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發生在週末下午的故事。
小芳正在廚房炸雞塊,炸到一半,油鍋突然「啵!」地一聲,熱油濺出來,直接噴在她的手背上。一秒鐘都不到,皮膚立刻紅腫起泡,痛得她當場尖叫出來!慌張之中,她衝去找媽媽,媽媽一邊拿牙膏,一邊說:「趕快塗上去,這樣才不會起水泡!」然後鄰居阿姨也衝來參一腳:「不行不行,要拿醬油!我以前都這樣弄,超有效!」
你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這一切,看似關心,其實都是錯的! 😰
燙傷,尤其是熱油或熱水造成的,初期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導致感染、組織壞死,甚至留下永久疤痕!
所以今天這一篇,我想用小芳的故事,陪你一起學會:
✅ 什麼是正確的燙傷處理方式?
❌ 哪些偏方千萬不要用?
🆘 什麼時候應該馬上就醫?
小芳痛到眼淚直流,把牙膏狠狠地擠在手上。
冰冰涼涼的感覺,好像有一點點舒服,但其實那只是「暫時麻痺了神經」,根本不是治療!
事實上,牙膏裡面的成分可能會刺激受傷的皮膚,甚至讓醫生在清創時更難處理。
而且,她媽媽後來還說要「用醬油潤一下皮」,那更不行了……
回到故事,小芳的弟弟阿傑倒是機靈,他學過校園急救,立刻說:
「姐,別再塗那堆有的沒的,快跟我來,我教你正確做法!」
👉 把燙傷的地方放在流動的冷水底下沖 10 到 20 分鐘
👉 如果沒有水龍頭,就用瓶裝水慢慢沖 👉 目的:帶走熱能、減少組織傷害
👉 燙傷後會快速腫脹,如果不先拿掉,可能會卡住血液循環!
👉 水泡是身體自然保護傷口的方式,千萬不要戳破或撕皮
👉 如果不小心破了,就要注意消毒和包紮,防止感染
👉 拿無菌紗布、乾淨的紗布巾、衣物蓋住傷口
👉 不要塗藥膏或油脂,等醫師評估後再處理
👉 如果符合以下情況,請不要硬撐,直接去急診!👇
阿傑發現,小芳的手不只紅腫,還起了兩個大水泡,而且面積比手掌還大。這時他知道,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了!
✅ 第一件事:沖水!沖水!沖水!(沒其他更有效的方法)
✅ 千萬不要亂塗偏方!會讓傷口更難處理、更容易感染!
✅ 有水泡、深層傷、面積大的燙傷,一定要去醫院處理!
✅ 正確處理早一點,疤痕少一點,痛苦也少一點!
小芳那天乖乖去了急診,醫生幫她上了敷料、開了口服藥,還教她怎麼換藥。
一週後,她的手癒合得不錯,只留了一點淡淡的痕跡。她說:「幸好我沒聽媽媽的塗醬油,現在想想真的好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