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思考能力、成就的定性定量表達

銘墾-avatar-img
發佈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整理履歷以來兩週了,為了求生開始掙扎著要讓自己能適應到更多可能的場域。進行transformation的過程中,有時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充滿幻覺,但是客觀的整理上即便還沒能直接到很落地式的連結,也的確能察覺到許多以前因為無知犯的錯誤。目前可以整理出兩個大方向:

  1. 大人學提到要把履歷當作廣告,所以履歷的內容是應該要
    • 帶有強烈直擊力的slogan
    • 以共通專有名詞為基底的能力定性
    • 以帶有意義性的表達(包含數字)對能力跟成就作定量
  1. 不同工作間背後相同處的可轉換性(meta level)
    • 以IT管理來說,用主動跟被動相對性作分類,可以分出四層
      • 設備軟體(主動) 與 設備硬體(被動)間的關係
      • IT專員 (主動) 與 設備(被動)間的關係
      • IT主管 (主動) 與IT專員(被動)間的關係
      • CIO (主動) 與 IT主管 (被動) 間的關係

到四層我想是差不多了,到C level的策略階級就會有各種非IT技術本質的考慮了。我的能耐該是在2~3階之間。第二到第三層算是在Project management跟maintenance plan的複雜性升級,特別第三層是多加了IT staff lifecycle的特殊性。

以技術服務來言,用管理作為核心也可以分出幾層

    • 研發層
      • 開發流程管理 - PJM
      • 開發品質管理 - 測試
      • 生產品質管理 - 工廠(硬體)、特定架構(軟體)

這其中掛名工程師的人雖然硬性需要特定技術,但產生價值的點還是打在形成的力量如何系統性的確保成果上。即便是QA專員個體,談到像是覆蓋率這樣的專有名詞也無非是想要體現系統化管理能耐。以當年Unihan的PJM來說,貌似是第三個最重要,再來是第一個,第二個則leverage SQA lead/member,當時的我作CE產品測試,則是第二個擺第一位然後是第一個跟第三個,但顯然第一個離business最近,因此到蘇州產線上進行RD team間協調成功讓量產順利的過程,價值是透過排除流程管理間的困難,在關鍵時刻維護了業務跟公司的reputation。成對映到project life cycle是在task execution/removing barriers.

    • 銷售層
      • 守備範圍管理 - 產業別、地域別、對應相關法規、最適經濟規模等等
      • 通路管理 - 通路商(distributor, SI)、協力廠商(cabling, power...)
      • 解決方案管理 - 那些帶有感性的故事中發生的需求都在哪呢? 能怎麼去應對、發現、解譯。

某電視台的案子從一開始一邊賣一邊出問題,甚至都驚動高層,一整個月都處理不完,到最後居然能拿到新的大單。除了業務手段高超,中間的難關也要先過去;所謂中間的難關,抽象層面才能找到它的意義,就是這要是一個感人的故事! 包含我們怎麼一起奮鬥,找到我方的問題,順便定位他們潛在的問題,又充分理解他們的環境跟需求。我方的問題至少能有好的workaround是第一要件,再來是定位他們潛在的問題,成為他們的收穫,成為一份人情跟我方能力上的肯定;最後是中間交流過程中發掘的系統環境訊息,既然他們提供了,就是他們付出的成本,期待則是在前者都成立的狀態下我方未來可以據此提出更多貢獻的可能。所以新的訂單可以視為上述三者(解決問題、提供資訊、了解環境可能性)以某種比例統合後的力量再加上業務提供的優質商業架構才得到成功。

    • 售後服務層
      • 案件的生命週期管理 - 發派原則(如B2B, B2C不同或技術不同)、escalation原則、結案原則

服務品質管理 - 談合理的單次回應時間、結案總時長、問題/需求定位的準確度、既有資源運用效率、表達的親和性等等;特別前面兩者有觀感問題甚至合約問題,但是後面很容易有定性而不夠定量的問題。可以有怎樣的演算法搭配AI工具作有效處理嗎? 即便不行,代表有文化素養差異、文章能力差異無法強求更高境界,人治的部分就需要有人當model提供calibration. 只是calibration的重要性又該如何看待呢?

      • 服務量能管理 - manpower跟life cycle (換組、轉職、離職等,不確定能不能這樣概括)
      • 新服務導入 - 新產品/解決方案導入(新型號、新功能)、新服務流程導入(online chat、online shop...),涉及新技能學習、新窗口對應、值勤規則、任務流程等


先這樣吧! 排版感覺很爛像小學生,也應該要轉換成立體結構的視覺化呈現,如果能練到有動態的就更好了。然後這個framework應該要有更精確形容的細節,也許努力寫到一個程度再回頭PMI或Google 教材會更有體會。很多結構性理解大概是在上一間公司那半年跟上上一間公司那最後兩年整合起來,但也到了這時兵臨城下,又有大學同學的啟發才硬逼自己重構。But.....Dr. John Vervaeke的認知科學課恐怕也有根本性的影響,因為我現在才care enough。而如果某些行業的職務看來屬性適合,但我不夠care,那恐怕也不穩當,因為那樣我就發現不了最相關的那些重點。care enough, safe enough, get paid enough, 這樣也是要能組成穩定的afforance才行,既iterative又recursive的過程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0會員
20內容數
誠實紀錄所思所想以為文字訓練,公開記錄以為勇氣訓練。
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公平談的是同一把尺,公正是尋求適當的尺。找到標的去說明兩者不同並不難,難在沒有適合所有場景的標準,沒有能讓所有人都信服的標準。 公平說穿了就是規則,但凡一體適用,就算公平。但尺永遠有挑的過程,那麼是誰挑的呢? 又為什麼那樣挑呢? 怎麼證明誰提出的最公平呢? 所以看事情的時候分出公平跟公正本來就只是
2025/05/01
公平談的是同一把尺,公正是尋求適當的尺。找到標的去說明兩者不同並不難,難在沒有適合所有場景的標準,沒有能讓所有人都信服的標準。 公平說穿了就是規則,但凡一體適用,就算公平。但尺永遠有挑的過程,那麼是誰挑的呢? 又為什麼那樣挑呢? 怎麼證明誰提出的最公平呢? 所以看事情的時候分出公平跟公正本來就只是
2025/03/27
最早空間就只是空間,然後是夠大的空間,有風流講究的空間,有四方區隔的空間,有上下區隔的空間,有不同作用的空間,還有能移動的空間。量變轉質變,就需要考慮結構、材質、強度、有機性。而空間建構的法則能鋪開琳瑯滿目的章節,這些章節之間的關係也應如複雜空間般既有主從性影響關係亦有遞迴性的影響關係。所以是這樣嗎
Thumbnail
2025/03/27
最早空間就只是空間,然後是夠大的空間,有風流講究的空間,有四方區隔的空間,有上下區隔的空間,有不同作用的空間,還有能移動的空間。量變轉質變,就需要考慮結構、材質、強度、有機性。而空間建構的法則能鋪開琳瑯滿目的章節,這些章節之間的關係也應如複雜空間般既有主從性影響關係亦有遞迴性的影響關係。所以是這樣嗎
Thumbnail
2025/03/21
許多年前就開始整理職涯的階段,那時是認知第一階段是技能,第二階段是任務獨立作業,第三階段是政治。第一階段是技術操作,像學徒一樣;第二階段短則兩年長則三年,會變成師傅;第三階段很大,就是你跟誰組隊打大的,進入政治階段。 我政治階段真正開始成長是從presales開始,因回鄉而停頓,但整理經歷的過程從
2025/03/21
許多年前就開始整理職涯的階段,那時是認知第一階段是技能,第二階段是任務獨立作業,第三階段是政治。第一階段是技術操作,像學徒一樣;第二階段短則兩年長則三年,會變成師傅;第三階段很大,就是你跟誰組隊打大的,進入政治階段。 我政治階段真正開始成長是從presales開始,因回鄉而停頓,但整理經歷的過程從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目標和計畫都很明確,卻依然有所猶豫...這應該是每個人在職涯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困境。找個人聊聊吧!有時,答案就在我們自己心中。
Thumbnail
目標和計畫都很明確,卻依然有所猶豫...這應該是每個人在職涯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困境。找個人聊聊吧!有時,答案就在我們自己心中。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價值和對工作的期許,並對未來提出了一些思考。
Thumbnail
年紀見長體會越深,人生有得必有失,檢視過去與現在,覺察內心真正的渴望,哪些事情會共頻共振的線索,及早佈局下一個機會,以宏觀的視野來盤點職涯,想像5年後希望的生活,避免只聚焦單點,易陷入思考盲區,不妨試著將點串成線與面。
Thumbnail
年紀見長體會越深,人生有得必有失,檢視過去與現在,覺察內心真正的渴望,哪些事情會共頻共振的線索,及早佈局下一個機會,以宏觀的視野來盤點職涯,想像5年後希望的生活,避免只聚焦單點,易陷入思考盲區,不妨試著將點串成線與面。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新進公司的挫折與成長心路歷程,紀錄了工作初期的蛻變過程,勇敢面對挑戰並成長茁壯。
Thumbnail
新進公司的挫折與成長心路歷程,紀錄了工作初期的蛻變過程,勇敢面對挑戰並成長茁壯。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