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前情提要】
我們結婚多年,育有兩個孩子。為了這個家,我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咬牙撐起每個月的支出,只盼著我們早日存夠頭期款,有機會換個真正屬於我們的家。 她也曾說過夢想有個穩定的家庭,孩子有自己的書桌,我們有張不用客廳兼飯廳的餐桌。
我以為,我們是一隊。 直到去年十月,我意外地打開她的手機,看見那些她和那個男人的訊息、照片、定位、開房紀錄。113年10月2X日與11月X日,那兩晚,我在公司加班,她卻丟下孩子上了他的車,去汽車旅館。 那一瞬間,我以為自己在夢裡。但那些圖像、對話,和她的表情,比惡夢還真切。
【第一段|崩塌的那一夜】
113年10月2X日,那是個普通的夜晚。我在公司加班,處理月底前要交的報表,腦袋一片混亂,肩膀痠得像背了一塊磚。加班對我來說不陌生,畢竟兩個孩子還小,我想早點把貸款壓下來,好讓她和孩子能有個穩穩的生活。那晚我沒提前回家,也沒特別打電話,心裡只想著:她應該又煮了稀飯給孩子吃吧,等我回家,再熱一點配菜就好。
結果,我收到一位朋友的訊息:「你老婆好像跟別的男人在一起。」 當下我腦子一片空白,只回了兩個字:「什麼?」朋友接著傳來照片,是在一個昏黃街角拍的。他們坐在車裡,那男人的手搭在她的大腿上,而她正低頭靠過去,像是要親他。
我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照片,直到連畫面都糊了,心卻越看越清楚。那不是誤會、不是玩笑,更不是偶然。那是她,她的神情,她的表情,是我熟悉的——卻也在那刻變得陌生。 我打開家中監視器紀錄,那晚她在我出門一小時後就離開了,把兩個孩子鎖在屋裡,自己上了那台白色轎車。
那是我從沒見過的車,也不是朋友或家人。我試圖說服自己,也許只是同事,也許只是順路,結果兩人一個半小時後才回來,還是一前一後,不發一語。
我盯著螢幕,胃像被人握住狠狠一扭。 我拼命工作,拼命承擔,沒日沒夜只為了一個家。而她呢?當我還在努力養活這個家,她已經爬上了另一個男人的副駕。
【第二段:發現真相的那一刻,世界靜止了】
其實早有預兆。她不再抱怨那間讓她身心俱疲的公司,不再嫌主管不給加班費,不再唉聲嘆氣說想離職。我以為她適應了,習慣了,甚至升遷了。現在回頭看,那不是適應,是投入。 她開始對手機有警覺,洗澡也帶進浴室、充電總是螢幕朝下,問她在笑什麼,她只說同事的群組在傳梗圖。
那天早上,我下班回家,發現她明明經期剛過卻在用護墊。那不是生理反應,那是她從沒對我隱藏的習慣──做愛後才會墊。
我問她:「你最近,是不是心裡有人了?」她先是發愣,然後笑笑地說:「你想太多了。」 直到我拿出她手機裡那晚的行車紀錄,她才開始語塞。我問她,他帥嗎?她說不。我問她,妳愛他嗎?她搖頭。我問她,那為什麼?她只說:「因為那陣子你都不在身邊,我真的很寂寞。」
「可我那麼拼,不就是為了我們的家嗎?」我問。 她沉默。 我沒有對她吼,沒有摔手機,沒有讓孩子聽見。只是坐著,看她一邊掉淚,一邊說著那個和她只有一面之緣的男人,是如何在Line聊了第二次,就被她主動約出去開房。
她曾說自己最鄙視那些網路上隨便跟陌生人發生關係的女生,她說那種人不知廉恥。我靜靜看著她,一句話都沒說。因為此刻,那些她曾嘲諷的話語,彷彿在她自己身上重播。 她不是不懂是非,只是選擇性地為自己開了例外。
【第三段:她在保護的,不是我】
從她手機裡,我知道那男人已婚,有孩子,是業務,在她公司時偶爾會碰面。她說之前根本不熟,是某次業務洽談時加了Line,沒聊幾句就約出去。 我問她:「妳不是說妳只會跟愛的人上床嗎?」 她不敢看我,說那時候真的很混亂,只想找個人說話、有人在身邊。
她哭,我沒說話。 但真正讓我心碎的,是她後來的反應。從事情爆發到我坐在她面前,她從沒說一句「對不起」。她滿腦子只擔心我會去她公司鬧、去找那個男人,說:「你不要害他,他有家庭。」 我問她:「所以你在保護的,是他?」 她又沉默了。 我說我不會鬧,只要那男人當著電話向我道歉,這件事我不會說出去。但她遲遲不肯打那通電話。
她說他不能知道我知道了,不然會不敢再聯絡她。那句話像針一樣扎進我心裡——妳竟然還想聯絡?還期待下一次? 後來她終於答應打了,對方也道了歉。但我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那天晚上,她說她要去學校送藥給孩子,去了半個多小時才回來。我問她是不是又聯絡他了,她堅決否認。我要看她手機,她只給我五秒,接著就搶了回去。 我知道,那不是悔意,那是防備。
【第四段:半年過去,我還在那一晚】
時間過了半年,但我還困在那一晚的畫面裡。 我試著放下、試著不去想,試著在每個凌晨擁著孩子的體溫入睡,但腦子裡仍會不受控地浮現那天的對話、那通電話、那間汽車旅館的名字。
我不是無法原諒出軌。 我無法原諒的,是她明明知道錯了,卻還為他開脫、替他隱瞞、甘願為那樣一段廉價的慾望做擋箭牌。
我不是沒給她機會。 是她一次次在我的退讓裡,繼續選擇讓我受傷。
她不再提那件事,彷彿時間過了就能抹去痕跡。我看著她照常煮飯、照常上下班,甚至照常刷劇。我開始懷疑:到底痛的,是我們兩個人,還是我一個? 我沒告訴她,我開始失眠,看診、吃藥。我沒告訴她,我一個人在陽台上站到天亮,只為了把想拿手機衝過去質問她的衝動壓下。
我努力裝作沒事,是因為我不想讓孩子知道媽媽做了什麼。 但我也不知道,這樣的撐,還能撐多久。
【第五段:真正傷人的,從不是背叛】
真正讓我痛的,不是她背叛了我,而是她背叛後的那份冷靜、理所當然。 她沒有崩潰、沒有悔改,沒有像我以為的那樣捶胸頓足、懊悔痛哭。她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對不起,我那時候只是想找人陪。」
原來我們的婚姻,在她眼裡竟脆弱到只要一個「寂寞」就可以抵掉。 原來她口中曾經說的愛、承諾、陪伴,只是一句句方便她自己活得心安的台詞。
我沒問她為什麼選擇在我最努力的時候出軌。 因為我已經明白,那答案她永遠說不清,也不會真誠。
她說過:「我只會和我愛的人上床。」 但她的行為,讓我不得不質疑,原來她口中的愛這麼廉價。
這半年來,我學會的不是如何原諒她,而是如何在孩子面前假裝沒事。 是如何在每個夜裡,把痛憋進喉嚨裡,等天亮再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
有時我會想,如果那天我沒有打開她的手機,是不是現在一切還會照常? 是不是我還會傻傻地拼命賺錢、期待我們能換一間更大的家? 是不是我還會以為,她是那個陪我到老的伴?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 而我最懊悔的事,不是相信了她。 是那晚,我打開了她的手機。
【筆者的話】
我讀完這段故事的時候,其實很悲傷。
不是因為她的出軌,也不是他選擇沉默——而是那種「你還能平靜說謊」的心態。這種平靜,比憤怒還讓人崩潰。比起被背叛,他真正失去的是那份「曾經以為我們是一隊」的信任。
我常常想,一段關係裡,最讓人受傷的不是愛過頭,而是你明明還在拼命守著家,對方卻已經悄悄換了戰場。
他沒有大吵、沒有揭發,連說要那個男人道歉,都還自己退了一步——不是因為懦弱,而是因為他還在為這個家保留體面。甚至連最後都還在捨不得。那種拉扯,是已經深愛到骨子裡的人,才懂的。
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懲罰誰,而是想留給還在咬牙撐著的人一個出口。如果你曾經痛過,請記住,不是你太傻,是你太真誠。如果你還在等一句道歉,也別忘了,你的誠實早就比謊言高貴。
希望你能從這個故事裡,看見自己值得更好的答案。
這一篇,獻給還在療傷的人。你不是孤單一個人。
——思齊
這裡是我說故事、讀者投稿的地方,每一篇創作都是我用心堆疊的痕跡。長期經營不容易,也謝謝你們一路相挺。「思語室6種計畫」選購指南連結點我。
我們下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