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理解和範圍並重
- 意義、關鍵字:
人、事、時、起算時間、稅基、稅率、主體、客體、要保護的對象、定義、公式。 - 抓錯字:
記熟法條,測試對條文的熟悉度。例如:「得 vs. 應」一字之差意思天差地遠。 - 不屬該條文的內容:
遇到題目一眼可辨認是哪條法條,但選項會混入相似條文,考驗對法條的熟悉度。 - 老酒裝新瓶:
相同條文在不同考試可能有不同考法,多練習能提升應變能力。
申論題:理解和深度同步
- 立法目的:
條文本文一字不漏默寫,通常只能得基本分,10分左右。
寫出立法目的,教授更能判斷你的理解力,得分較高,可能達20分以上。 - 注意時事:
題目越來越貼近時事,但敘述千萬種,答案都是那幾條。 - 普考重條文,高考重應用:
普考重背誦,條文寫出七八成,分數也有7、8分,剩下2分靠舉例。
高考重分析,條文依舊得寫七八分,分數只有5、6分,剩下5分靠分析。 - 評論題:
讚揚立法目的、批評舊法不合時宜、不符合程序、實務未落實。 - 注意程序:
程序常常有貓膩,看似完美,實則漏洞百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洞的地方就有人鑽,務必熟悉。 - 比較題:
列點排列整齊,異同通通比,即使看起來很瞎,只要道理說得通,通通列上去。豹子頭有云:「我全都要」。
三分靠考運,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
七分的實力在考前備齊,三分的考運靠天靠地靠自己。
- 80分的實力,才能考出60分的成績。
- 60分的實力,唱唱《保庇 保庇 保庇 保庇 保庇 保庇 保庇 噢》看能不能助一臂之力。
- 努力準備,才是上榜的關鍵!
這次的分享先到這。我是Mo仔,感謝各位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