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門。」羅賓森低聲吟誦,隨即天際應和著雷聲,大廳陷入黑暗,彷彿神聖的審判降臨。閃電劃破陰霾,照亮了彩繪玻璃中的亨利八世,他的眼神燃燒著那種特有的光芒——一個將宗教扭曲成野心工具的人的光芒。我在想,我是那位國王嗎?在制度權力的祭壇上犧牲靈魂?還是安.博林,只是另一具被權威機器碾碎的軀體,愚蠢地以為自己能從內部玩弄這個系統?
2023年9月。我以被殖民者模仿主人的精準度扮演著完美學生的角色。
「最尊敬的愛默生教授,」我會這樣開頭我的電郵,每一個字都像對我尊嚴的小小暴力,「謹呈上以供您參閱……」「這……這種你稱之為分析的怪物,」他會怒氣沖沖地說,揮舞著我最新的草稿,就像紅衣主教發現了異端邪說。「你又在讀現代主義作品了吧?我都能聞到理論的污染味!」
「不,教授。只有純粹的維多利亞觀點。」
「這個引用——天哪,你是想讓整個學界腦溢血嗎?」
「很抱歉,教授。我會按照您偏好的1987年MLA格式重新排版。」
「嗯,」他會咕噥著,似乎在皺眉下藏著一絲認可,「至少你在學。」
是的,在學。學會了權力如何通過沉默和言語來說話。學會了如何完美地戴上面具,甚至讓製作面具的人都忘記那不是真正的臉。
現在,看著窗外的暴風雨肆虐,我微笑著回憶。愛默生認為他在規訓我——不,他討厭傅柯,所以應該說是「教化」(civilise)我——還用英式拼法加上「S」,因為連我們的順從也必須正統英式化。這位老殖民者從未懷疑,在每一次模仿的行動下,都藏著嘲諷的種子。
最後,我們敲定了一個完美詮釋學術殖民的論文題目:《透過自然意象提升道德:1837年至1901年維多利亞時期自然詩歌中哲學理性主義與浪漫感性的融合》。
「太棒了,」愛默生宣告,竟然感動得擦了擦眼睛。「純粹的學術成果,未受時髦政治或大陸理論的污染。這才是我們這個領域需要的。」
「這是我學術發展的分水嶺時刻,」我回答,小心地用正統的英式發音清晰地吐出每個音節。
「你看?你現在說話也得體了。不再有那種加州腔調了。」
「是的,教授。我學會了,正確的思維需要正確的言語。」
每一句話都是雙面間諜,每一個動作都是我私人戰爭中的游擊行動。讓他以為他贏了。讓他相信他的教化使命已經成功。我們總會學會說兩種語言:一種是給主子聽的,另一種是給自己的心聽的。
同時,我像一個有罪的人躲避告解室般避開了柯薩科娃所在的走廊,但仍保持著我的監控網絡活躍。塞弗勒斯和其他學生會錄下她的課,隨意地在對話中提到我的名字,就像在黑暗水域裡撒餌。
「你該看看她的表演,」塞弗勒斯拉長語調,進入他的戲劇模式。「有人問到你的理論框架,她就開始了一段完全俄羅斯風格的獨白,講什麼早晨的霜裡包含了所有可能的思維模式,卻在我們完全理解之前融化了。」他完美模仿了柯薩科娃的口音。「『就像普希金明白尤金.奧涅金的真正本質不在於他的行為,而在於他選擇之間的空隙,我們必須考慮缺席如何塑造存在於學術話語中。』」
他為了戲劇效果停頓了一下。「然後有人直接問到你的作品,哦,天啊——她徹底進入了羅亭模式。『導師與門徒之間的關係,就像河流與雨水之間的關係。誰能說清哪裡是一個的終點,哪裡是另一個的起點?也許所有的智識發展都只是想法從一個頭腦蒸發,再凝結到另一個頭腦的無盡循環。』然後她請所有人吃她那紅色的果醬,開始談起杜思妥耶夫斯基的貓。」
2023年10月的一個特別寒冷的夜晚,尤金的電話打來。他正在等待德國簽證,提到一個新認識的朋友時語氣明亮了起來。
「近代史研究所還有另一位張博士——剛從德國回來。他告訴我關於去德國讀書的基本常識。我們還談到了1937年陶德曼的調停。一位德國外交官試圖阻止一場戰爭,雖然失敗了,但至少努力過。這讓我想起詹姆斯那晚在湖邊說的話,關於如何論心還是論跡的問題。」
他的聲音帶上了那種我總讓我不安的牧師語氣。「我一直在想——道德相對主義仍然很危險,但我們是否可以因為一個人的行動失敗就否定他的全部價值?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寫道:『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
大陸間的靜電裡,隱含著一個意指:我之前對愛默生的失敗抵抗是有價值的,因為心是純潔的,但現在……
「尤金,」我打斷他,「我們有些人已經沒辦法只用心來被評價了。」
「但這正是——」
我掛斷了電話。宿舍牆上的鏡子映出了我的臉——我的臉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像愛默生了?同樣緊抿的嘴,同樣算計的眼神。同樣是那種將權力誤認為正義的神情。
我的拳頭揮下時我甚至還沒意識到自己動了。鏡子碎裂,血液與我成為的反射碎片混合在一起。疼痛是如此清晰,令人清醒。每一滴血都像在償還一筆永遠無法付清的債務。
但天啊,這感覺真好。好得像當初在拉斯維加斯時一樣。好得像給那些大一新生打低分時一樣。好得像每一次小小邪惡的行動過後你說服自己只是按照腐敗系統的規則行事時的那種快感。
「論文壓力?」吉姆隨口問道,已經拿出了他的急救箱。「你需要更健康的紓壓方式,兄弟。加入我的拳擊俱樂部吧。或者,嘿——校園裡總有抗議活動可以參加。比如抱怨餐廳鹽放太多,或者由土耳其教授教希臘文。挑個理由就行。」他一邊替我包紮手,一邊笑著說:「記得挑美式足球隊輸球的時候,這樣會有更多的人陪你打碎窗戶。」
他離開後,我發現自己陷入了瘋狂的分析中。他提議拳擊——他是否認為我是純粹的體力型,無法進行智力升華?這是他潛意識裡說我只屬於暴力領域,而不屬於學術討論的方式嗎?至於餐廳的食物——他是不是在暗示我沉迷於口腹之欲,卡在某種原始發展階段?他特別提到鹽——這是否在影射我性格中的苦澀?那位教希臘文的土耳其教授——他是否也把我視為一個文化的冒牌貨,一個教著自己無權聲稱的理論的騙子?
每一個字都成為需要診斷的症狀。甚至他隨意的一句「兄弟」——是在強調我缺乏學術上的精緻嗎?而他那隨身的急救箱——是否意味著他認為我本質上就是自我毀滅的類型?在他眼裡,我是否只是另一個刻板印象——那個被挫折壓垮的研究生,那個隨時爆炸的學術火藥桶,那個不成材的知識分子?
我盯著書桌上的筆記本,一張AI生成的照片映入眼簾——那是我在安迪表兄的公司工作時創造的,照片裡是我和薇琪站在自由女神像前,我的手搭在她的腰上,我們都微笑著,彷彿真的屬於那裡。如果她現在看到我會怎麼想?那個曾經引用華茲華斯的熱情研究生,變成了這個滿是算計和妥協的怪物?哦,不,薇琪,我比那更好。一旦我拿到終身教職,我就會恢復正常。
你不相信我?好吧,那也沒關係。如果我要下地獄,那就讓它變成一場派對吧。
我再次打開了AI影像軟體。波希米亞公主先來——我的拉康式理想自我,那個我未能成為的革命精神,定位在我的幻想結構中正確的位置:永遠在手不可及之處,永遠在審判我。她那狂野的頭髮會在曼哈頓的陽光中飛揚,她的目光既邀請又譴責——完美體現了那位令人渴望的他者。
接著是那個綠衣女子,我神秘的阿尼瑪形象,看穿我學術人格的知性女性。她會站得稍遠一些,微笑中透著無法觸及的智慧——拉康的「小客體a」的化身,永遠難以企及。
那麼艾瑪呢?純粹是為了出於怨恨的選擇,將我對湯姆的敵意轉移到他的慾望對象上。我會把她放得最靠近我,但在心理空間中最遠——完美地象徵了虛假的親密關係。
我只需要她們的照片。只需幾張參考圖片來餵給算法。波希米亞公主的社交媒體應該很容易找到。艾瑪的Instagram是公開的——她和湯姆完美的義大利假期會提供大量素材。那個綠衣女子可能會比較棘手,但靠深度學習技術……
為什麼要停在這裡?AI可以做更多,遠遠更多。
接下來是格蘭莉雅——我在拉斯維加斯的抹大拉的瑪利亞,我個人神話中的神聖妓女原型。我還留著她那張帶有荒謬職業照的名片。算法可以清除那些霓虹燈反射,把她置於曼哈頓的黃金時刻。不會放得太靠近我——她象徵著商業與慾望的交匯點,我的學術偽裝在現實經濟的沖擊下瓦解的地方。
還有柯薩科娃……哦,對,年齡回溯算法可以抹去二十年,展現她被美國學術界刻下皺紋之前的樣子。她是我的比阿特麗絲,不是帶我穿越天堂,而是領我經歷理論的地獄。我會把她稍微安排在群體的後方,用她那個端著果醬和引用時的神秘微笑凝視一切。
這是我學術心理劇的完美後宮:波希米亞公主作為革命良知,綠衣女子作為神秘智慧,艾瑪作為借來的勝利,格蘭莉雅作為具象化的卑微慾望,而年輕的柯薩科娃作為智識的誘惑。每一個角色都按照我心理損傷的幾何排列得完美無缺。
我開始像準備一場學術研討會的報告一樣分析這個構圖:《男性學術幻想的空間組織:數位願望實現的後結構主義分析》。引用穆爾維的男性凝視、巴特勒的性別表演、齊澤克的意識形態幻想……
天啊,我連變態都無法不加上一個理論框架了。我開始聽起來像愛默生——連自己的欲望都要分析成學術形式。
但我仍繼續調整影像,一像素一像素地修改,像一位瘋狂的神重新安排他個人的萬神殿。自由女神像會矗立在我們所有人背後——一個虛假承諾的完美象徵,自由被擁有腐蝕,理想變成了Instagram上的瞬間。
在某個平行宇宙裡,這張照片是存在的。在某個地方,我是一個可以毫不諷刺地把這些女人聚在一張照片中的人。在某個地方,我不忙於將自己的墮落理論化。
但在這個宇宙裡,我只有AI、怨恨,以及將慾望轉化為論文素材的天賦。
是時候創造我的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