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最初只是空間,當其無,能有室之用。然後是夠大的空間,有風流講究的空間,有四方區隔的空間,有上下區隔的空間,有不同作用的空間,還有能移動的空間,空間這一概念也能三生萬物。而空間本身能發生的意義卻不僅因那個無,也不是單一的有,是認知跟建造空間的生命所賦予,也是這空間與生命共同演化的結果。可以是空間內上演生命的遞嬗循環,可以是生命經歷空間的歷史堆疊。
就像人能從自然中挖掘細節、統計而格物致知,走往公理的層次,空間建構的法則鋪開了琳瑯滿目的章節,這些章節之間的關係也應如複雜空間般既有主從性亦有遞迴性。所以是這樣嗎?
- 循序性的結構 - 元素前後單向性啟動
- 遞迴影響的結構 - 互相增強或互相減弱
- 因果性的結構 - 局部性或全域性系統與環境交叉結果
- 高度相關的結構 - 互相牽動而規律不明
- 完全無關的結構 - 互不影響元素
- 被動性的結構 - 死物
- 主動性的結構 - 人、機關
- 生命長短不一的結構 - 元素生命週期影響系統生命週期
相關性是終極學問的一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