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 年,比利時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 (Robert Triffin) 在觀察到所謂的「美元過剩」現象後,向國會作證,指出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危險性。 在布列敦森林制度下,美元可以兌換黃金,但「美元過剩」顯示美國以外地區美元過剩,而黃金數量不足。這最終導致了 1971 年金本位的崩潰,由於作為儲備貨幣且對美元有需求,美國被迫出現經常帳赤字。這意味著美國的進口量大於出口量,然後透過借入或創造更多美元來彌補差額。 然而,經常帳赤字導致海外累積的美元數量遠遠超過黃金數量(據稱黃金支撐了美元的價值)。 國際收支平衡(「BOP」-流入一個國家的資金與流出一個國家的資金之間的差額):

- 經常性帳戶
- 資本帳戶和金融帳戶
如前所述,經常性帳戶主要由貿易差額(BOT)或進口與出口的價值組成。 資本帳戶代表資本轉移和非金融資產的轉移,而金融帳戶則顯示投資流動,包括外國直接投資(FDI)、證券投資以及其他進出該國的資本投資。 正如您所看到的,經常帳中的任何赤字(主要是貿易赤字)都必須透過等量的資本流入來平衡。這就是導致美國經濟過度金融化的原因。

The Current Account = The Financial and Capital Account
經常性帳戶 = 金融和資本帳戶
布列敦森林制度建立後,協議基本內容如下(美國為第一人稱):
「我們太喜歡利用美元霸權作為武器所帶來的力量了,以至於我們會掏空我們的工業基礎,將工作機會轉移到海外。 你們將生產我們所需要的一切,而我們將不斷增加雙赤字,以便為你們賺取美元。我們將監管世界上最好的資本市場,這樣您就可以將這些美元重新投入我們的資產。 」
這就是導致歷史性貧富不均的原因,甚至比黃金時代還要糟糕,這也造成了美國這個時代最大的國家安全威脅,COVID(依賴中國提供個人防護裝備、藥物等)和功能性國防工業基礎的嚴重缺乏(例如,在代理人戰爭中輸給了一個 GDP 僅為其十分之一的國家)就是一個絕佳例證。

隨著美元持續走強,美國的出口競爭力越來越弱,但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套利」(尤其是考慮到美國資產表現強勁)卻持續增加。

只有當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結束時,這種情況才會結束。
以上內容來自於 X 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