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讀者投稿 |長篇系列《房子是我們買的,但沉默只屬於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有緣人-免費文章列表

------

本篇獻給那些在家庭裡總是說出真話卻被貼上「情緒化」標籤的人。獻給那些試圖溝通卻總被沉默回應的人,你不是多事,你只是還沒放棄希望。


也獻給每一位在原生家庭裡,努力維持愛的樣子,卻一再被冰冷消耗的人——你不是玻璃心,你只是比誰都還在意這個家。這篇文章寫給你,讓你知道:你不是瘋了,你只是太誠實了。

------

那是我們家的第二間房子。


對一個平凡家庭來說,能夠買下第二間,靠的不是誰賺了大錢,而是父親一輩子的工、母親多年的省、姊妹們的一起湊。身為家中次女的我,原本以為,搬家這件事是件值得期待、甚至帶點幸福光澤的事,但我沒想到,搬進的不是新家,是一場永遠無法對話的冷戰。


我是個接案設計師,平常在家工作,彈性但不輕鬆。媽媽是家庭主婦,長年掌管家中大事,也掌控著情緒的分配權。那天,我和她一起去磁磚公司看樣,爸媽上班、姊姊出差、妹妹加班,我和她是唯一有空的人。


我問她:「要不要一起挑磁磚?」她抬眼看我一下,冷冷說:「不想出門。」


這樣的對話在我們家早就不稀奇。我自己拍照、紀錄每一塊磚的顏色與質感,上傳到家族群組,沒有人反對,我便確認送樣。


過幾天,磁磚送到新家,我再問她:「要不要一起去看?」


她又說:「不用,反正你們都選好了。」


那句話像是刀,不是劃在我身上,是劃在所有努力參與這件事的人身上。她拒絕參與、也拒絕承擔,但當我們試著把責任背起來,她卻在旁邊冷嘲熱諷。


我壓著怒氣,一個人把厚重的石英磚扛上樓,汗流浹背,她坐在沙發看電視,像什麼事都與她無關。


我回到房間,打開和姊妹們的小群組,說了這些。她們「已讀」,沒有回覆。


這不是第一次。每次我提起家裡的爭執、或媽媽的情緒失控,大家不是沉默就是跳過話題。像是我講的話有毒,一講出來就讓群體沉默。


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我真的太玻璃心?是不是我有問題?


直到那天傍晚,爸爸下班回來,主動邀媽媽去新家看磁磚,她用一模一樣的語氣回他:「有什麼好挑的?他們不是都挑好了嗎?」


我才發現,不是我多心,是她早就選擇了旁觀,卻又忍不住指責,讓別人永遠背著她未曾說出口的標準。


媽媽一向這樣,掌握著家裡的情緒溫度計,只要她一冷,全家就得冷;她不高興,氣氛就降到冰點。她不參與、但又要有話語權,永遠站在評審席。


我不是沒試著對話。我傳訊息,誠懇說明為什麼這樣決定,為什麼當初邀她她拒絕後,我才會獨自前往、做決策。傳完那長長一段,她沒回。


第二天,像什麼都沒發生。


她照樣煮晚餐、照樣碎念天氣變冷要多穿衣服。


我們吃飯時,沒有人提起那些訊息、那些磚。


而我在那頓飯裡咬碎了自己所有的委屈與怒氣。


我們家的溝通方式,就是不溝通。


壓著、吞著、裝沒事,然後繼續做下一件事。誰先提起就代表誰太情緒化、誰太敏感、誰「又在鬧」了。


這不是什麼偶爾的個案,而是一種家族默契。


後來,房子的裝潢又爆了預算。因為地震,新家原本鋪好的地板整片震到隆起,幾乎全毀。只能拆掉重做,多了40萬的支出。


爸說:「我可以再拿20萬補貼裝潢,但房貸就不出了。」


結果我媽立刻變臉,在廚房怒吼,姊姊站在她身邊默不作聲。


我氣不過,站出來說:「現在爸已經出了120萬頭期、又扛了現場水電,你們到底希望他做到什麼程度?」


沒人回應我。


氣氛陷入冰點,我知道我又成了那個「多事」的人。


我不是不知道姊姊也有出很多、甚至幫忙裝潢。她的確辛苦。但為什麼這個家裡,沒有人願意好好把話說開,而每一次要對話,就變成我一個人站出來然後變成壞人?


這個家裡最恐怖的不是吵架,是一群人沉默裝沒事。


是當你說了實話,大家都選擇不說話,讓你自己去撞牆。


後來,貸款的事情又重提了一次。媽媽帶著姊姊、妹妹一起去跟爸爸談,當時我剛吃飽坐在電視前,沒有人來找我一起談。


我只是聽到媽媽的聲音又在大吼,語氣咄咄逼人。我走過去問:「又怎麼了?妳可以好好說話嗎?」


結果第二天,我又變成那個「太激動」的人。


我傳訊息,溫和地把昨晚的事情說清楚:


「爸已經出最多,還幫忙做工,不該再被大小聲對待。」

「裝潢費我也提議過可以貸款,不需要誰額外負擔。」

「我們應該一起討論,而不是偷偷開小會再叫爸爸買單。」


然後,那則訊息,被已讀了,什麼都沒回。


超過三十七個小時,沒有一個人回我。


回到家,他們一樣在客廳吃飯、追劇、講笑話,完全沒人提起訊息。像我昨天說的那些話、提的那些問題,全都蒸發在空氣裡。


那一刻我才真的覺得絕望。


不是因為沒人站在我這邊,而是原來這個家早就不允許有人說實話。


我們一家四個孩子,從小沒有付過家用。媽媽堅持我們要把錢存起來,說爸爸不會理財,給他只是浪費。


小時候我覺得她是有遠見的大人,長大後才發現,那是一種控制。


她要我們聽她的話、站她這邊,否則她就會冷戰、碎念、演受害者。


我偷偷塞錢給爸爸,他不收,說他可以自己想辦法。那一刻我才明白,這個家不缺錢,缺的是彼此之間真誠的信任與合作。


我知道,我不是唯一有這種家庭經歷的人。


很多人也活在這種看似平靜卻冰冷的關係裡。


如果你正在經歷類似的事情,請記得:你不是瘋了。不是你太敏感,也不是你在「鬧情緒」。你只是在努力維持一個,從來不曾真正開放對話的家庭。


而那,不是你的錯。


我們下篇文章見。


持續創作不易,歡迎看看其他系列👇👇👇

  1. 恆星計畫(鐵粉限定深度文章,每月不少於6篇)
  2. 極光計畫(給在愛裡游移的靈魂,內含迴避型人格專屬,每月不少於6篇)
  3. 金星計畫(成功背後的底層邏輯,每月不少於6篇)
  4. 點亮計畫(新朋友,每週5篇專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語室
380會員
573內容數
脆上累積超過 「1億」次閱讀、300萬次互動,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思›語室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當婚姻中的信任崩塌,最痛的往往不是背叛本身,而是那句「我沒有」背後的鎮定與冷漠。本篇真實紀實揭開一段家庭內的出軌與情感拉扯,寫給那些默默撐著家的你。婚姻失衡、出軌反轉、謊言與沉默,這些藏在日常裡的破口,是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真相。
2025/04/25
當婚姻中的信任崩塌,最痛的往往不是背叛本身,而是那句「我沒有」背後的鎮定與冷漠。本篇真實紀實揭開一段家庭內的出軌與情感拉扯,寫給那些默默撐著家的你。婚姻失衡、出軌反轉、謊言與沉默,這些藏在日常裡的破口,是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真相。
2025/04/08
獻給每一個在平凡日子裡,聽見內心微弱聲音,卻勇敢跟著走的人。
2025/04/08
獻給每一個在平凡日子裡,聽見內心微弱聲音,卻勇敢跟著走的人。
2025/04/06
你沒有錯。你只是愛得太真,痛得太深。而那些你藏在筆記本裡的話,我都聽見了。謝謝你,這麼努力地愛過一個人。現在,輪到你好好擁抱自己了。
2025/04/06
你沒有錯。你只是愛得太真,痛得太深。而那些你藏在筆記本裡的話,我都聽見了。謝謝你,這麼努力地愛過一個人。現在,輪到你好好擁抱自己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2019/07/29 00:56 雜記日誌 拍圖
Thumbnail
2019/07/29 00:56 雜記日誌 拍圖
Thumbnail
作者的話: 這個朋友不能要了。
Thumbnail
作者的話: 這個朋友不能要了。
Thumbnail
想讓你知道的悄悄話。
Thumbnail
想讓你知道的悄悄話。
Thumbnail
寫於 2024.02.27 ,家中 只是一樁無本生意而已,何必生氣?
Thumbnail
寫於 2024.02.27 ,家中 只是一樁無本生意而已,何必生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