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介紹作品的時間,今天要介紹的,是三月份的書籍回顧。

這個月相較之下讀完的作品篇少,而且又加上這個月A型流感+諾羅病毒,不只音樂系列選擇斷更,讀完的書更是只有三本。
之後音樂系列再看看會不會更新,我發現日更不是一個我喜歡的選項,雖然大家只有看到一篇介紹短文,但背後可能需要吃掉我兩小時左右的時間來完成,我也不希望因為更新壓力導致自己的文章品質下滑,更新是我想靠「熱情」去維持的事情,而不是靠「紀律」。
好拉扯遠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月有哪寫有趣的作品吧。
3/7 影集:《環法自行車賽事 第一季》

大概一兩年前就已經看過了,三月前期身體很差的時候,有點失去之前那種一直往前衝的幹勁,於是又把這部拿出來複習一下。
第一次看的時候真的感動很多,第二次看已經知道誰是冠軍也知道誰贏得香榭大道,就沒有印象中感動了。
3/14 書籍:安妮‧普露《斷背山 懷俄明州故事集》

總算讀完這本安妮普露的作品。這本懷俄明州故事集收錄了許多安妮普露的中短篇作品,故事大多圍繞在懷俄明州的市井小民,冒著生命危險的牛仔、務農的鄉下少女、牧羊人等,我覺得很像是那種需要是懷俄明州當地人會比較有共鳴。
這本書把斷背山的篇章放在最後,我看的時候其實有點小困惑,第一是前面十篇故事根本就沒扯到任何LGBTQ的元素,但在這篇斷背山卻完全赤裸裸的寫出來,敘事風格也跟前面差異很大,前面的故事敘事風格很類似海明威,只寫出畫面但不參雜任何的情緒或評論,全靠讀者自行想像,但這篇斷背山的敘事風格卻把很多東西寫得很直白,雖然這篇也是我覺得主軸跟故事最明確的一篇。
可憐的安妮普露,寫了這麼多鄉村文學,只因為寫了一篇斷背山被世人記得。
最後提醒,如果你是想讀安妮普露的書,建議別找這本,這本的翻譯口吻已經太舊了。
3/18 書籍:しろやぎ秋吾《我的孩子是霸凌者》

先講結論,這本書是設計給「大人」讀的,並不是設計給正在就讀中的孩子。
書中是由小愛與小春的兩位母親作為主角,從「自己的小孩遭到霸凌」與「自己的小孩是霸凌者」兩個不同的角度去切入霸凌主題。作為家長,一邊是「什麼都不知道,被自己的小孩欺騙,卻要為小孩的所作所為負責的母親」,另一邊是「因為自己也曾經遭受霸凌,所以為了遭霸凌的孩子挺身而出,誓言要對方付出代價的母親」,究竟哪一邊才是對的?
這本書不只題材非常貼近現實,也完美刻劃出了現實中那種根本沒有誰對誰錯的狀態,從兩方家長的視角帶入霸凌事件,反而讓事件進入到更複雜的情況。
「沒錯……沒有人值得遭遇不幸,但牠就是有可能發生。」
~節錄自 布里斯《海倫娜與大野郎先生》
3/21 雜誌:《THE BIG ISSUE 三月號 風之谷》

總算是遇到了在高雄的《THE BIG ISSUE》販賣員,原本是進擊的巨人跟風之谷在選,後來選了風之谷,單純因為進巨還沒看完怕被暴雷。
這次是由編者們分享各自認為宮崎駿電影的好看之處,我原本是打算看完這本雜誌後去電影院看風之谷的,結果米奇17號殺出個程咬金🤣,等等再介紹米奇17號。
3/25 動漫:《坂本日常》

爽番,對他就是一部爽番,故事講述一位傳奇殺手坂本,在某次任務後愛上了某位少女,結婚生女還發福,在坂本商店度過的每一天日常。
這部就是看坂本大哥各種殺殺殺(還有他那晃動的肥肉),我原本以為這部會是主角一人的開掛番,但其實坂本在劇情裡台詞極少,甚至旁邊兩位助手的戲份跟人物刻劃都完全不輸給主角本人。
這部用糟糕的方式一言以蔽之:出現在日常搞笑番的胖子五條悟。
希望會有第二季吧,希望,第一季根本沒有跑多少主線。
3/28 書籍:粕谷哲《咖啡小學堂寶典》

咖啡知識書,內容非常粗淺但有用,可以讓一般沒在對咖啡有研究的普通人立刻看懂咖啡的各種知識,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非常詳細介紹各種阿拉比卡品種細分的書。
但也真的有點粗淺,書中自己也說如果是咖啡師的話看這本書應該會不高興,畢竟裡面的內容是要讓普通人快速搞懂,所以有些非常細節的部份會被完全省略。
我後來看完這本書去了高級的咖啡廳,由咖啡師幫我介紹各種蜜處理,我就現學現賣問他說黑蜜處理是否味道會偏向日曬處理,但看來職業級的咖啡師不太認同這個觀點🤣。
3/30 電影:《米奇17號》

《寄生上流》的導演奉俊昊的全新作品,故事講述主角米奇(不是米老鼠),為了躲避債務而簽署成為外太空的拋棄式工人,雖然成功上到外太空躲避債主,但必須被當成完全的實驗白老鼠對待。每當米奇在任務中死亡,複製儀就會複製出一個新的米奇,並保有過去的完整記憶,故事就在任務中意外倖存的第17個米奇展開。
用糟糕的方式一言以蔽之:《寄生上流》比較好看。《寄生上流》在我心中的地位有點太高了,雖然導演花了六年拍出這部全新力作,但就是很難撼動《寄生上流》的地位。
但其實《米奇17號》不會到非常複雜難懂,故事的流暢性跟諷刺性也非常足夠,我看到一半甚至在想這根本是《千萬別抬頭》的劇情。這部電影還沒下檔就不暴雷大家太多了。
然後還記得我剛剛有提到宮崎駿的風之谷嗎?那時候選擇去看米奇17號而不是風之谷,結果後來發現奉俊昊導演在選擇米奇17號外太空的星球生物時,就是參考風之谷的王蟲作為原型去設計的,結果風之谷根本無所不在🤣。
3/30 靜態展覽:《Have A __________ Dream》

位於駁二C7倉庫的展覽,由多位台灣藝術家共同創作,話是這麼說,但我完全就是衝著日安焦慮(丁柏晏)有參展才去看的,兩年前看他的作品《2073年的電子玩具》,讓我感受到他畫風跟說故事的強大魅力,要不是這樣我絕對不會走進這種網美拍照用的靜態展覽。
這次丁柏晏老師釋出兩篇極短篇漫畫,分別是《畢業與鮭魚卵》跟《The end of the game》,雖然故事偏短,但作者想表達的精華已經完美被濃縮在這短短幾頁中,如果這位有趣這個展覽的話一定要上樓去看看丁老師的作品。至於丁老師的畫風沒看過的可能要習慣一下,但我覺得這個跟CCC創作者不同的畫風就是老師的最大特色。
另外一個看到很有趣的創作者是GGDOG,之前有聽說他創作的《誰不是米克斯》,這次參展也帶來全新的原創短篇。
這次的介紹就到這邊,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