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條旗下〔五〕軍營之外—美軍生活日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960年代,台灣仍籠罩在戒嚴的陰影下,街頭巡邏的憲兵、嚴格的宵禁與低調保守的社會氛圍,使人們的生活顯得拘謹壓抑。然而,當美軍顧問團隨著美援計畫進駐台灣時,這座島嶼的某些角落,開始出現截然不同的風景。

天母‧陽明山:美軍的生活日常

白天,信義路上的車輛來來往往,偶爾可以看到幾輛吉普車駛入營區,車上坐著戴墨鏡的美軍軍官。

他們的身影,成了台北街頭的一部分。

這些軍官,大多住在陽明山與天母的美軍宿舍區,習慣在休假時到天母的美軍俱樂部喝杯酒,或帶著家人到「美僑俱樂部」(American Club)游泳。他們的妻子則在基地內的超市購物,孩子則進入美軍學校讀書。

陽明山與天母,這些原本幽靜的山坡地,漸漸成為美軍及其家屬的聚集區。紅磚洋房、籬笆院落,街道兩側矗立著美式超市、俱樂部與西餐館,這裡與台北城裡的景象截然不同。夜幕降臨,顧問團軍官的家中燈火通明,院子裡飄來燒烤的香氣,留聲機裡傳出艾維斯·普里斯萊輕快的搖滾樂,年輕的美軍士兵與家屬們舉杯共飲,笑聲不絕於耳。

對於當時的台灣人來說,這樣的場景彷彿來自另一個世界。許多在這些區域工作的台灣管家、司機、園丁,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美式生活方式。他們看著美軍家庭的餐桌上擺滿牛排、漢堡,早餐配著奶油土司與咖啡,與台灣傳統的米飯、豆漿截然不同。


駐台美軍喬治馬西(George Marcy)在中山北路搭乘人力拉車(約1960年代。圖片來源:Taipei Air Station)

駐台美軍喬治馬西(George Marcy)在中山北路搭乘人力拉車(約1960年代。圖片來源:Taipei Air Station)


位於天母的美軍宿舍區(約1960年代。圖片來源:Taipei Air Station)

位於天母的美軍宿舍區(約1960年代。圖片來源:Taipei Air Station)


位於陽明山的美軍宿舍區(約1960年代。圖片來源:Taipei Air Station)

位於陽明山的美軍宿舍區(約1960年代。圖片來源:Taipei Air Station)


位於陽明山的美軍住宅區(約1960年代。圖片來源:Taipei Air Station)

位於陽明山的美軍住宅區(約1960年代。圖片來源:Taipei Air Station)


位於陽明山的美軍宿舍群(2020年。筆者拍攝)

位於陽明山的美軍宿舍群(2020年。筆者拍攝)

位於陽明山的美軍宿舍群(2020年。筆者拍攝)

位於陽明山的美軍宿舍群(2020年。筆者拍攝)

位於陽明山的美軍宿舍群(2020年。筆者拍攝)

位於陽明山的美軍宿舍群(2020年。筆者拍攝)

位於陽明山的美軍宿舍群(2020年。筆者拍攝)

位於陽明山的美軍宿舍群(2020年。筆者拍攝)


酒吧與夜生活:美軍文化的滲透

美軍顧問團的到來,無形中改變了這座城市的氛圍,讓台灣的市井生活增添了異國的色彩。隨著美軍進駐,台灣的酒吧產業蓬勃發展。每當夕陽西下,霓虹燈開始閃爍,中山北路的街道上,酒吧人聲鼎沸,美軍士兵與吧女談笑風生,成為台北夜生活的獨特景象。

中山北路的條通

中山北路的條通

前駐台美軍的肯特‧馬修(Kent Mathieu)回憶道,美軍士兵一抵達台灣,便會被帶往「海龍俱樂部」(Sea Dragon Club),那裡離總統府很近,氣氛輕鬆愉快,讓每位士兵都能放鬆心情。而位於基隆河旁、圓山大飯店附近的「六三俱樂部」(Club 63),則是最受美軍歡迎的知名場所,裡頭設有各種娛樂活動,可玩牌或看樂隊表演應有盡有。每月的會員之夜,會有免費大餐和舞女演出,常常會看到醉醺醺的會員即興表演,引發滿場笑聲,觀眾更會齊聲高喊:「More! More!」

除了士官兵的娛樂場所,美軍高級軍官也有專屬的社交據點。位於信義路三段的美軍顧問團總部營區對面,便是台北美國軍官俱樂部(MAAG Headquarters Officers' Club Annex)。肯特‧馬修曾在此擔任夜班主任。俱樂部內設有西餐廳、樂隊伴奏的酒吧及游泳池等設施,專供美軍高級軍官及其眷屬使用,是當時最具代表性的美式社交與娛樂場所。為了方便軍官出行,俱樂部會發放卡片,標明其位置靠近師大附中。


除了天母、中山北路、德惠街和晴光市場,師大附近的酒吧也是當時美軍士兵的聚集地之一。年輕的台灣女子與美軍士兵談笑,偶爾用蹩腳的英語交流。有些年輕人因工作需要學會了幾句簡單的英語,「Hello」、「Thank you」成為他們與外國人溝通的起點。

美軍顧問團的成員在酒吧中盡情飲酒作樂,爵士樂的輕快旋律伴隨其間。有些人在這裡找到了生計,有些則夢想搭上美國的這艘巨輪,改變自己的命運。

台北的酒吧聯手製作的宣傳手冊。

台北的酒吧聯手製作的宣傳手冊。

詳列了歡迎美軍光臨的酒吧詳細地址

詳列了歡迎美軍光臨的酒吧詳細地址

中山北路附近的酒吧

中山北路附近的酒吧

小冊子的封底是一位塗著指甲油的女士和一位訪客握手。傳達了1960年代的不少故事。

小冊子的封底是一位塗著指甲油的女士和一位訪客握手。傳達了1960年代的不少故事。


raw-image


海龍俱樂部(約1960年代。圖片來源:Taipei Air Station)

海龍俱樂部(約1960年代。圖片來源:Taipei Air Station)


1952年拍攝的台灣美軍顧問團(MAAG)士官俱樂部「六三俱樂部」(Club 63)照片

1952年拍攝的台灣美軍顧問團(MAAG)士官俱樂部「六三俱樂部」(Club 63)照片

照片提供者:Don Irwin,攝於約1957年。台北六三俱樂部的第二家分店

照片提供者:Don Irwin,攝於約1957年。台北六三俱樂部的第二家分店


63俱樂部提供多種活動,是美軍假日放鬆的好場所(圖片來源:Taipei Air Station)

63俱樂部提供多種活動,是美軍假日放鬆的好場所(圖片來源:Taipei Air Station)


信義路MAAG總部附屬O'Club,也就是聯勤俱樂部

信義路MAAG總部附屬O'Club,也就是聯勤俱樂部

信義路MAAG總部附屬O'Club

信義路MAAG總部附屬O'Club

為了方便美軍出行,俱樂部邀請函上印著詳細地圖和地址,特別註明在師大附中斜對面

為了方便美軍出行,俱樂部邀請函上印著詳細地圖和地址,特別註明在師大附中斜對面



文化交融與影響
這股文化衝擊不僅侷限在居住區,美軍駐台的廣播電台—AFRT(Armed Forces Radio and Television Service in Taiwan,美軍撤離後,民間接手改ICRT(International Community Radio Taipei))開始播送美國熱門音樂與新聞,成為許多台灣年輕人接觸西方世界的窗口。

學校開始增設美式英語課程,少數學子甚至獲得赴美深造的機會。隨著時間推移,台北街頭的西餐廳多了起來,服飾店開始販售歐美流行的襯衫與窄管褲,音樂舞廳裡,少數敢於嘗試新潮流的年輕人,隨著美軍帶來的爵士樂、搖滾樂輕輕搖擺。

1956年九月九日,美國第一位搖滾樂歌星艾維斯‧普里斯萊(Elvis Presley)在電視「蘇利文秀」(Ed Sullivan Show)中表演。 (© AP Images)

1956年九月九日,美國第一位搖滾樂歌星艾維斯‧普里斯萊(Elvis Presley)在電視「蘇利文秀」(Ed Sullivan Show)中表演。 (© AP Images)


raw-image


社會事件與美軍撤離
儘管政府對西方思想有所警惕,加上1957年在天母地區發生「劉自然事件」,讓台灣民眾一度高喊「反美」,但美軍的存在無疑改變了這座城市的面貌,讓台灣人窺見了外面的世界,影響著戰後台灣的文化轉型,也為未來的現代化與開放埋下伏筆。

劉自然事件,美國大使館遭憤怒民眾砸窗、現場凌亂

劉自然事件,美國大使館遭憤怒民眾砸窗、現場凌亂

◎參考資料:
1.Cold War in Taiwan
2.The CIA and the Cold War
3.《台灣的隱秘戰爭:美國情報機構與台灣的冷戰時期合作》
4.《美軍在台灣的軍事與情報行動》
5.History of the US Air Force in Taiwan
6.US Taiwan Defense Command
7.Taipei Air Station
8.美軍在臺灣 冷戰下的日常生活 1951 1979 .pdf
9.駐台美軍顧問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感覺是一段很特別的存在啊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7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對台灣的影響深遠啊!
Claydee-avatar-img
2025/04/07
之前參加中山北路走讀活動,就聽說當時那可是中華民國的 "embassy row"(使館區?)呢~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8
Claydee 以前真的有好多大使館,可惜斷交後都拆光光了!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5/04/07
照片最後那張照片美國大使館是在哪裡?好陌生的建築物呢!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7
Angela Chen 北門美國大使館原位在忠孝西路、中華路一段交叉口(近北門),台美斷交之後1979年2月底關閉,1989年遭拆除,原址蓋了現在的台北市國稅局辦公大樓
請問姐姐~濟南路底是不是也有一家美軍俱樂部啊?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7
Angela Chen 華僑大舞廳在濟南路頭,近齊東街,應該還在吧? 我有拍過它
avatar-img
Kiki Chen的沙龍
40會員
50內容數
Kiki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1928年,臺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十五分遺址發現「巴圖」石器,揭開泛太平洋文化交流序幕。隨著時代推移,遺址湮沒於塵埃。直到2006年,一袋石頭意外現身,塵封了近百年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5/04/29
1928年,臺北帝大移川子之藏教授於十五分遺址發現「巴圖」石器,揭開泛太平洋文化交流序幕。隨著時代推移,遺址湮沒於塵埃。直到2006年,一袋石頭意外現身,塵封了近百年的歷史終於重見天日。
Thumbnail
2025/04/28
萬盛溪的流路經過多次都市變遷,雖已不如昔日明顯,但仍可在城市縫隙中尋得蹤跡。明渠、空地、公園、建築基地和佔用,是她的五種面貌——這條溪流在巷弄與建築之間,時而可見、時而隱沒,默默記錄著城市的變化與歲月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28
萬盛溪的流路經過多次都市變遷,雖已不如昔日明顯,但仍可在城市縫隙中尋得蹤跡。明渠、空地、公園、建築基地和佔用,是她的五種面貌——這條溪流在巷弄與建築之間,時而可見、時而隱沒,默默記錄著城市的變化與歲月的流動。
Thumbnail
2025/04/27
在過去,萬盛溪像是一條柔軟的生命脈絡,悠悠貫穿文山地區。群山環繞、資源豐饒,輕便車載著山中煤礦,鋪展出一段黑金歷史。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溪流逐漸隱匿於地底,僅殘存在街邊排水溝或私宅院牆間,曾經的礦業記憶,也隨著時光淡去。
Thumbnail
2025/04/27
在過去,萬盛溪像是一條柔軟的生命脈絡,悠悠貫穿文山地區。群山環繞、資源豐饒,輕便車載著山中煤礦,鋪展出一段黑金歷史。然而隨著城市發展,溪流逐漸隱匿於地底,僅殘存在街邊排水溝或私宅院牆間,曾經的礦業記憶,也隨著時光淡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1960年代,台灣仍籠罩在戒嚴的陰影下,街頭巡邏的憲兵、嚴格的宵禁與低調保守的社會氛圍,使人們的生活顯得拘謹壓抑。然而,當美軍顧問團隨著美援計畫進駐台灣時,這座島嶼的某些角落,開始出現截然不同的風景。 白天,信義路上的車輛來來往往,偶爾可以看到幾輛吉普車駛入營區,車上坐著戴墨鏡的美軍軍官....
Thumbnail
1960年代,台灣仍籠罩在戒嚴的陰影下,街頭巡邏的憲兵、嚴格的宵禁與低調保守的社會氛圍,使人們的生活顯得拘謹壓抑。然而,當美軍顧問團隨著美援計畫進駐台灣時,這座島嶼的某些角落,開始出現截然不同的風景。 白天,信義路上的車輛來來往往,偶爾可以看到幾輛吉普車駛入營區,車上坐著戴墨鏡的美軍軍官....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此次的漢光演習,首度演練去中心化的指揮管制,這其實暗示了,過去曾經隱晦討論過的「終戰指導」已經走入歷史,未來台灣不可能由中央政府一聲令下,選擇投降,而會奮戰到底。過去「終戰指導」會被考慮的原因,在於台灣社會常有一股天真的想法,認為如果打不過,只要投降就能立刻停戰,最少能保住目前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如果哪天在台北街頭看到大陸軍隊演習,或許也不要太訝異...
Thumbnail
如果哪天在台北街頭看到大陸軍隊演習,或許也不要太訝異...
Thumbnail
前兩天和幾位中國的軍官在一起吃飯,我們是從小到大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所以也不存在政治上的避諱。他們的態度是打台灣+美國+日本隨便打,儘管這看起來近乎愚蠢和瘋狂,但是從側面説明中國的軍隊的宣傳相當成功。我希望台灣社會對大陸要有深刻的認識,不是簡單片面的。 新聞原文:https://cn.nytimes
Thumbnail
前兩天和幾位中國的軍官在一起吃飯,我們是從小到大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所以也不存在政治上的避諱。他們的態度是打台灣+美國+日本隨便打,儘管這看起來近乎愚蠢和瘋狂,但是從側面説明中國的軍隊的宣傳相當成功。我希望台灣社會對大陸要有深刻的認識,不是簡單片面的。 新聞原文:https://cn.nytimes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Thumbnail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Thumbnail
在1996年,台海爆發飛彈危機的時刻,我國政權轉移交替之際,當時美國憂心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我國政府高層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要在金門做出最壞打算。當時我國國防安全力量十分微弱,連一顆愛國者飛彈都沒有。李登輝總統急速請中科院把當時未研發完成的小型飛彈加速佈局。當時空軍基地的部署尚未完成。因此,金門與馬祖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