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新課綱 114 學測【國文科】分析說明與準備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學測國文測驗科目

學測國文測驗,分為【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和【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共 2 科,以下分別稱為【國綜】與【國寫】,各占 50%。


二、學測國文成績計算

【國綜】滿分100分

【國寫】滿分50分

【國綜】+【國寫】= 學測國文總成績,計算方式為:

國文成績 = (【國綜】得分 × 0.5)+ 【國寫】得分


三、測驗題型與時間

【國綜】考試時間為 90 分鐘 

測驗題型包括:

(一)選擇題,包括:(單選題 48 分 +複選題 28 分)共 76 分

(二)混合題,包括:(選擇題型 4 分 + 簡答與詳答 20 分)共 24 分


【國寫】考試時間為 90 分鐘

測驗題型包括:

(一)知性寫作題,包括:(①資訊統整分析簡答題 +② 觀點表達論說文)25分

(二)情意寫作題,通常為:(經驗描寫與反思的引導式寫作)25分

*不同測驗題型的配分佔比,非固定,會因實際出題略有變動*


四、命題趨勢分析

(一)重視不同文本的閱讀分析能力

包括課本選文在內的不同文類,例如:「記敘文」「抒情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外,也包含表格、圖形、圖解、表單等跨領域文本。即綜合文本的閱讀理解分析統整能力。


(二)A類選文出題比重高

【A類選文】:以15篇核心古文為主,及被各版本選入課本內的文章。

選擇題型當中,基本的語言文化知識的考題,都以A類選文為主,包括:

【形音義】【成詞語應用】【文法】【寫作手法與賞析】【國學文化常識】

都會從A類選文當中直接出題。

非A類選文的課本教材,大考中心有限制命題配分比例的上限,避免因不同版本課本造成命題不公。


(三)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理解與閱讀,仍是評鑑語文能力的基本指標。包括:【文法句型分析】【字詞義解釋】【國學常識】【詩文鑑賞與評析】的類題,多以文言文閱讀理解的形式出題。


(四)國寫趨勢分析

【知性題】

不管是引用圖表或是文章的對比分析,考試選擇的素材都要求以文字闡述個人觀點,表達個人意見。特別是以文字展現出對各別議題的知識整合能力,包括:分析、比較、歸納與論說的能力。

【情意題】

命題著重個人經驗與感思的描述為主。要求同學針對題目,挑選相符或相似的

生命經驗,寫出個人的感受或體會,並以文字發揮一定程度的想像力,盡可能的寫出個人內心深層的感受。


五、能力養成與準備

綜上所述,針對111課綱準備新型學測,方向與重點如下:

(一)、精讀共同版本的A類選文

A類選文如下:

《禮記》〈大同與小康〉 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 莊子〈庖丁解牛〉 李斯〈諫逐客書〉 司馬遷〈鴻門宴〉 諸葛亮〈出師表〉 陶淵明〈桃花源記〉 韓愈〈師說〉歸有光〈項脊軒志〉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鄭用錫〈勸和論〉 洪繻〈鹿港乘桴記〉 張李德和〈畫菊自序〉杜光庭〈虬髯客傳〉 蒲松齡〈勞山道士〉《詩經》〈蒹葭〉屈原〈漁父〉蘇軾〈赤壁賦〉李煜〈浪淘沙〉 辛棄疾〈破陣子〉琦君〈髻〉魯迅〈孔乙己〉 賴和〈一桿「稱仔」〉 洪醒夫〈散戲〉徐志摩〈再別康橋〉《論語選》 《孟子選》《世說新語選》《郁離子選》

眾所周知,國文科考試通常沒有範圍,但仍有命題重點,而A類選文就是命題重點。不僅選文文句會直接入題,其它包括字詞義、成詞語、文法句型、寫作手法、文章賞析、國學語文文化常識,皆以A類選文為主。而文言文能力的培養,也應以15篇古文為藍本,鍛練文言閱讀理解的能力。再者,A類選文中提及的哲學思考與人文省思經驗,也是常見的命題標的,

因此,準備學測國文,應以 反覆 精讀 A類選文,作為基礎練習。


(二)、勤寫摘要,作為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基礎訓練

寫摘要,可以同時提升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

新型學測非常重視綜合閱讀與寫作表達能力,比起傳統試題以「知識輸入」為主的測驗題型,新型學測更側重「理解表達」的輸出測驗題型。

包括

【國綜】非選題中的【填空】【簡答】【列舉】【摘要】【重述】;

【國寫】知性題中的【擷取訊息】【理解重述】【重點分析】【文本比較】【重點歸納】;

這些不同的「綜合寫作表達題型」,都可以藉由「勤寫摘要」作為訓練,同時鍛練閱讀與寫作能力。因為摘要練習,就是「精準表達」的練習,特別是對閱讀速度與能力的提升,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三)、針對不同寫作需求,分項鍛練寫作能力

【國綜.非選題】,需要的是精準表達的擷取分析歸納判斷的能力。

【國寫.知性題】,需要的是觀點比較建立架構的批判論述的能力。

【國寫.情意題】,需要的是經驗省思感受描摩深刻修飾文辭的能力。

不同的寫作題,有不同字數、篇幅、目標的寫作任務需要完成,需要不同的寫作能力與技巧應對。要能判讀不同的任務試題,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應對不同的寫作目標,分項鍛練,達到最佳的練習效果。

例如準備【國寫情意題】,就可以提前準備,寫下一些個人生命中的深刻經驗小故事,作為題材準備,然後反覆改寫。像是「最挫折失敗的經驗」、「引以為傲的成就」、「影響自己最大的一個人物」……等等。因為一段精采的生命經驗反思,就是情意題最好的寫作範本。

因此,即便國寫作文的考試題目,難以事前猜題,但有些題材可以事前準備,有些能力可以平時鍛練,只要選定目標,找尋適合的教材與資源,就可以做好充足的準備。


4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30課綱 50希望(八)用敏捷開發新課綱傳統「瀑布式」的優點是階段清楚(先車頭再車身再車尾),流程明確、期程好估算;但缺點則是動線過長、週期過久,且對於市場變化較難回應,因為越往下,疊加的成本越高,改變也就越難(像「不可逆」的瀑布),最後更可能變成「做完就好」。
avatar
李惠銘AMG
2023-10-18
深具新課綱精神的教學法-專題式學習(PBL)—以太陽能發電專題為例在現今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學生需要掌握更多實用的知識和技能,以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如果只是傳統式的講述教學,或是考試至上的學習環境,當學生脫離學生身分時,有多少人能不只紙上談兵?有多少能力已經成熟到可以因應社會競爭?
Thumbnail
avatar
艾卡嵐斯
2023-03-17
給新課綱高中生的建議要競爭就要先了解規則,面對新課綱要如何做出正確選擇,就讓108課綱第一屆學長告訴你! 學習歷程是用來找目標和通往目標的 跳脫你的舒適圈多參加活動或比賽 從中找到你的嚮往之處,把ig 當你的學習歷程,或架設網站,過程中一定會給你幫助獲得粉絲或按讚的成就感
Thumbnail
avatar
IDS-愛迪生
2022-08-26
新課綱學科課程行事曆研發成果發表會詳細資訊請參考網頁:新課綱學科課程行事曆研發成果發表會
avatar
Bio Taco
2022-06-09
被誤解的新課綱:「素養」只是長文閱讀測驗嗎?今年是108新課綱實施後的第一屆大考,剛好是個適合檢視新課綱與考招改變,對學生與教學現場有什麼影響的時機點。學測數A頂標竟然只有10級分,國文考題破萬字。這些都與「素養」有關係嗎?為什麼一遇到「素養」,每一科都彷彿變成長文閱讀測驗?這對素養導向的誤會,得從新課綱與 PISA 閱讀素養說起......
Thumbnail
avatar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2022-03-08
108新課綱-高中多元選修分享高中多元選修一直都沒有太大的限制,這也讓我有較大的發揮空間。今年的配課中,自己去爭取高三多元選修課程,讓自己的科普有新的挑戰,目前設計的課程是「初探近代物理」,目標是將近代物理科普化。
Thumbnail
avatar
雙棠爸
2022-02-07
【教育趨勢】108新課綱的「素養」,究竟要培養孩子什麼「核心能力」?📷 《108大綱》至今已推行2年,「素養」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個熱門關鍵詞,根據《天下雜誌》告訴我們: 未來下一代身處的世界,可能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他們面對的難題,是既複雜又充滿不確定性的,光靠單一學科的力量無法迎刃而解,更無法從人類過去歷史搜尋解答。知識會過時,無法保證孩子能夠面對未來的問題,但
Thumbnail
avatar
感性人夫 ✖ 理性人妻
2021-08-04
新課綱阻斷階級流動? 在這隨時隨地都可以無限上綱的時代,知識的記憶,已沒什麼價值,因此強調素養,也就是從應具備的知識,到能將知識運用出來的能力,以及願意在生活中實踐的態度。 規劃十年的108年課綱在今年上路,由於不只是課本內容的變動,連課程時數與科目也大幅更動,再加上大學入學方式也一併調整,引起孩子還在讀中小學的家長的焦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9-12-17
108新課綱學習歷程檔案上傳—你焦慮嗎?學習力與態度是更重要的事         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權限在學生本人,這是一個重要的學習,學生要學會自己規劃時間、執行進度、選擇決定要上傳的檔案以及對自己的上傳負責,包括把握上傳期限以及件數掌握等。         學生負責上傳的學習歷程大約包括課程學習成果以及多元表現兩部分,在課程學習成果方面
Thumbnail
avatar
青雲
2019-10-30
新課綱在我家(方格子推薦閱讀)108課綱期望能引領教育走向思考、解決的境界,立意很好,整體實行的道路上還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不在決策圈的家長,要思考的是如何成長如何因應,如果還是想著花錢外包,效果一定不好也太可惜了,這正是親子成長的好機會,連爸爸媽媽都在學習,孩子怎麼會不跟進呢?能談的話題多了,感情連結點也增加了,何樂不為?
Thumbnail
avatar
曾箏
201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