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歲║2025《鐘樓怪人》25週年世界巡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5音樂劇《鐘樓怪人》25週年世界巡演節目冊

2025音樂劇《鐘樓怪人》25週年世界巡演節目冊

音樂劇《鐘樓怪人》,改編自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同名小說,最初為法裔加拿大詞作家呂克·普拉蒙東(Luc Plamondon)與義大利作曲家理查‧科強特(Riccardo Cocciante)所創作。以1482年、正值文藝復興前期的巴黎聖母院為背景,勾勒出動人、卻也令人難過的一齣悲劇。音樂劇《鐘樓怪人》於1998年9月16日在巴黎首演,並於2005年第一次來台灣演出。音樂劇《鐘樓怪人》,改編自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同名小說,最初為法裔加拿大詞作家呂克·普拉蒙東(Luc Plamondon)與義大利作曲家理查‧科強特(Riccardo Cocciante)所創作。以1482年、正值文藝復興前期的巴黎聖母院為背景,勾勒出動人、卻也令人難過的一齣悲劇。音樂劇《鐘樓怪人》於1998年9月16日在巴黎首演,並於2005年第一次來台灣演出。

前些日子剛好在網路上,法文音樂劇《鐘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來台演出的消息。

約莫從學生時代,便聽過有名的《大教堂時代》(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一首由劇中詩人葛林果利吟唱,來揭開整部音樂劇的曲目。當時也是一聽再聽,存在當時的mp4裡面,陪伴過無數的讀書時光。

在這邊附上《大教堂時代》(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YouTube連結,還沒聽過的讀者們也可以聆聽。

雖然不是第一次來台演出,但往往總是聽聞消息時,因著忙碌、距離、或經濟考量等因素,從未真的在現場觀賞過演出。

開始工作了,加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這樣的易達距離,真的只想趕快訂票。本來同行友人覺得從票價低下訂就好,我也無太大異議。殊不知後來揪團狀況,出現一點變動,觀看時間又討論了一下,等到真的要訂票的時候,票價較低的區域也已經完售了……,因此後來也是買了稍高價位的。往好處想的話,是買了一個更好的觀賞體驗與回憶。但若是真的有經濟考量的觀眾,也建議多留意票價售出狀況、與提早訂票了。


當天下班後,便儘快地前往衛武營。

以往都是搭捷運前往,第一次開進地下停車場。一般民眾會導引到地下2樓停車,此時發現居然有可以直接對應個演藝廳的出入口,也可以直接驗票!這真的對於開車來的民眾很方便。而持票觀眾亦享有停車優惠(5 小時,計80元)。

在地下2樓驗完票之後,接著來到了2樓大廳。大廳有人物看板和音樂劇《鐘樓怪人》的看板矗立,不少觀眾在拍照或與之合照。

當天有販售節目冊、紀念資料夾、紀念徽章、DVD、和CD等周邊商品。此外亦有線上問券可以填寫,於中場休息或表演結束可以兌換小禮物(數量有限)。但聽說在中場休息時間,就被兌換完了,手腳太慢的我只能覺得惋惜了。


節目本身很令人驚艷。

隨著熟悉的歌曲在耳畔響起,進而帶出了整個音樂劇。

主角群、特技舞者、及舞者表演都很專業。各個角色以歌聲對話、並推進著劇情前進;舞者們在不同場景中,呈現出大場面或是主角們的心境,加強了整個劇的張力。

音樂本身就能演繹出很強大的畫面。再搭配舞蹈,每個場景的氛圍、角色的情緒─無論是歡喜、悲傷、憤怒、恐懼,都能被呈現地相當到位。

演員和舞者們都是一流,有名的音樂劇與小說劇情,就這樣完美地呈現在眼前。


而敬業態度也是一流。散場聽到其他觀眾,正在耳語:「即便舞台燈光已暗,科西莫多的走路還是維持一拐一拐的……」。想起艾斯梅拉達在暗幕之後,依然維持著角色的動作直至離開幕前,不禁暗自認同上述的對話。


這是一齣很精采的音樂劇,完全不負「經典」、「鉅作」、和「指標性」這些冠在它身上的形容詞,以及這齣戲劇歷來所拿過的金氏世界紀錄、銷售紀錄、和無數票房佳績。

法文音樂劇《鐘樓怪人》目前仍在高雄演出。台北場次已經結束了,而之後會前往台中。

有興趣的讀者,相當推薦購票入場觀看。這次是udn售票網協助販售(請點我前往)。

(引言文字參考資料:本次音樂劇節目冊與維基百科)


avatar-img
6會員
38內容數
這裡收錄了一些日常軌跡, 多為照片、記敘和心情隨筆, 歡迎喜歡這些生活剪影與文句的人來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mileyseason1022 的其他內容
 來到了和女性習習相關的婦產,碰巧一開始先從同為高醫體系的小港醫院開始見習。   
  不知不覺,進到見習也過了快三個月,實則換算下來也差不多是見習第一年三分之一的時光。從第一站的家庭醫學科,進到各小科,再回到神經內科、精神科。
大四是我大學期間,花最多時間在圖書館的一年。   其實我喜歡窗邊的位子,但只要我那天還有點理智,就不會選擇這樣的座位。畢竟只要一靠窗,大概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不自覺的看著窗外,思考一些和考試完全無關的事,或是單純的放空。而以我的唸書速度,這只會讓唸不完的書,更加唸不完。  
人似乎到了一定的年紀,便會開始回想從前。探入記憶漩渦,循著那些以為早已淡去的軌跡,將深埋的瑣碎片刻,再一次的細細品味。每當思緒飄向以往,偶爾便會開始思考,當時的種種可能、與種種不可能。  
 來到了和女性習習相關的婦產,碰巧一開始先從同為高醫體系的小港醫院開始見習。   
  不知不覺,進到見習也過了快三個月,實則換算下來也差不多是見習第一年三分之一的時光。從第一站的家庭醫學科,進到各小科,再回到神經內科、精神科。
大四是我大學期間,花最多時間在圖書館的一年。   其實我喜歡窗邊的位子,但只要我那天還有點理智,就不會選擇這樣的座位。畢竟只要一靠窗,大概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不自覺的看著窗外,思考一些和考試完全無關的事,或是單純的放空。而以我的唸書速度,這只會讓唸不完的書,更加唸不完。  
人似乎到了一定的年紀,便會開始回想從前。探入記憶漩渦,循著那些以為早已淡去的軌跡,將深埋的瑣碎片刻,再一次的細細品味。每當思緒飄向以往,偶爾便會開始思考,當時的種種可能、與種種不可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縱觀歐洲國家,法國一直是文化產業的巨人,百年來湧現了大量優秀的作家、詩人、電影製作人和音樂家,特別是在 20 世紀新一代的不懈努力下,法國經歷了一場重要的文化復興,即使是在美國當道的迷幻搖滾領域,法國也絕對有與之抗衡的能力。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Thumbnail
這是一場有意思的音樂會,以「改編」為主題,呈現了西方音樂史上的音樂作品如何被改編、改編背後的思路邏輯;「改編」這件事為何重要,以及改編曲目所帶來的影響等。 盧易之受完整的音樂演奏訓練,在古典曲目之外,他勇於做更多嘗試和實踐,在這場音樂會裡,我看見他作為藝術家,在實踐自我與呈現作曲家意志
Thumbnail
某個海頓奏鳴曲被彈到忘譜的 樂句 你的聲音悄悄地...... 悄悄地爬進我耳裡
Thumbnail
曲目:影 (原唱:周深) 獨奏:林坤櫻(空靈鼓常態帶狀課程學員) 編曲/指導:米莉安
Thumbnail
日劇偶爾會出現古典音樂相關的題材,最有名的肯定是2006年播出的「交響情人夢」,簡直是音樂日劇的代表作。而暌違了這麼多年,終於在這兩年又有了我覺得值得一看的音樂日劇,分別是2023年播出的「逆轉交響樂團」和2024年播出的「再見指揮家」。
Thumbnail
清明時節黎明即起 ,餘震餘波盪漾只希望大家平安,也用音樂與視覺帶來寧靜的光影。 前幾天想到了徐志摩<再別康橋>,試了幾張自己音樂的文字視覺,如果文學經典都能透過現代得到一種創生。最近被問到是否會音樂劇,其實音樂劇的元素在於舞蹈、音樂、與戲劇,而剛好又曾經配樂過音樂劇場,也經過多年涉獵不同風格和
Thumbnail
電影《宗舖師》中的鬼頭師說道:「每一個人都要有他的主題曲,每一段時間也都要有它的插曲。當聽到那首歌的時候,就可以回到過去。」鬼頭師每次出場時都會響起某首旋律,那是他所認定能夠代表自己的一首歌,而他更認為音樂能夠讓人瞬間聯想起特定回憶片段。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縱觀歐洲國家,法國一直是文化產業的巨人,百年來湧現了大量優秀的作家、詩人、電影製作人和音樂家,特別是在 20 世紀新一代的不懈努力下,法國經歷了一場重要的文化復興,即使是在美國當道的迷幻搖滾領域,法國也絕對有與之抗衡的能力。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Thumbnail
這是一場有意思的音樂會,以「改編」為主題,呈現了西方音樂史上的音樂作品如何被改編、改編背後的思路邏輯;「改編」這件事為何重要,以及改編曲目所帶來的影響等。 盧易之受完整的音樂演奏訓練,在古典曲目之外,他勇於做更多嘗試和實踐,在這場音樂會裡,我看見他作為藝術家,在實踐自我與呈現作曲家意志
Thumbnail
某個海頓奏鳴曲被彈到忘譜的 樂句 你的聲音悄悄地...... 悄悄地爬進我耳裡
Thumbnail
曲目:影 (原唱:周深) 獨奏:林坤櫻(空靈鼓常態帶狀課程學員) 編曲/指導:米莉安
Thumbnail
日劇偶爾會出現古典音樂相關的題材,最有名的肯定是2006年播出的「交響情人夢」,簡直是音樂日劇的代表作。而暌違了這麼多年,終於在這兩年又有了我覺得值得一看的音樂日劇,分別是2023年播出的「逆轉交響樂團」和2024年播出的「再見指揮家」。
Thumbnail
清明時節黎明即起 ,餘震餘波盪漾只希望大家平安,也用音樂與視覺帶來寧靜的光影。 前幾天想到了徐志摩<再別康橋>,試了幾張自己音樂的文字視覺,如果文學經典都能透過現代得到一種創生。最近被問到是否會音樂劇,其實音樂劇的元素在於舞蹈、音樂、與戲劇,而剛好又曾經配樂過音樂劇場,也經過多年涉獵不同風格和
Thumbnail
電影《宗舖師》中的鬼頭師說道:「每一個人都要有他的主題曲,每一段時間也都要有它的插曲。當聽到那首歌的時候,就可以回到過去。」鬼頭師每次出場時都會響起某首旋律,那是他所認定能夠代表自己的一首歌,而他更認為音樂能夠讓人瞬間聯想起特定回憶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