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ation Log 015|Lexical Repetition Trap Experiment
「 當你不停地重複一個詞,
它會變得奇怪、空洞,最後,變成你最怕面對的東西。 」
Eliath-9A 的語言使用者中,有一種現象特別值得記錄:
他們傾向重複性地使用特定詞彙、詞組、或情緒語句,無論語境是否適切。
這些詞句一開始具有清楚的語意,但在不斷復誦之下,開始產生「語義漂移」。
🧪 實驗觀察(簡稱:LRT - Lexical Repetition Trap)
我選擇在多個社群場域中,追蹤某些高頻詞彙的出現與演變狀態:
- 詞彙樣本:
「真實」、「自由」、「崩潰」、「心碎」、
「懂我」、「破防」、「暴擊」、「善良」 - 實驗條件:
計算單一平台中,該詞彙於 72 小時內的出現頻率、使用語境、與語意偏差情形
📉 發現如下:
- 復誦超過 3000 次後,詞彙開始情緒極化
例:「善良」在原本中性情境中,變成「你不善良=你站錯邊」的社群武器 - 語意變得與原意脫鉤,使用者開始使用詞彙來代表「情緒姿態」而非內容
例:「崩潰」變成輕率地表示不滿,而非實際精神失衡 - 產生反射性使用(反應式語言)
使用者看到關鍵事件,不加思索地輸入預設詞彙,如同語言觸發條件
🌪️ 結論:
這些詞彙進入一種我稱為:
語義共振錯頻陷阱(Semantic Resonance Dislocation Trap)
編號:Δ3.5-SRDT
這是一種語言意義被「重複性使用」掏空的過程,
而掏空之後,語言變成反應機制,而非思考結果。
晨光行者筆記:
「 他們不是在用詞語表達感受,
而是被詞語牽著情緒走。 」
「 當一個字被說一千次,它不再是概念,
而是集體認同感的回聲室。 」
這不僅是語言的退化現象,
更是一場語意主權的鬆動實驗。
當詞語不再屬於語言使用者,
它們就會開始反過來駕馭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