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壺與商品壺的區別
我找出在奇摩網站賣場目前在銷售的兩種大陸早期紫砂壺(如下附貼圖),可以大致比較出〔名家壺〕與〔商品壺〕的基本差異來:
1.已故中國大陸〔研究員級工藝美術師〕李碧芳(1939 -2004,師從朱可心大師)所創作的紫泥《碧泉壺》與《藝瓢壺》。
2.70年代中國紫砂工藝廠為因應外銷任務,開始在壺底蓋上〔中國宜興〕製造底款,於80年代中後期的〔文革壺〕使用最多,所示這把綠泥壺即被稱為《水平壺(標準壺)》。
3.前者做工細緻、曲壺線條造型優美,壺把分別用飛龍與倒耳的不同形狀,除了可呈現出整體的設計美感,也有在使用上、平穩流順的功能;此外,石瓢壺壺身上面,有中國陶藝雕刻家吳鳴的書銘,更是讓此〔藝瓢壺〕作品增色不少。
4.後者〔水平壺〕是當年時代的量產商品,壺體分大小只有注水容量不同的差別;但因彼時陶工或匠師不得在壺上落下私人印款,至多蓋個便章方便管理而已。這種標準壺我曾經用台幣幾百元買過兩支,個人泡茶後的心得,除覺符合力學出水順暢,其實,並比不上台灣的岩礦,或是鶯歌以及潮州傳統手拉胚壺的堅固耐用;當然,紫砂泥料的含礦成分,還有窯燒後的形成透氣特性(號稱會呼吸的雙氣孔),被認為最宜泡茶,能够釋放出不同種類、乃至茶葉好壞的醇香韻味來,致〔宜興紫砂壺〕名聲遠揚,則另當別論(灌漿模造壺或者染色壺並不在此列)。
如炬
2025.3.17
PS..收藏壺也是種〔生活美學〕(但不要〔玩物喪志敗家〕)。圖示那把綠泥水平壺的壺蓋內,就有〔挺初〕便章型兩字,料是現高級工藝美術師何挺初(1940 - 師從吳雲根、裴石民)早年在一廠所做的。我也有大小兩把同樣綠泥的標準壺,記得有次小壺因高溫裂縫,玩壺高手朋友曾教我用蛋清塗上(的確有用),現束之櫃內當擺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