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代媒體的眾聲喧嘩中,女性專業人士常被簡化為單一維度的存在,其專業成就往往被外表光環所遮蔽。印尼法律界新銳Leanna Leonardo的案例,恰恰映照出這種社會觀察視角的偏差與侷限。2019年,一系列身著法官袍的照片讓她在網路世界走紅,然而這種關注度卻無意間構築了一種扭曲的認知框架——將專業女性簡化為視覺客體,而非知識主體。
專業足跡的深刻刻痕
Leanna Leonardo的專業履歷絕非浮光掠影。作為畢業於印尼頂尖學府嘎查馬達大學(UGM)的法律菁英,她目前在AGI Legal展現專業實力,之前則在獲獎無數的UMBRA Strategic Legal Solutions擔任重要職務。2023年,她更獲得Hukumonline頒發的NeXGen律師榮譽,這無疑是業界對其專業能力的肯定與認可。
在法律科技的交叉領域,Leonardo展現出罕見的前瞻視野。她洞察到技術發展與法律保護間的微妙平衡,特別在數據隱私保護等新興領域有獨到見解。疫情期間,她積極思考如何將創新理論應用於法律實務,體現了現代法律人應有的適應力與創造力。媒介再現的認知偏差
然而,當我們審視媒體對Leonardo的再現方式,不難發現那些深具專業意涵的成就經常被邊緣化,而外表特質卻被突顯放大。這種「美貌框架」(beauty frame)不僅是對個體專業成就的貶抑,更反映出社會文化結構中根深蒂固的性別偏見。
甚至更搞笑的是,當網友將她照片轉移到Twitter後,超過30,000人立即讚了它,有些人質疑她的身份。其他人則說她實際上是JKT48(AKB48印度尼西亞姐妹團體)的成員。
據了解,她的名字叫莉安娜(Liana)(譯名:Leanna Leonardo),畢業於印度尼西亞著名的日惹大學Universitas Gadjah Mada法學院。為了回應在線謠言,Lianna通過Instargram澄清說她不是JKT48的成員,並且照片是在她實習期間拍攝的。她不是真正的法官,但實際上想當檢察官。
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源於傳統媒體邏輯與社會認知模式的交織作用。美國傳播學者Rebecca Kissane的研究指出,專業女性在媒體再現中經常面臨「雙重束縛」——過分關注其外表則被視為不夠專業,完全忽視外表又被視為不符合女性氣質期待。這種悖論性的社會期望,無形中架構了一個難以突破的認知囚籠。
多維度認知的必要性
Leonardo的案例提醒我們,對專業女性的認知需要多維度視角。她既是法律專家,也是科技思考者,更是社會文化現象的參與者。任何試圖將她簡化為單一維度的嘗試,都無法真正理解其專業生涯與貢獻的全貌。
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反思:為何社會習慣性地將女性專業人士的外表與專業能力對立起來?這種二元對立不僅限制了對女性專業者的全面理解,更阻礙了法律等傳統行業中的多元化進程。
重構觀看的框架

要突破這種認知侷限,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並重構「觀看」的框架。我們應當拒絕那種將女性專業人士物化為視覺客體的窺視式觀看,轉而採取更為全面且尊重的視角——同時關注其專業成就、知識貢獻與社會影響。
Leonardo的專業軌跡提供了一個重要啟示:在我們評價任何專業人士時,專業能力與知識貢獻永遠應當是核心關注點。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束縛,構建更為公平、多元的專業評價體系。
在日益數位化的法律世界中,像Leonardo這樣的跨界人才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讓我們拋開表層的刻板印象,真正聚焦於她們為法律科技融合所帶來的深層貢獻,這不僅是對她們專業成就的尊重,更是對整個法律生態系統未來發展的前瞻性思考。
話說會想開始寫這類主題,可能也是聽了Queerology Podcast多年,她們主旨在台灣推廣女性主義、性別平等、性解放等,但…這麼需要思考的東西在台灣絕對小眾,所以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