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川普上週 4 月 2 日的關稅政策一宣布,美股馬上劇烈反應。而台灣就在清明假期過後的 4 月 7 日,開盤即全面跌停。
Carboncredits 的新社論著重於對再生能源的影響,屬於這波關稅政策的重災區。
但有意思的點可能在於:川普根本就不在乎再生能源。整個產業的蕭條化和轉回化石燃料有可能就是他原本的目的之一。只是整體事件餘波盪漾,國際貿易與整體經濟重挫會是川普想要的嗎?
川普祭出新關稅措施,美國潔淨能源轉型恐受阻
美國總統川普於 2025 年 4 月 2 日宣布一連串新關稅政策,並將這天定名為「解放日(Liberation Day)」。新政策內容包括對所有進口商品統一徵收 10% 關稅,並針對部分國家加重課徵,例如中國進口品將再加徵 34%,總關稅攀升至 54%;來自歐盟的商品則需負擔 20% 關稅。
白宮表示,這項政策主要目的是縮小貿易赤字並推動國內製造業復甦。但業界警告,這些措施可能對再生能源產業造成沉重打擊,進而拖累美國的潔淨能源轉型進程。
受此消息影響,華爾街出現劇烈拋售潮,美國股市市值一日內蒸發將近 2.5 兆美元,反映出投資人對新一輪貿易壁壘的憂慮。他們擔心,這樣的關稅策略不僅可能拖累經濟,還會衝擊國際貿易關係,阻礙美國邁向綠色能源未來的腳步。
關稅陰影下,美國潔淨能源轉型亮紅燈
外界高度關注川普政府新關稅措施對美國潔淨能源轉型所帶來的衝擊。業界預測,這波政策將對再生能源產業造成重大影響。
目前美國在發展潔淨能源技術方面,仍仰賴大量進口零組件,包括太陽能板、風力發電設備與電動車電池等。其中,多數原料與產品來自此番被加徵高額關稅的中國。
美國目前安裝的太陽能板中,有超過八成來自中國企業或使用中國製造的零件。中國長期主導全球太陽能光電(PV)電池市場,市佔率逾八成,並包辦全球超過 95% 的多晶矽晶圓供應,這是製造太陽能板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
電池方面,中國掌握全球約六成的鋰、八成的鈷,以及九成以上的錳精煉產能,這三者均是電動車電池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
此外,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稀土出口國,這類礦物廣泛應用於風力發電、電動車馬達與節能設備。近年來,美國將近七成四的稀土進口依賴中國,顯示其在供應鏈中的高度脆弱性。
若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 54% 的關稅,將大幅推升相關產品的價格,勢必讓潔淨能源建設成本節節攀升。多位產業專家警告,貿易壁壘恐將擾亂既有供應鏈,進一步拖慢潔淨能源項目的進展。
American Clean Power Association 負責貿易與國際競爭力的副會長 Vanessa Sciarra 表示,這樣的政策改變恐中斷成熟的供應體系,讓原本可負擔、可靠的能源來源面臨風險。
股災警報!投資人急撤資 金融市場震盪
川普新關稅政策的經濟衝擊迅速浮現,消息公布後引發市場恐慌性拋售,美股出現自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嚴重的跌勢之一。
S&P 500 指數當日重挫 4.8%,市值瞬間蒸發約 2.5 兆美元。供應鏈遍及中國與歐洲等受影響地區的企業首當其衝,像是 Apple 股價急跌,其他科技巨頭如 Nvidia、Amazon、Meta、Microsoft、Alphabet 和 Tesla 也無一倖免。
受到市場不確定性影響,私募基金與銀行大幅放緩交易進程。根據 Morgan Stanley 分析師預測,今年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將明顯降溫。
不少原本計畫於 2025 年上市的企業,如今選擇暫停腳步,重新評估時機。分析師指出,關稅政策已讓企業信心動搖,市場籌資活動面臨壓力。
專家表示,這波股災源自於對川普關稅方案的深層憂慮。投資人擔心此舉將推高物價、助長通膨,甚至引爆新一輪全球貿易戰,為經濟復甦蒙上陰影。
北京出手反制!中美貿易戰升溫 稀土成關鍵武器
中國迅速回擊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宣布自 2025 年 4 月 10 日起,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 34% 關稅,並同步祭出針對稀土元素的出口管制,強硬態度引發全球矚目。
中國掌控全球約九成稀土產能,這些關鍵礦物被廣泛應用於國防武器、電子產品與潔淨能源系統。北京此番將限制七項戰略性礦物及其製品出口,勢必對仰賴這些原料的美國企業造成衝擊,包括 Lockheed Martin、Tesla 和 Apple 等科技與製造巨頭。
分析人士指出,這是中國展現經濟籌碼的戰略反制,有效對美方企業施壓,尤其在美國業者已因關稅成本上升面臨重重挑戰之際,雪上加霜。
部分專家警告,北京可能進一步對美企出手,不排除減少採購美國產品,甚至在中國本地市場對美商施加限制,中美貿易緊張恐再升級。
能源自主,或走向孤立?關稅政策掀起國內外疑慮
儘管川普政府強調關稅將促進本土製造、強化經濟安全,但美國國內反對聲浪升高,包括部分共和黨議員也警告,此舉恐需國會授權,才能合法推行如此大規模的關稅措施。
外界也預期將出現法律挑戰,不論是來自產業團體、企業,或受衝擊的貿易夥伴。世界貿易組織( WTO )可能對此展開調查,評估是否違反全球貿易規範。
分析指出,這波關稅行動恐加劇美國的經濟孤立,並傷害與盟邦之間的互信,尤其是在各國積極攜手應對氣候變遷與能源安全議題之際,更顯格格不入。
川普重掌政權後,美國貿易與氣候政策急轉直下。首度執政時,美國曾退出《巴黎協定》,並對鋼鋁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如今再度上台,貿易壁壘更強硬,動作也更加激烈。
儘管尚未正式立法,2025 年版的關稅計畫已對市場造成劇烈衝擊——美股大跌、投資人信心動搖,綠能發展也陷入疑雲。若全面實施,這套關稅政策勢必改寫美國的貿易、資本流動與能源模式。
當全球邁向潔淨、永續的未來之路,美國究竟是在為自身築起一道防線,還是在把自己推向孤立?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