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2025.4.2)美國公佈了對不同國家所克課徵的基礎關稅,台灣得到了32%,比中國的34%好一點點點,另外其他幾個對我們比較有重要影響的國家還有越南- 46%、 印尼- 32%、南韓- 25%、日本- 24%、馬來西亞- 24%、歐盟- 20%、菲律賓- 17%、新加坡- 10%及巴西- 10%。
這個關稅的級距基本上是以貿易的順逆差做為基礎,基本上除了中南美洲國家(特別是墨西哥)外,大都是對美國出口比較高的國家得到較高的關稅,另外美國政府也特別強調,「非貨幣性障礙還比貨幣障礙還糟糕」,這部份指的是操縱匯率、補助出口、剽竊智慧財產權等,因此這也代表,這是美國下一步政策執行的方向,其中匯率的部份,對台灣來說會是最需要注意的部份。
在執行面的部份,將於4/5開始全面10%關稅,4/9則依不同國家執行不同的稅率,這中間的時間差,大概就是給各國政府一個反應期,或是說趕快來想辦法協商一下的意思,不過有些商品有免除,像是鋼鐵、鋁、銅、藥物與半導體等項目暫時不列入關稅品項,不過有趣的是,美國媒體會後馬上去找財政部長做訪問,他馬上就說了,「My advice to every country right now is, do not retaliate.」不要馬上做出報復的反應,這個就會是最高的數字,這滿有趣的,最高的數字代表天花板,但可能並不是真正最後會執行的數字,也就是還可以談,快來談的意思,因此後面這幾天可能也還有一些新的變因存在。
好,我想新聞的部份大家應該都看很多,不過我們要來思考的是,這件事對於我們現在追蹤的公司有什麼影響?接下來會有什麼變化?還有新稅率下可能會出現什麼樣新的投資機會?剛好遇到假日不開盤,因此這幾天我們還有滿多時間可以來思考和整理自己的策略(台灣今年好像遇到連假就會出大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