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內耗,先從了解原因開始——請記得,對自己說「你很棒!」

拒絕內耗,先從了解原因開始——請記得,對自己說「你很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候:事情還沒發生,就先預設自己會搞砸?

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你卻內心反覆揣測,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工作或生活遇到挫折,開始不斷責怪自己,覺得「是不是我不夠好」?這些情緒,很可能來自內耗。

內耗,就是「自己消耗自己」。它不像外在壓力那麼直接,而是來自內心的不斷拉扯,讓人精疲力竭,卻沒有實際行動來解決問題。長期內耗,不只會拖垮情緒,還會影響工作效率與人際關係。

但,為什麼我們會內耗?又該如何停止?


📌 內耗從哪裡來?先了解原因

內耗並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它往往來自幾個核心原因:

1️⃣ 過度自責,習慣把錯怪到自己身上

🔹 別人心情不好,第一反應是:「是不是我哪裡惹他不開心?」

🔹 事情沒做好,先責怪自己,而不是找方法改進。

🔹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不敢放鬆、不敢犯錯。

✅ 解法:分清楚「責任」與「影響範圍」

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是你的錯。學會區分「我該負責的」和「我無法控制的」,讓自己從無謂的自責中解脫。


2️⃣ 總是想太多,還沒行動就先內耗

🔹 明明還沒開始做,腦內已經預演 100 種失敗情境。

🔹 反覆糾結「這樣做對不對?」結果拖延到最後都沒行動。

🔹 擔心別人的看法,害怕做錯事,導致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

✅ 解法:先做了再說,行動才能打破內耗

與其一直糾結,不如先試試看「做錯了再調整」,比「想太多導致什麼都沒做」更有價值。


3️⃣ 太在意別人的評價,讓自己活得很累

🔹 別人的一句評語,可以影響自己一整天的心情。

🔹 總是迎合別人,害怕讓人失望,卻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 內心有很多想法,卻因為「怕被批評」而不敢表達。

✅ 解法:問自己——「我的快樂重要,還是別人的期待重要?」

不是所有人的評價都值得你在意。問問自己:這個人的意見,真的影響你的生活嗎?


📌 如何停止內耗?3 個實用方法

🎯 1. 訓練「對自己說好話」的習慣

我們總是習慣性挑剔自己,但請記住——你已經很棒了!

✔ 每天早上,對自己說一句:「你很棒!」

✔ 做對一件小事,就肯定自己,而不是覺得「這沒什麼」

✔ 當內心開始自責時,問自己:「如果是朋友遇到這種情況,我會怎麼鼓勵他?」然後用同樣的話來鼓勵自己!

📌 你的內心對話,決定了你的情緒能量,請對自己溫柔一點!


🎯 2. 把內耗轉換成行動

想太多不如去做!當你發現自己陷入內耗,試試這個方法:

✅ 問自己:「現在有沒有一個小小的行動可以做?」

✅ 馬上執行,而不是繼續糾結!

✅ 只要開始動起來,焦慮感就會減少

📌 內耗無法解決問題,只有行動才能改變現狀!


🎯 3. 列出「不可內耗清單」,守住你的能量

有時候,我們內耗是因為「花太多時間在不值得的事情上」。試著列一張 「不值得內耗的事情」清單,例如:

❌ 不為「別人的心情」而內耗(他今天心情不好,可能根本跟你無關)

❌ 不為「過去已發生的事」而內耗(已經發生了,想再多也改變不了)

❌ 不為「無法掌控的未來」而內耗(未來怎麼樣,只有行動才會改變)

📌 你的能量是有限的,請把它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 最後,請記得——你已經夠好了!

內耗,不會讓你變得更好,只會讓你更累。請對自己溫柔一點,請肯定自己的努力,請記住——你已經很棒了! 💪

👉 你有時候會內耗嗎?是什麼原因讓你容易陷入自我懷疑?留言聊聊吧!

avatar-img
「R」✨的GPT調教日記
7會員
82內容數
我是稀有的的婚戀交友市場行銷人—「R」✨ 🔥行銷經歷超過9年🔥 品牌策略顧問|0-1流量打造|履歷健檢 「愛情 & 行銷都沒有標準答案 邊談邊優化才是王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很多時候,我們想做一件事,卻一直卡在「評估」、「計畫」、「準備」的階段,最後乾脆不了了之。事實上,行動力比完美計畫更重要,尤其是當成本不高時,與其猶豫,不如直接試試看!然而,這並不代表要「盲目執行」,而是學會評估執行成本,確保自己能用最低的代價獲得最大化的經驗值。那麼,如何評估「執行成本」?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單一技能已經不夠用,跨領域整合能力成為新時代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看到越來越多所謂的「雜學家」(Generalist)崛起,他們不只是學很多,而是擁有強大的知識整合與遷移能力,能夠靈活應用在不同產業與領域。但問題來了——雜學不是亂學,真正有價值的雜學家,一定具備可遷移核心能力...
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說「請」、「謝謝」或「不好意思」是什麼時候嗎?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禮貌用語,究竟是天生就會,還是後天學來的?其實,人類的「禮貌」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社會化過程中的習得行為。也就是說,沒有人天生就知道該說「謝謝」,這是透過環境影響、模仿與訓練而來的。
在市場上,行銷人常常被戲稱為「行銷全能打雜王」——寫文案、跑廣告、做社群、剪影片、談合作、辦活動、SEO、分析數據......什麼都要會,卻什麼都不精。更慘的是,很多行銷工作薪資並不高,甚至比單一專業技能(如工程、設計、財務)低,這讓很多行銷人開始懷疑:行銷到底是「專業」還是「雜學」?
「明明知道該做什麼,卻總是拖延?」「有些人規劃得超完美,但就是不去做?」「為什麼有人目標一設定,就能全速前進,而我卻卡關?」這些問題,幾乎是每個人都遇過的——我們都曾經有計畫,但最終沒有落實,而身邊總有一些人,似乎天生具備 「說做就做」的執行力。這背後到底是心理習慣的問題,還是性格上的...
人是怎麼一步步「爛掉」的?很多人並不是一天之內突然廢掉的,而是一點一點地滑向深淵。當你發現自己: 無目標 & 無動力,沒有長期想做的事情,對未來沒有期待,變成「一天混一天」的狀態。失去學習 & 成長的興趣,對任何事物提不起勁。活在「夠用就好」的思維裡,放棄精進與挑戰...
很多時候,我們想做一件事,卻一直卡在「評估」、「計畫」、「準備」的階段,最後乾脆不了了之。事實上,行動力比完美計畫更重要,尤其是當成本不高時,與其猶豫,不如直接試試看!然而,這並不代表要「盲目執行」,而是學會評估執行成本,確保自己能用最低的代價獲得最大化的經驗值。那麼,如何評估「執行成本」?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單一技能已經不夠用,跨領域整合能力成為新時代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看到越來越多所謂的「雜學家」(Generalist)崛起,他們不只是學很多,而是擁有強大的知識整合與遷移能力,能夠靈活應用在不同產業與領域。但問題來了——雜學不是亂學,真正有價值的雜學家,一定具備可遷移核心能力...
你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說「請」、「謝謝」或「不好意思」是什麼時候嗎?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禮貌用語,究竟是天生就會,還是後天學來的?其實,人類的「禮貌」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社會化過程中的習得行為。也就是說,沒有人天生就知道該說「謝謝」,這是透過環境影響、模仿與訓練而來的。
在市場上,行銷人常常被戲稱為「行銷全能打雜王」——寫文案、跑廣告、做社群、剪影片、談合作、辦活動、SEO、分析數據......什麼都要會,卻什麼都不精。更慘的是,很多行銷工作薪資並不高,甚至比單一專業技能(如工程、設計、財務)低,這讓很多行銷人開始懷疑:行銷到底是「專業」還是「雜學」?
「明明知道該做什麼,卻總是拖延?」「有些人規劃得超完美,但就是不去做?」「為什麼有人目標一設定,就能全速前進,而我卻卡關?」這些問題,幾乎是每個人都遇過的——我們都曾經有計畫,但最終沒有落實,而身邊總有一些人,似乎天生具備 「說做就做」的執行力。這背後到底是心理習慣的問題,還是性格上的...
人是怎麼一步步「爛掉」的?很多人並不是一天之內突然廢掉的,而是一點一點地滑向深淵。當你發現自己: 無目標 & 無動力,沒有長期想做的事情,對未來沒有期待,變成「一天混一天」的狀態。失去學習 & 成長的興趣,對任何事物提不起勁。活在「夠用就好」的思維裡,放棄精進與挑戰...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幾天看到有落淚挑戰所以就來分享一下從小到大落淚的原因
▉不是世界太糟,是你忘了自己 「你的不開心, 很多時候不是世界太糟糕, 而是因為你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 這句話一語道破了許多人疲憊與失落的根源。 我們總是在意他人感受、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卻忘了自己也是人生故事裡
各位愛美的女孩們!隨著天氣漸暖,是不是也開始想換上輕盈飄逸的裙裝了呢?說到裙裝界的百搭常青樹,「長裙」絕對榜上有名!它不僅能完美修飾身形、隱藏在意的小缺點,更能輕鬆駕馭各種風格,無論是溫柔仙氣、休閒率性、知性優雅,還是個性潮流,一條對的長裙就能讓你輕鬆變身!
這幾天看到有落淚挑戰所以就來分享一下從小到大落淚的原因
▉不是世界太糟,是你忘了自己 「你的不開心, 很多時候不是世界太糟糕, 而是因為你總是把自己放在最後。」 這句話一語道破了許多人疲憊與失落的根源。 我們總是在意他人感受、扮演好每一個角色, 卻忘了自己也是人生故事裡
各位愛美的女孩們!隨著天氣漸暖,是不是也開始想換上輕盈飄逸的裙裝了呢?說到裙裝界的百搭常青樹,「長裙」絕對榜上有名!它不僅能完美修飾身形、隱藏在意的小缺點,更能輕鬆駕馭各種風格,無論是溫柔仙氣、休閒率性、知性優雅,還是個性潮流,一條對的長裙就能讓你輕鬆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