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觀察:「蹭」眾量級Andy老師其實是一種流量斗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Andy老師的事件,也有不少網紅或KOL出來發聲,但每當有人聊這件事,總有人會說:「啊,又來蹭流量了。」

但其實,這件事情來說,蹭,比不蹭,對Andy更有利。

因為——越多人蹭,代表他的影響力越大。

而且現在他的形象是正面的,這些討論不只是熱度,更能幫助他東山再起。

為什麼「蹭」能提升 Andy 老師的商業價值?

❶增加曝光度:

事件熱度持續,越多人談論,越能擴大他的影響範圍。

❷吸引商業機會:

流量本身就是貨幣,尤其他現在是正面形象,這些熱度讓品牌、贊助商有可能找上他,甚至能開拓新的變現模式。

❸更鞏固社群:

當大量人討論這件事時,自然而然會增加一群支持者,這些人未來可能成為他事業上的鐵粉。

❹打破「沒人在乎」的話術:

如果沒人討論,對方甚至可以說:「這件事沒人在意。」但現在熱度爆棚,證明他有強大的影響力,這對他的法律戰、商業價值都有幫助。

這種「蹭」其實是一種斗內

許多人認為蹭熱度是不道德的,但如果這個「蹭」能夠讓事件當事人受益,那麼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流量斗內」:

越多人討論,越多人知道這件事

越多人知道,就越能形成輿論壓力,讓當事人獲得更多支持,甚至可能影響後續的談判。

所以,與其說「蹭」,不如說這是一種 「集體推高商業價值的行為」,某種程度上,這也是 Andy 老師能夠重新站起來的一種方式。

這也讓我想到另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商業世界中,很多品牌其實也在「蹭熱度」,像是當某個話題爆紅,品牌會快速推出相關產品來搭順風車,這和現在YouTuber或網紅討論 Andy老師的事件,本質上是一樣的操作邏輯。只是,一般人習慣批評個人「蹭」,但對品牌的「蹭」卻見怪不怪。

總之,這種「蹭」其實是一種雙贏策略。從商業角度來看,討論這件事情的人越多,Andy 老師的影響力就越大,這代表他的市場價值也在提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5/03/14
話題性很重要,有話題有人看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流量,這也是一種吸引力法則的實踐。已經有很多的,就會得到更多,
avatar-img
呂明熹Jessie的沙龍
124會員
72內容數
大部分是講文案,有時候是講人生,但保證都是人篸。
2024/08/13
在台灣拳后林郁婷獲得金牌之後,開始看見推崇「用善良面對世界的霸凌」這樣的想法,這讓人覺得有點膽顫心驚;因為善良只是起點,幫助她挺過去的,不只是善良,而是實力與方法。
Thumbnail
2024/08/13
在台灣拳后林郁婷獲得金牌之後,開始看見推崇「用善良面對世界的霸凌」這樣的想法,這讓人覺得有點膽顫心驚;因為善良只是起點,幫助她挺過去的,不只是善良,而是實力與方法。
Thumbnail
2024/08/11
面對小時候的家暴,長大後面對抹黑,有的人會崩潰懷疑自己,郁婷卻完美示範什麼是化阻力為助力,拿到了奧運金牌,為世界高舉善良,告訴世界善良也可以走出自己的人生。   這場比賽社群上的抹黑可謂是腥風血
Thumbnail
2024/08/11
面對小時候的家暴,長大後面對抹黑,有的人會崩潰懷疑自己,郁婷卻完美示範什麼是化阻力為助力,拿到了奧運金牌,為世界高舉善良,告訴世界善良也可以走出自己的人生。   這場比賽社群上的抹黑可謂是腥風血
Thumbnail
2023/06/27
有些事情如果只看文字,是沒辦法察覺到的,看完黃子佼爆料影片後,讀到了很多他沒講出的情緒,也許那才是真心話吧
Thumbnail
2023/06/27
有些事情如果只看文字,是沒辦法察覺到的,看完黃子佼爆料影片後,讀到了很多他沒講出的情緒,也許那才是真心話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有兩年多時間,越重視貼文或短影片價值內容,大家滑脆會發現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複製相同文字,然後再發一篇脆文,絕大多數為了吸引流量,讓大家可以短時間內追蹤自己,但對於此行為沒很認同,本篇就來分享2個長期經營自媒體好方法 !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有兩年多時間,越重視貼文或短影片價值內容,大家滑脆會發現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複製相同文字,然後再發一篇脆文,絕大多數為了吸引流量,讓大家可以短時間內追蹤自己,但對於此行為沒很認同,本篇就來分享2個長期經營自媒體好方法 !
Thumbnail
這是一個提供運動員退休後專屬社群服務的概念,以及名人御用營養品搭配網站和名人推薦書箱這兩個創意點子。這些想法展示瞭如何利用社交聯繫和影響力來建立業務,討論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的潛在價值。
Thumbnail
這是一個提供運動員退休後專屬社群服務的概念,以及名人御用營養品搭配網站和名人推薦書箱這兩個創意點子。這些想法展示瞭如何利用社交聯繫和影響力來建立業務,討論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的潛在價值。
Thumbnail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聯盟行銷vs電商 行之有年的商業模式,我個人完全沒碰過;這篇也只是個廢文,如果想從本文中理解何謂聯盟行銷&電商,恭喜您,大錯特錯。 非常勵志的聯盟行銷線上課程廣告。帥哥老師也很吸引人耶(比愛心。 在一些部落客的網站裡頭,會顯示如上圖這個Banner,點進去之後就會看到最上圖的那位帥哥老師,接著
Thumbnail
聯盟行銷vs電商 行之有年的商業模式,我個人完全沒碰過;這篇也只是個廢文,如果想從本文中理解何謂聯盟行銷&電商,恭喜您,大錯特錯。 非常勵志的聯盟行銷線上課程廣告。帥哥老師也很吸引人耶(比愛心。 在一些部落客的網站裡頭,會顯示如上圖這個Banner,點進去之後就會看到最上圖的那位帥哥老師,接著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網紅(Influencer)的看法,以及KOL與KOC的定義與區別。作者提出,找到合適的網紅可以增加品牌曝光,但如何有效變現才是關鍵。文章中還介紹了“UGC”(用戶原創內容)的重要性和如何選擇合適的網紅來實現目標。作者鼓勵企業在社交經營上要注重網路與現實間的結合。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網紅(Influencer)的看法,以及KOL與KOC的定義與區別。作者提出,找到合適的網紅可以增加品牌曝光,但如何有效變現才是關鍵。文章中還介紹了“UGC”(用戶原創內容)的重要性和如何選擇合適的網紅來實現目標。作者鼓勵企業在社交經營上要注重網路與現實間的結合。
Thumbnail
完美的溝通,是來自於雙方產生共鳴,尤其是網路圈粉的世代,有觀眾才是英雄~ 在這世代,網路分享成了讓別人認識自己最快速的工具,先不談是否對這世界有什麼影響力,圈粉很厲害的朋友,很多是因為分享的內容更符合了觀眾的需要,或是本身就是超強人緣吸引機,如果真的有心要在網路世界獲得一席之地,確實是該思考分
Thumbnail
完美的溝通,是來自於雙方產生共鳴,尤其是網路圈粉的世代,有觀眾才是英雄~ 在這世代,網路分享成了讓別人認識自己最快速的工具,先不談是否對這世界有什麼影響力,圈粉很厲害的朋友,很多是因為分享的內容更符合了觀眾的需要,或是本身就是超強人緣吸引機,如果真的有心要在網路世界獲得一席之地,確實是該思考分
Thumbnail
這是一篇分析了一家店舖流量與營業額之間關係的案例研究。通過比較6月和7月的數據,以及預測8月的情況,文章探討了流量增長對於營業額的影響。作者提出了一些疑問,並對於訪客增加的比例和營業額的變化進行了分析。
Thumbnail
這是一篇分析了一家店舖流量與營業額之間關係的案例研究。通過比較6月和7月的數據,以及預測8月的情況,文章探討了流量增長對於營業額的影響。作者提出了一些疑問,並對於訪客增加的比例和營業額的變化進行了分析。
Thumbnail
訪客流量對於電商營業額的影響常常被高估 這篇文章探討了訪客數量與營業額之間的關係 提醒電商業主不要只著眼於增加流量 而忽略了其他影響營業額的因素
Thumbnail
訪客流量對於電商營業額的影響常常被高估 這篇文章探討了訪客數量與營業額之間的關係 提醒電商業主不要只著眼於增加流量 而忽略了其他影響營業額的因素
Thumbnail
如果有在接觸行銷或者網紅相關的訊息,多半會信奉一個道理: 「流量可以帶來錢潮!流量越多越好!有流量就有錢!」 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Yes and no。 就我的觀察,真正能透過流量、點閱率賺到錢的,都是那些真正有認真在思考「流量如何變現」的人。
Thumbnail
如果有在接觸行銷或者網紅相關的訊息,多半會信奉一個道理: 「流量可以帶來錢潮!流量越多越好!有流量就有錢!」 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Yes and no。 就我的觀察,真正能透過流量、點閱率賺到錢的,都是那些真正有認真在思考「流量如何變現」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