫子兵法》,卻總在黎明前刪除未發送的短訊。
夜深了,維港對岸的燈火明明滅滅如鯨群呼吸。忽然明白,人類文明不過是億萬個微小夢想匯聚的銀河。當我們在各自軌道上燃燒,那些散落的星塵終將織就新的星座——正如敦煌畫師的駱駝淚,米開朗基羅的石膏雪,此刻正在你我的瞳孔深處,閃爍著永恆的微光。
晨光初綻時分,我在維多利亞港畔目擊一幀奇景:白髮翁嫗執著收音機,在觀景台跳華爾茲。老翁的皮鞋與老嫗的繡花鞋交替摩挲地磚,像兩支飽蘸歲月的毛筆,在水泥紙箋上寫意暈染。收音機沙沙流淌〈藍色多瑙河〉,竟與貨輪汽笛混成奇妙的變奏——這便是香港式荒誕劇場最動人的幕間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週一圖書館、美術館大都休館,只有奇美博物館開放。推薦租借語音導覽,可以聽到很多有趣的故事。
Thumbnail
旅程的一開始,我問孩子們:「你們聽說過博物學嗎?有在哪些地方聽過?」 四面傳來疑惑的眼光。 於是我再問:「那有聽過博物館嗎?」 這次得到的回應就肯定許多。
Thumbnail
在博物館,隨意瀏覽著眼前所見的作品。我有個壞習慣,比起欣賞展品的精妙,我似乎更好奇人們的視線和聚集點都在何處。
Thumbnail
假日的傍晚來到不只是圖書館,樸質的木質窗框搭配較為現代感的玻璃,從松菸的走廊上就能看見它微微發光的樣貌。融入在松菸的老式建築下,它竟不突兀卻也成為年輕人的新聚所。當閱讀、老屋成為一種老派浪漫,身邊多了這樣充滿藝術氛圍的圖書館,它已不是圖書館,而是我們也可以浸潤其中的藝術。
Thumbnail
且看宮門開放的那晚展開的魔幻盛宴。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
Thumbnail
入口處很神秘的國家圖書館多媒體創意實驗中心(西門捷運站附近),裡面有收存很多國人漫畫作品,限內閱,免費。還不看爆~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週一圖書館、美術館大都休館,只有奇美博物館開放。推薦租借語音導覽,可以聽到很多有趣的故事。
Thumbnail
旅程的一開始,我問孩子們:「你們聽說過博物學嗎?有在哪些地方聽過?」 四面傳來疑惑的眼光。 於是我再問:「那有聽過博物館嗎?」 這次得到的回應就肯定許多。
Thumbnail
在博物館,隨意瀏覽著眼前所見的作品。我有個壞習慣,比起欣賞展品的精妙,我似乎更好奇人們的視線和聚集點都在何處。
Thumbnail
假日的傍晚來到不只是圖書館,樸質的木質窗框搭配較為現代感的玻璃,從松菸的走廊上就能看見它微微發光的樣貌。融入在松菸的老式建築下,它竟不突兀卻也成為年輕人的新聚所。當閱讀、老屋成為一種老派浪漫,身邊多了這樣充滿藝術氛圍的圖書館,它已不是圖書館,而是我們也可以浸潤其中的藝術。
Thumbnail
且看宮門開放的那晚展開的魔幻盛宴。
Thumbnail
臨時的小約 這次去文學館看的展覽感覺有感受到 從以前文學歷史演變到近代的發生的變化 都會想起前幾年看的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 在那個什麼都禁止的時期 從未經歷過的世代,透過看展覽 也能感受到當時的壓迫感和書寫筆下的緊張感 #台南文學館 #文壇封鎖中臺灣文學禁書展 #館慶二十文物賦活 #文學力書
Thumbnail
入口處很神秘的國家圖書館多媒體創意實驗中心(西門捷運站附近),裡面有收存很多國人漫畫作品,限內閱,免費。還不看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