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年北斗街義塚碑-一窺原漢勢力消長及漢人都市計畫史(本文曾刊登於聚傳媒樂風專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位於彰化縣南部的北斗鎮,昔為彰南大阜,留有古物甚多,其中在英靈堂有「北斗街義塚」碑一方,設立於1822年,裡面記述了北斗地區設置義塚之前因後果,為今人留下了珍貴史料。

  碑文如下:

  彰化縣東螺西堡北斗街新建義塚碑序

  人鬼殊途,養生必兼以送死;幽明一理,陰地不後於陽居。盖人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鬼有所歸,乃不為厲,此孝子、仁人所以必掩其親。古人掩枯埋骴,正謂此也。

  我北斗街自舊社遷居以來,各事略備;獨義塚一節,前人未經建置。其在豐腴之家,隨地擇吉,不俟外求;可憐貧窮之家,一旦風水不虞,葬身無地,死而有知,咎將安歸?前賴十張犁、新眉兩埔得以退步,現十張犁墳墓纍纍,無從識認;新眉埔溪水沖迫,四處墳塋崩壤,骸骨潭流。不忍之心,人皆有之;袖手旁觀,豈情也哉! 爰邀同人,就本街陸續捐題,或豐或儉,各隨力量;幸雀躍急公者眾,集腋成裘。除勝源號題園一坵契面銀陸拾外,共題佛銀陸百捌拾弍元;其應題未題者,十有七、八。凡置塚地二所:一買東螺社番婦沙衣未說等熟園二段,在本街宮後東勢,經丈一甲一分三厘零;連大租在內,共契面佛銀三百五十大元。一買東螺社白番眉巴連等熟園二段,在大三角,經丈一甲四分三厘零;連大租在內,共契面佛銀四百四十大元。二共費銀七百九十大元,捐項不敷,別款公銀移抵足額。其大契兩紙,交在奠安宮,法轉收貯,永遠為業。

  自茲以往,生有室家之慶、死無溝壑之恨,人鬼均安,是亦一大陰隲事也。 合將捐題姓氏芳名並各禁約條規泐石于左,以垂不朽。

董事:舉人林煥章、楊啟元、武舉陳聯登、監生楊在中、生員陳樂。街耆:吳世切、楊璟壬、吳志清、邱文敬、李慶章、王及登、林文著、楊文舉、洪世元、楊振德、謝金玉、許世取、湯亭世。 宋漁變書。 道光弍年壬午年十月 日立。

  由碑文中可知,北斗街曾經遷移過,文中所提「我北斗街自舊社遷居以來」,應是指1808年東螺街因數次漳泉械鬥和東螺溪氾濫,居民集體北遷地勢較高之處,並命名北斗(寶斗)街。

  道光版彰化縣志記載:

  「東螺北斗街:故東螺街被水沖壞,舉人楊啟元、林煥章、武舉陳聯登、監生陳宣捷、總理高培洪等議移建於此。街分東西南北中,為大街縱橫整齊,距邑治三十五里。」

  這次遷徙也是台灣在清代少見的都市計畫,街道規整,功能齊備,甚至連多年後日本統治台灣,也盛讚北斗是少見的整齊街道,看來北斗街的都市計畫,在當時是領先一整個時代的。但,獨獨缺乏安息之地。所以北斗街最初是將過世先人葬在十張犁、新眉兩埔地,但前者滿葬,後者被溪水沖刷,甚至許多先人曝骨荒野,狀況甚慘,因此居民為求有安葬之地,熱烈捐獻,並向東螺社平埔婦女「沙衣未說」買「宮後東勢熟園二段」;以及東螺社白番「眉巴連」買「大三角熟園二段」。

  道光版彰化縣志僅簡單記載:

  「義塚:在東螺北斗街外二處,武舉陳聯登、廩生陳樂、街耆吳士切等捐置(有碑記)」,故此碑記中彌補了縣志裡所謂「二處」的詳細資料。

  文中白番不知何意(網路上有一說是指在番社中未擔任公職者稱之),但此碑確實留下了珍貴的原住民與漢人土地交易歷史的紀錄。碑記中另提到這兩地的契約保存在奠安宮,不知現今該廟是否仍留存這些契約呢?

  文末是設立義塚的功勞者姓名,由舉人林煥章、楊啟元、武舉陳聯登、監生楊在中、生員陳樂五人領銜,前三者也是北斗街遷移的倡議者,在地方上皆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其中楊啟元(1768~?)是嘉慶十五年舉人,一門書香,兄弟皆為讀書人,祖籍同安,除發起遷移北斗街、倡建義塚外,亦曾倡建螺青書院。

  林煥章是嘉慶十二年舉人,祖籍永春,基本上楊啟元所從事的社會公益事業,都有他一份,兩人的名字和另一位武舉人陳聯登常常一起出現,大概可以說是當時北斗街的「熱心公益三本柱」。

  另一位武舉人陳聯登,在台灣的清代方志所列榜單中,只找到道光二十三年有位武舉人陳聯登,但在其他更早的記載中,也有武舉陳聯登,只是並非以榜單的形式出現,我想兩位應該不是同一人,另外光緒三年還有一個貢生也叫陳聯登,只能說這是個好名字,大家都愛用。

  而目前存放該碑的北斗英靈堂成立年代,和立碑年代是同一年,大概就是當時用來安奉無主先人之祠廟吧。

  義塚建立後,據說不久巴布薩族東螺社即遷居埔里,看來這義塚地也影響到了該族的生存空間,一塊碑記,看盡原漢勢力消長及漢人都市建設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說「白番」是漢化的原住民族,亦即今日所謂的「平埔族群」。 印象所之,未及深入考證,聊供參考~😄
樂風的民藝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30
6号羊の三流世界 有此可能,感謝提供思考方向。
avatar-img
樂風的民藝筆記的沙龍
32會員
154內容數
  說故事,找故事,是樂風最愛做的事。
2025/04/06
  民間應公廟都還有人定期祭拜,深入敵營,壯烈殉國的張玉寬烈士直接從官方文件中蒸發,幸好曾經還有鴕鳥「為伴」。
Thumbnail
2025/04/06
  民間應公廟都還有人定期祭拜,深入敵營,壯烈殉國的張玉寬烈士直接從官方文件中蒸發,幸好曾經還有鴕鳥「為伴」。
Thumbnail
2025/03/30
  之前在講述東山島烈士的事蹟時,曾說過有烈士復活,同樣的事情,在太原五百完人塚也出現過。
Thumbnail
2025/03/30
  之前在講述東山島烈士的事蹟時,曾說過有烈士復活,同樣的事情,在太原五百完人塚也出現過。
Thumbnail
2025/01/18
  清朝時期爆發林爽文起事,芝山巖亦成為戰場,戰死於此之無主屍體約有五、六十具。庄民發善心收埋這些戰歿者,是為大墓公同歸所最早的一批「居民」。   但這批居民不開心......
Thumbnail
2025/01/18
  清朝時期爆發林爽文起事,芝山巖亦成為戰場,戰死於此之無主屍體約有五、六十具。庄民發善心收埋這些戰歿者,是為大墓公同歸所最早的一批「居民」。   但這批居民不開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位於彰化縣南部的北斗鎮,昔為彰南大阜,留有古物甚多,其中在英靈堂有「北斗街義塚」碑一方,設立於1822年,裡面記述了北斗地區設置義塚之前因後果,為今人留下了珍貴史料。
Thumbnail
  位於彰化縣南部的北斗鎮,昔為彰南大阜,留有古物甚多,其中在英靈堂有「北斗街義塚」碑一方,設立於1822年,裡面記述了北斗地區設置義塚之前因後果,為今人留下了珍貴史料。
Thumbnail
輕鬆遊新竹新埔3街6巷9宗祠
Thumbnail
輕鬆遊新竹新埔3街6巷9宗祠
Thumbnail
208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104號 廟史沿革 金包里廣安宮,初名聚星堂,日本投降後更名為廣安宮。位在台灣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的一座道教廟宇,又稱「金山老街廟」,在金山老街的中心點。主奉漳州府的鄉土神開漳聖王,配祀關聖帝君、天上聖母、福德正神、觀音菩薩、太歲星君等。 據學者考察,明朝萬曆年間(15
Thumbnail
208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104號 廟史沿革 金包里廣安宮,初名聚星堂,日本投降後更名為廣安宮。位在台灣新北市金山區金包里街的一座道教廟宇,又稱「金山老街廟」,在金山老街的中心點。主奉漳州府的鄉土神開漳聖王,配祀關聖帝君、天上聖母、福德正神、觀音菩薩、太歲星君等。 據學者考察,明朝萬曆年間(15
Thumbnail
誠意不在乎大小 廟宇帶給我們的是信仰還是爭議,其實對神明來說信徒的一塊錢跟一萬塊應該是平等的,對於貢獻的天秤是無差異性,至少我是這樣想。 永和歷史沿革 對於古地圖或日劇手繪地圖,地政資料都是我最喜歡的懷舊風格,簡單又明白,寶藏在文字中,以前的工作需要勘查老資料,現在就回憶一下。 擺接堡店仔 廟產
Thumbnail
誠意不在乎大小 廟宇帶給我們的是信仰還是爭議,其實對神明來說信徒的一塊錢跟一萬塊應該是平等的,對於貢獻的天秤是無差異性,至少我是這樣想。 永和歷史沿革 對於古地圖或日劇手繪地圖,地政資料都是我最喜歡的懷舊風格,簡單又明白,寶藏在文字中,以前的工作需要勘查老資料,現在就回憶一下。 擺接堡店仔 廟產
Thumbnail
  嘉慶年間,彰化縣燕霧保之義塚,因屢遭歹人濫採土石,致先人骸骨外露;復因清明常有牧童索粿未遂,縱容牲畜踐踏墳塋;或有惡棍在墓地向入葬之喪家索取「花紅」,種種惡行甚為擾民,二月初八李大人接獲陳情,三月十三日花崗石刻成的示禁碑,就已經立於該庄,這處理速度算快,李大人考績好,看來真材實料,應沒摻水成分。
Thumbnail
  嘉慶年間,彰化縣燕霧保之義塚,因屢遭歹人濫採土石,致先人骸骨外露;復因清明常有牧童索粿未遂,縱容牲畜踐踏墳塋;或有惡棍在墓地向入葬之喪家索取「花紅」,種種惡行甚為擾民,二月初八李大人接獲陳情,三月十三日花崗石刻成的示禁碑,就已經立於該庄,這處理速度算快,李大人考績好,看來真材實料,應沒摻水成分。
Thumbnail
📷 彰化縣原有的四個城門都有福德祠,目前只剩下西門福德祠(已被列為縣定古蹟)保留原來的樣子。而北門福德祠(參見地圖📷)是由吳氏家族的吳拔英在嘉慶15年(1810年)倡募興建的,當時的小西街非常熱鬧,所以這裡的香火鼎盛,很快的就不敷使用,而在嘉慶20年(1815年)改為傳統的廟宇。
Thumbnail
📷 彰化縣原有的四個城門都有福德祠,目前只剩下西門福德祠(已被列為縣定古蹟)保留原來的樣子。而北門福德祠(參見地圖📷)是由吳氏家族的吳拔英在嘉慶15年(1810年)倡募興建的,當時的小西街非常熱鬧,所以這裡的香火鼎盛,很快的就不敷使用,而在嘉慶20年(1815年)改為傳統的廟宇。
Thumbnail
冬日寒風刺骨,即使早早就見到路牌上標示「新城鄉」三個大字,我們還是騎了約莫半小時的機車,才終於抵達厚雲堆積下的新城村。 女友想去練習曲書店看看,店內的書籍只借不賣,而她也有朋友時常在店裡擔任課後輔導的老師,我們把車停靠在店旁大樹下⋯⋯
Thumbnail
冬日寒風刺骨,即使早早就見到路牌上標示「新城鄉」三個大字,我們還是騎了約莫半小時的機車,才終於抵達厚雲堆積下的新城村。 女友想去練習曲書店看看,店內的書籍只借不賣,而她也有朋友時常在店裡擔任課後輔導的老師,我們把車停靠在店旁大樹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