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讓我重新想像理想生活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你有想過,為什麼這麼多人對出國如此著迷嗎?」

「一年以前,我真的不懂,為什麼大家這麼嚮往出國?機票貴得要死,還要舟車勞頓,難道台灣不好玩嗎?」身為一個幾乎沒有出過國的人,我完全無法想像出國的美好。

而過去一年內,我飛了美國、越南、日本三個很不一樣的國家,才終於懂了出國的迷人之處,也讓現在的我時不時查看機票,迫不及待地安排下次的旅程。

我想對我來說,出國旅行是一種認識自己的方式。

旅行如何改變我們對「理想生活」的想像?】

小時候因為爸媽工作的關係,不太常出門遠遊,更遑論出國旅行,頂多只是家附近幾個景點逛逛、爬爬山,雖然會羨慕同學們寒暑假的旅遊規劃,但說真的,心裡其實不會特別嚮往「外面的世界」。

也許是因為求學階段幾乎不會出去玩,工作後,旅遊也總是不會出現在我的安排中,不會想要去哪玩,某個階段的我甚至認為「玩」是一種無所事事的象徵,所以極力避免自己出去玩…「住哪裡、過什麼生活都差不多,生活就是這樣。」是很常出現在腦袋中的想法,對理想生活也沒什麼想像。

但過去一年去了美國、越南、日本,偶爾也會到其他縣市旅遊,我發現我的內心開始會對某些地方產生嚮往,天氣、街景、聲音、人們、食物和文化,不同國家的元素開始出現在我的理想世界中。

很多時候我們會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是因為我們見過更大更美好的世界。求學時期聽著很多同學對日韓、離島、台灣各地的嚮往,心中總是會納悶:「怎麼我都不會對這些地方有嚮往呢?」本來還天真地以為自己比較容易知足,但長大後才發現,那只是因為我沒有去過那些地方罷了。

常常聽很多人說:「出國是為了體驗當地的文化。」以前的我很嗤之以鼻,想說:「想血拼就直接說,何必講這些冠冕堂皇的話呢?」但多出幾次國後才發現,體驗文化、豐富自己的見識有多重要,總是待在一個地方、過著同樣的生活是無法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的,認知沒有拓展,那我們的世界就只有那口井和圓形的天空,理想生活也就僅止於井內了。

不過我還是很喜歡去國外血拼哈哈哈,但現在除了哪個品牌便宜,還會思考哪邊有沒接觸過的文化,下次一定要去見識見識~

美國、越南、日本:三種環境,三種感受

而這三次出國經驗,讓我體會到「環境,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人的生活節奏與心情。」

  1. 度假勝地-佛羅里達
    剛出奧蘭多機場,就被那迷人的天氣蠱惑了,怎麼會有這麼適合生存的天氣!陽光充足但不過熱,那種微妙的平衡幾乎很少出現在台灣,也沒有那種台灣夏日午後潮濕悶熱的感覺,能理解為什麼很多人選擇在這裡度假或退休。視野一片空曠,幾乎沒有大樓遮蔽的天空,一望無際,長途航程的疲勞瞬間消退。走在寬敞的道路上,少了騎樓的壓迫感,引擎的轟鳴、四處響起的喇叭聲都消失了,這麼極致的五感體驗好像這近幾年來頭一次,一種想留下來的感覺應運而生。不過美國的飲食文化就讓我很不習慣了,大魚大肉是常態,餐餐都有飲料相伴,真的可以理解為什麼大部分美國人的身材都比較圓潤。這種粗曠、大份量、重口味的飲食風格讓我相當苦惱,飲用水只有冰水也讓我這個過敏性鼻炎患者極為頭疼,可以說除了飲食文化外,佛羅里達的其他層面都讓我感到羨慕。
  2. 生命力旺盛-峴港
    人生中最靠近赤道的一次了,天氣真的超!級!熱!無時無刻都在流汗那種,不過少了那種又熱又悶的感覺,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不過對於一個流汗就想洗澡的人來說,從一開始的抓狂到後來的麻痺,也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XD。從峴港的市容就可以體會到這個城市的活力,各種小店、街邊攤販販賣各種水果,出現在人行道上的機車、形同虛設的紅綠燈,人車爭道在這裡是常態,每次徒步過馬路都是一種挑戰,喇叭聲也是此起彼落地製造焦慮感。我個人非常不喜歡這樣沒秩序的感覺,真的會莫名其妙地跟著焦慮。飲食文化也是讓我難以習慣,我會用「衝突」來形容這種體驗。春捲沾重口味醬汁就是一種我非常不習慣的吃法,我常常在想為什麼不在春捲內的佐料調味就好,還要再沾魚露這些醬汁…其他諸如玉米牛奶之類的食物,實在很衝突的體驗,當然越南還有很多很棒的食物,但這幾個品項時再給我很深刻的印象。
  3. 細節到位-東京
    10度左右的低溫與佛羅里達真的是兩樣情,不過到不像台北濕冷的天氣,乾冷的舒適感加上撒下的陽光是一種很舒適的「冷」體驗!店家內部的暖氣和洗手台的溫水,算是「冷」體驗的暖心之處,可以看出日本文化為人著想精神。日本街道讓人感到明顯的秩序,人流眾多但沒有越南活力的感覺,走在街上會讓我有種莫名的壓迫感,這點跟台北很像~不過其乾淨程度讓人不得不佩服日本的民族精神,車輛對於行人的禮讓、消失的喇叭聲都讓我很羨慕這個城市。而這趟旅程最滿意的就是飲食了!在日本吃飯可以感受到廚師滿滿的用心,從餐廳的環境、整齊的桌椅、每份餐具、食物的擺盤點綴,可以說是五官上的盛宴,即便是街邊小店也可以看出他們的匠人精神。壽司、拉麵甚至便利商店的微波食品,雖然在台灣也可以吃到,但就是多了一種難以形容的層次,帶來一種精緻、細節感拉滿的享受。

三個國家都可圈可點,而這次最大的收穫,就是發現環境真的會讓人產生不同感覺,美國的輕鬆自在、越南的焦慮、日本的壓抑,以前都只待在家裡、辦公室、咖啡廳,只感覺不同場域的不同感覺,沒想到天氣、市容、聲響、飲食都能帶來不一樣的心情

旅行帶來的,不只是風景,還有內心的變化

每每回到台灣,總會思考每趟旅程中那些很喜歡的時刻,佛羅里達的陽光和天空,峴港的熱鬧,日本的乾淨街道和美食,如果我沒有見過這些美好,就會侷限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中,也不會有追求理想生活的動力。

旅行的意義,對現在的我來說,更像是體驗不同文化、開拓眼界,並把那些美好元素蒐集到我的生活中的過程,而換個角度談旅行,它也是一種了解自己的過程,透過不同文化的刺激,總會發現一些以前沒有注意過的自己,喜歡的、討厭的、嚮往的、無法習慣的,都是重要的,也是打造理想生活的重要元素。

至於以後想在哪裡生活,我想還是先在台灣吧!環境固然重要,但能在家人身邊更是重中之重,況且,我還想去更多地方看看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火線上決策
5會員
99內容數
嗨!我是棉先生! 《火線上決策》是一個分享文章的平台,文章的主題來自一位消防員,對工作及日常生活的體悟、閱讀的輸出與實踐,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跟我互動!
火線上決策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在一次靈感閃現中,我決定詢問ChatGPT:「你眼中的我是誰?」。這場對話意外成為了一趟深刻的自我探索旅程。從爐火與煙火的比喻,到現實與創意間的平衡,我開始理解自己的節奏與價值,也學會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自己。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AI對話後,對自我認識的新體悟。
Thumbnail
2025/04/27
在一次靈感閃現中,我決定詢問ChatGPT:「你眼中的我是誰?」。這場對話意外成為了一趟深刻的自我探索旅程。從爐火與煙火的比喻,到現實與創意間的平衡,我開始理解自己的節奏與價值,也學會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自己。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AI對話後,對自我認識的新體悟。
Thumbnail
2025/04/26
你以為當主管是指揮決策、排班分工?我曾這樣以為,直到有天同仁的情緒直接在群組爆炸,我才意識到,領導真正的挑戰,是在情緒的洪流中學會傾聽、理解與修補。這篇文章紀錄了一次內部摩擦帶來的反思,也分享我如何透過接納、道歉、共識來重建信任,讓團隊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26
你以為當主管是指揮決策、排班分工?我曾這樣以為,直到有天同仁的情緒直接在群組爆炸,我才意識到,領導真正的挑戰,是在情緒的洪流中學會傾聽、理解與修補。這篇文章紀錄了一次內部摩擦帶來的反思,也分享我如何透過接納、道歉、共識來重建信任,讓團隊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22
在感情中,很多人會選擇「沈默以對」,以為這樣比較成熟,卻往往讓情緒悄悄累積成為壓力與傷痕。這篇文章透過真實的兩段戀愛經驗,反思「說出口」的重要性,強調溝通不是要求對方改變,而是一起尋找共識,學習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讓感情更穩固。
Thumbnail
2025/04/22
在感情中,很多人會選擇「沈默以對」,以為這樣比較成熟,卻往往讓情緒悄悄累積成為壓力與傷痕。這篇文章透過真實的兩段戀愛經驗,反思「說出口」的重要性,強調溝通不是要求對方改變,而是一起尋找共識,學習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讓感情更穩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美國,和我想像的有點相同又有點不同, 我不是很喜歡美國文化,但是因為有重要的朋友、喜愛的人在這裡, 於是對這趟旅程仍然充滿期待!
Thumbnail
美國,和我想像的有點相同又有點不同, 我不是很喜歡美國文化,但是因為有重要的朋友、喜愛的人在這裡, 於是對這趟旅程仍然充滿期待!
Thumbnail
探討自助遊在歐洲的體驗,包括巴塞隆納和里斯本的旅行經歷,以及作者對旅行的觀感和感受。
Thumbnail
探討自助遊在歐洲的體驗,包括巴塞隆納和里斯本的旅行經歷,以及作者對旅行的觀感和感受。
Thumbnail
旅遊或者旅行之間,我選擇旅行!
Thumbnail
旅遊或者旅行之間,我選擇旅行!
Thumbnail
這次半自助旅行點燃了體內的旅遊魂,這才發現自己熱愛以自主探索方式去看世界去看人。
Thumbnail
這次半自助旅行點燃了體內的旅遊魂,這才發現自己熱愛以自主探索方式去看世界去看人。
Thumbnail
世界那麼大,應該多看一點,所以我們才旅行,看這全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有何不同,體驗異國文化,了解人文風情,感受最深刻的體會,刻畫在內心的寫照,一五一十全部放在內心的感官中與記憶中。旅行總教我們它本身的意義,但又為了什麼才要旅行?我是說,旅行並不總然是這樣簡單,買了機票,規劃旅程,然後到了當地,開始
Thumbnail
世界那麼大,應該多看一點,所以我們才旅行,看這全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有何不同,體驗異國文化,了解人文風情,感受最深刻的體會,刻畫在內心的寫照,一五一十全部放在內心的感官中與記憶中。旅行總教我們它本身的意義,但又為了什麼才要旅行?我是說,旅行並不總然是這樣簡單,買了機票,規劃旅程,然後到了當地,開始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Thumbnail
每個人嚮往的旅行國度都不盡相同,這次來澳洲獨旅之後,才發現所見所聞與其他人的感受大相逕庭,面對多數人對澳洲抱持好感,唯獨自己似乎像局外人,試圖理解在地的美好,從而深刻體會到出國旅行就像品嚐美食,如果沒有攝取「均衡」營養,很容易出現難掩失落的出遊回憶。  旅行是主觀且個人的選擇 有些人對於喜愛的國
Thumbnail
每個人嚮往的旅行國度都不盡相同,這次來澳洲獨旅之後,才發現所見所聞與其他人的感受大相逕庭,面對多數人對澳洲抱持好感,唯獨自己似乎像局外人,試圖理解在地的美好,從而深刻體會到出國旅行就像品嚐美食,如果沒有攝取「均衡」營養,很容易出現難掩失落的出遊回憶。  旅行是主觀且個人的選擇 有些人對於喜愛的國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