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權的牢籠:限制與壓迫下的男性與女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來與友人聯天時常提及「父權」,以前不察時還以「身處父權體制為樂」,認為那句「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是女性所能擁有最大的幸福,現在再回想,自己竟如此愚昧而不自知。


查資料時看到,原始社會皆是母系,生產的發展和私有制的出現,是母系轉化為父系的關鍵因素。隨著農業與畜牧業的發展,男性除生理體能上的優勢,又無生育負擔及家務之累,自然居於主導地位。


經濟地位決定社會地位,男性成為財富的主要創造者、社會和家庭的主宰,財產由確定生父的親子繼承,女性淪為男性的附庸。


以男本位思考而產生的想法,限制女性的自由、平等和機會。其中最驚訝莫過於「渣」的定義,一直以為「渣」只意指:劈腿、出軌、


不忠、不誠實。其實渣的定義更為廣博,渣解釋為:「父權主義對女性的抽象化:將女性視為抽象群體,忽略個體差異;工具化:將女性視為工具,滿足男性需求和慾望;客體化:將女性視為物體或物品來對待:冷暴力:使用非身體暴力的方式對待女性;道德綁架:使用道德觀念限制女性自由與權利;PUA:以策略搭訕女性的行為;施愛刑:以對女性的愛作為控制手段;雌競誘導:創造女性間的對立與矛盾。」


越理解父權,越發現父權不僅壓迫、限制、規範女性,亦給予男性一個巨大的「你該如此」的框架。所有人不分性別都該活在這一套標準下,男性看似是受益者,但從另一角度看,亦是受害者。「男生就該有男生的樣子、男兒有淚不輕彈」強壯、勇敢、威嚴⋯⋯除了女性,父權亦忽略男性的個體差異。


父權制度帶來競爭、攀比,造成人們的內耗、焦慮,它就像一個隱形的、巨大的牢籠,人們身處其中不自知,但總會有一個人,脫離他「應該」的位子,向外探索,直至撞到牢籠禁錮的終點。用生命去撞,擦出的火花會開出絢爛的煙花,煙花炸出一道裂痕,再從裂痕裡生出花來。


-撰寫於2024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申諄的心靈秘境
2會員
16內容數
一個人的文字,最能代表一個人的真。 在文字裡漫遊,也獲得了些許成就: 2017年,白楊先天大道第16屆全國聯合徵文-大專組-第二名; 2023年,國軍第57屆文藝金像獎-文字類-短篇小說組-金像獎。
2025/05/18
本文回顧過去一年,反思個人成長與社會期待的落差,並探討「後悔」的情緒與其對人生決策的影響。作者坦承在某些方面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例如英文學習、閱讀和存款,但同時也肯定自己走出不快樂的婚姻,並選擇忠於自我。文章以平實的文字風格,真誠地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掙扎與成長。
Thumbnail
2025/05/18
本文回顧過去一年,反思個人成長與社會期待的落差,並探討「後悔」的情緒與其對人生決策的影響。作者坦承在某些方面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例如英文學習、閱讀和存款,但同時也肯定自己走出不快樂的婚姻,並選擇忠於自我。文章以平實的文字風格,真誠地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掙扎與成長。
Thumbnail
2025/05/11
這篇文章探討作者作為INFJ人格類型的心路歷程,從早期對MBTI人格測驗的誤解,到後來理解INFJ人格特質與自身成長環境的關聯。文章提及作者的成長環境較為嚴苛,缺乏愛與鼓勵,但藉由閱讀找到救贖,並肯定INFJ人格的獨特性。
Thumbnail
2025/05/11
這篇文章探討作者作為INFJ人格類型的心路歷程,從早期對MBTI人格測驗的誤解,到後來理解INFJ人格特質與自身成長環境的關聯。文章提及作者的成長環境較為嚴苛,缺乏愛與鼓勵,但藉由閱讀找到救贖,並肯定INFJ人格的獨特性。
Thumbnail
2025/05/04
一位母親在孩子三歲生日這天,感性地回顧孩子成長的點滴,並聯想到阿茲海默症與靈魂轉世,闡述放下過去才能迎接新的事物,以及生命片段將永遠存在宇宙間的體悟。
Thumbnail
2025/05/04
一位母親在孩子三歲生日這天,感性地回顧孩子成長的點滴,並聯想到阿茲海默症與靈魂轉世,闡述放下過去才能迎接新的事物,以及生命片段將永遠存在宇宙間的體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女性主義×母職實作 從懷孕到哺乳、從伴侶到社會 媽媽們要奪回屬於母親的權利! 媽媽,是懷胎十月產下孩子的女性、是為了孩子犧牲奉獻的偉大角色、是操持一切大小事的多工職業,卻也是……最容易被罵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要不試試當一位「女性主義媽媽」?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親愛 女人」是描述具有母性的女人。她在生命過程經歷相戀、婚姻、或為人母親等人生階段,在思想上所發揮無論是傳統、或是女權意識型態上,發展對待自己所愛的各種行為表現。以其堅毅及內斂的性格,表達、流露出內含母愛的感情。還有為母則強的人生百態.....即使性別相異,卻值得省思。
Thumbnail
「親愛 女人」是描述具有母性的女人。她在生命過程經歷相戀、婚姻、或為人母親等人生階段,在思想上所發揮無論是傳統、或是女權意識型態上,發展對待自己所愛的各種行為表現。以其堅毅及內斂的性格,表達、流露出內含母愛的感情。還有為母則強的人生百態.....即使性別相異,卻值得省思。
Thumbnail
本來不太敢分享這篇,怕寫得充滿偏見,但想挖掘的也真的是兩種文化中母性的刻板、傳統印象。 以前不覺得母性有什麼好,甚至覺得中華文化提倡的母性背後的意義頗為恐怖,最好不要跟它扯上關係。...
Thumbnail
本來不太敢分享這篇,怕寫得充滿偏見,但想挖掘的也真的是兩種文化中母性的刻板、傳統印象。 以前不覺得母性有什麼好,甚至覺得中華文化提倡的母性背後的意義頗為恐怖,最好不要跟它扯上關係。...
Thumbnail
線上教學、男性廚藝教室體現在數位及平權時代,不去公司上班便會與社會脫節的觀念顯然不成立。另外以性別區分家務責任亦是弔詭,現今雙薪家庭、多元成家等家庭結構不佔少數,已非男獵女織組成的原始社會,遑論「會煮菜可以嫁了」此類利他藐視個人價值和無稽成家必要條件的觀點。
Thumbnail
線上教學、男性廚藝教室體現在數位及平權時代,不去公司上班便會與社會脫節的觀念顯然不成立。另外以性別區分家務責任亦是弔詭,現今雙薪家庭、多元成家等家庭結構不佔少數,已非男獵女織組成的原始社會,遑論「會煮菜可以嫁了」此類利他藐視個人價值和無稽成家必要條件的觀點。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
Thumbnail
這幾天每日持續跟著書中做練習,今日檢視自己的骨盆模式,看看在以下議題上,自己是如何詮釋與定義 對女性角色既定期待:照顧家庭、包辦大小事、犧牲、奉獻、包容 社會上:附屬於能力比較好的男性,女人不重要(自覺現在女性力量逐漸連結合作之力) 養育孩子:女人的職責,失去自由,孩子發展好壞和女人大有關係。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
Thumbnail
從前封建父權時代男性要面對的挑戰與嘲笑幾乎都來自男性,現代女性話語權解放後譏笑男性的人成了雙倍,男人的心理壓力也成了雙倍。 男兒身的我雖備感壓力,但也不想倒回至父權時代,因為那確實有很多對女性的壓迫。 女權即便在較開發的國家裡都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更別說在台灣這個只有30幾年的年輕民主政體,首要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